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经济》2015,(1):27
什么是法律意义上的公众参与?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增加了公众参与一章,却未给公众和公众参与下定义。这就使得部门和地方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立法过程中面临一个难题,如何界定公众参与的概念、范围和形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指出,这个难题,可以采取总与分相结合的规定方式处理。在总则的规定中,尽管没有给公众和公众参与下定义,但也没有对公众范围和公众参与的情形做出限制,从而维持公众范围的宽泛性,调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在此前提下,对公众参与的鼓励和支持政策做出宣誓性规定。在分则中,针对参与的目的或任务不同,对于参与的群体范围分类给出一个明确的指  相似文献   

2.
绿地空间具有减缓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微气候、 减轻噪声、改善城市居民身心健康、增加生物多样性等诸多 优点。城市绿地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能仅依靠 “自上而下”的上层规划来进行,同时应关注社会公平性、 经济效益、市民意愿等因素,从精细化尺度贯彻公众参与制 度,真正实现市民共建的“人民城市”。对公众参与政策的 起源与发展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并探讨在城市绿地建设中不 同阶段的公众参与方式。以柏林、伦敦的“植树计划”政策 为例,从资金来源、公众参与方式、参与形式、参与层次、 计划成效几方面,比较分析2个城市植树计划的公众参与模式 与深度及优点与不足,以对中国绿地建设提供借鉴。最后, 针对我国公众参与绿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精细化构建制 度法规保障体系、精细化资金来源途径,以及搭建精细化参 与渠道三方面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现行的退休人员独生子女补助费政策对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执行不同的标准,反映出公共政策在价值取向上偏离了公共性,在目标取向上的不公平性以及在政策制定上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因此在公共政策制定时要以实现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要坚持公平公正的目标,要保证公众的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当前国际政治经济互动性逐渐增强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民主管理"的政策目标,借鉴德国乡村土地整理规划经验,提出了我国乡村土地整理规划中引入公众参与的含义及必要性,并以笔者参与的一个中德合作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介绍了公众参与在乡村土地整理规划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初步成果.最后得出公众参与对我国开展土地整理工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险政策要解决的是同公众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要保证社会保险政策有较高的支持度和生命力,就不能忽视政策过程中公众的有效介入。本文通过对社会保险政策公众参与缺失的主要原因分析,提出了如何提高公民参与社会保险公共决策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7,(5)
20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鼓励大学积极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文章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支持、国家激励政策工具、地方法律法规政策影响、区域性经济伙伴关系确立和大学创业项目启动等方面,对英国大学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进行解读,以期对我国大学参与区域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加拿大的公众中间尚存在伦理学上和环境学上的争议,但加拿大正在通过对生物战略政策的不断完善,通过谨慎决策、加强此领域的公众参与以及维护消费者的选择权利。  相似文献   

8.
"公众参与"作为一种新的民主形式,已经成为公共事务管理和决策中的基本制度。在STS的视域下,公众参与科技政策的制定过程将更加情景化和与境化。这主要表现在:"公众"的角色呈现出多样化;"参与"是"理解"科学的重要途径和基础;"科技政策的制定过程",为公众提供了接触"科学"的"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众参与科技政策制定过程的一个分析框架,即"阶梯-行动者"模型。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出台了新的土地使用、住房商品化、货币化等政策,使居民的财产权益日益明晰和扩大,公众对自身权益的关心成为推动政治民主化的直接基础和驱动力,公众要求广泛参与城市规划活动越来越成为自发的行为。本文从公众参与的城市规划的相关概念谈起,然后就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的城市规划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笔者就如何改善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的城市规划的现状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0.
公众参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基于倡议联盟框架分析政府信息公开政策变迁过程中公众这一因素如何对政策系统内部产生影响,结合国务院自2008年以来发布的8个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政策文件,纵向观察政府信息公开政策变迁,进而提出公众参与对政府信息公开政策变迁存在促进领域拓展、提高公开水平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业经济30多年高速增长的背后是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而健全的环境政策体制、完善的环保投资机制和规范的公众参与制度是协调经济效益与废气减排双重矛盾的重要举措。文章运用中国大陆2001—2012年的区域时间系列数据,探讨了环境政策、环保投资和公众参与对工业废气减排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政策工具中,行政化和市场化政策工具对工业废气减排存在正向影响,且均存在累积效应。但市场化政策工具对工业废气减排的效果明显大于行政化政策工具。然而,不同政策工具对工业废气减排存在地区差异性,市场化政策在东部的效果最明显,而行政化政策在西部最显著。同时,环保投资对工业废气减排只在当期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说明当前环保效率依然低下,无法形成长期效应。此外,公众参与对工业废气减排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及累积效应,说明完善公众参与制度会促进更大的减排效果。最后,根据对实证结果的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世界银行认为公众参与是消除贫穷的关键,强调"参与式发展"的理念,在其项目周期中对公众参与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全面梳理了世行公众参与思想的衍变,界定了世行项目周期中公众参与的范围,并分析了世行项目中公众参与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世界银行认为公众参与是消除贫穷的关键,强调"参与式发展"的理念,在其项目周期中对公众参与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全面梳理了世行公众参与思想的衍变,界定了世行项目周期中公众参与的范围,并分析了世行项目中公众参与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在我国循环经济建设中,由于公众环保理念缺失、参与主体单一、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配套措施不完善,因此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所以,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公众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与教育,拓展民间环保组织在公众参与中的独特作用,明确公众在循环经济建设中的权利与义务,并为公众参与提供良好的外部保障。  相似文献   

15.
国外公众参与科学事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众参与科学事务在国外已经成为一种政治常态。公众的参与既有助于科学事务的决策质量,又可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从国外公众参与科学事务的社会环境、参与模式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得出了一些对我国公众参与科学事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陈国峰 《大陆桥视野》2012,(18):122-123
本文从分析当前城市土地利用机制的缺陷出发,构建了由市场、宏观调控与公众参与共同构成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长效机制,并从土地有形市场建设、发挥地价杠杆作用,紧缩土地供应政策、加快税收制度改革、加大规划力度,以及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等方面提出加强机制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余亮 《技术经济》2019,38(3):97-104
基于2010—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公众参与对水环境治理、固体废弃物治理、大气环境治理和噪声环境治理的效果,以及在这四类环境污染下公众参与对政府环境规制的影响。研究发现:公众对不同类型环境污染的感受不同,导致公众在相应的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参与程度也不同;公众对水环境、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环境污染治理有着较高的参与度并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效果,其原因在于上述类型环境污染对公众造成的直观感受较深,短期内对健康威胁较大;而公众对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参与效果不显著,其可能原因是公众对中轻度大气污染的直观感受不深刻,短期内健康未受到大气污染的明显影响;公众参与对我国政府环境规制的影响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18.
公众环境诉求是倒逼企业污染减排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政府环境规制水平提升的重要推力。文章先采用动态优化模型,在环境规制政策差异性和不确定性条件下,探讨了公众环境诉求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和专利统计数据库匹配,得到1998-2012年41.42万个样本观测值,并通过百度环境搜索构建企业层面的公众环境诉求指标,就公众环境诉求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及作用路径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公众环境诉求的增加有助于抑制企业污染排放,工具变量法等稳健性考察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的稳健性;公众环境诉求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具有即时性、规模异质性、产权属性异质性、区域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小型、非国有、中西部以及重污染型企业更倾向于"诉求漠视";公众环境诉求的增加有利于促进政府加大环境规制力度。文章在丰富现有理论研究的同时,为提升公众环境参与水平和建立多元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迁、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以及公共决策模式的转变,公众参与科技决策势在必行。有序的公众参与是实现科技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基础和保障。但我国传统的体制和政治文化环境、公众参与制度的缺失、公众参与能力的缺乏等诸多现实障碍阻碍了公众参与科技决策。因此,我国应该采取转变决策理念、建构公众参与制度保障体系、提高公众参与能力等措施,努力推进公众参与科技决策。  相似文献   

20.
在城乡规划中实施公众参与机制,能够有效的协调思想、减少各方之间的矛盾,同时增强市民的参与性和主体意识、提高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从而能够保证城乡规划的更进一步有效的实施。公众是一个巨大的资源,他们中有大智慧,政府不可能完全知道他们的要求和所了解的信息。在经济高速增长,利益重大调整的背景下,如果城乡规划不能充分地表达公众的需求,规划政策将极有可能面临失败的危险。本文通过对公众参与的理论以及现状的基本描述,以及在具体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的提出进而探索出更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