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林华 《会计师》2010,(11):32-33
<正>股权激励是指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准的,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实践证明,股权激励的实施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降低代理成本,从而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为此,我国政府相关部门近年来先后发布实施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外)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这些法规的出台,在规范的同时也为我国企业股权激励的实施创造了条件。根据《管理办法》的规定,上市公  相似文献   

2.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步完成,国资委和财政部2016年8月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越来越多的公司为了提高公司的绩效对高管及员工采取股权激励的方式,在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已有越来越多的公司为了提高公司绩效在公司管理中采用股权激励的方式激励高管人员及员工。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对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做出了理论分析,以期能为公司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8月5日,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这是继2005年12月31日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后,中国证监会再次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进行规范。认真分析"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无论是从股票来源、程序的简便性,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言我国股权激励真正启动的标志是2005年12月31日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2006年1月1日《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以来,截止2013年12月31日,A股股市场首次披露股权激励方案(不含修订案)的上市公司共计597家。所谓股权激励,即是一种职业经理人通过一定形式获取公司一部  相似文献   

5.
《会计师》2006,(8):32-33
根据万科董事会决议修改后的《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首期(2006~200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万科股权激励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1.激励方式为限制性股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第二条称“:本办法所称股权激励是指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上市公司以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及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适用本办法的规定。”因此,万科的股票激励方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2.基本操作流程为:信托机构用预提的激励基…  相似文献   

6.
《会计师》2012,(13):80
<正>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8号为推进我国资本市场改革,促进企业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根据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证监公司字[2005]151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的规定,一些在我国境内上市的居民企业(以下简称上市公司),为其职工建立了股权激励计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简称税法)的有关规定,现就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公告如下:一、本公告所称股权激励,是指《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  相似文献   

7.
2006年1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允许在我国境内上市的公司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及其他员工管理人员(以下简称“激励对象”)建立职工股权激励计划.2006年财政部颁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以下简称“11号准则”),规范不同行权条件、不同结算方式、不同市场环境的股权激励计划会计核算,该准则适用于职工、公司、其他方的以股份支付为对价的交易.本文仅讨论对职工的股权激励计划,不涉及其他股份支付问题.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2006)出台以来,截至2009年5月22日,我国共有136家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由于我国对公司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中小企业板推出股权激励预案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股份支付准则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股权激励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其目的在于建立对公司管理当局的长效激励机制,减少代理成本,是目前解决公司代理问题的有效手段。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公司法》的修订,以及《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  相似文献   

10.
股票期权:一把双刃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晔珉 《新理财》2006,(3):46-48
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已经有1/3的上市公司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在此基础上,为了通过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证监会在2005年12月31日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可以实施股权激励,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股权激励是指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激励,包括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及其他方式的股权激励。  相似文献   

11.
<正>2006年1月1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新《公司法》、新《证券法》施行以后众多国内上市公司提出了股权激励方案,从2005年中期至2013年12月31日,共有538家公司公告实施股权激励,占A股上市公司的18.67%。对股权激励的分析主要有两种分析视角。第一,是分析股权激励的实施对公司业绩的短期、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第二,是分析股权激励的实施与上市公司进行盈  相似文献   

12.
罗成高 《时代金融》2014,(9Z):152-153
<正>2006年1月1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新《公司法》、新《证券法》施行以后众多国内上市公司提出了股权激励方案,从2005年中期至2013年12月31日,共有538家公司公告实施股权激励,占A股上市公司的18.67%。对股权激励的分析主要有两种分析视角。第一,是分析股权激励的实施对公司业绩的短期、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第二,是分析股权激励的实施与上市公司进行盈  相似文献   

13.
自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实施以来,已有近三百家A股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是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加强治理的一大举措。但是,A股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实施中仍有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为规范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从而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证监会")于2005年底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原激励办法"),对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基本要求、实施程序和信息披露等内容进行了初步规定。此后陆续发布的相关备忘录1影响巨大,2008年公布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2多达60家。在股权激励计划获得上市公司如此追捧之时,其负面效应也不  相似文献   

15.
赵雷励 《会计师》2019,(23):30-31
随着证监会于2005年12月31日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及后续《股权激励有关备忘录1、2、3号》的出台,更多的上市公司及拟IPO企业逐渐将股权激励视为重要的制度性安排,将其纳入企业的整体薪酬体系中作为一种长期有效的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16.
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和国资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下称《试行办法》)分别于2006年的年初和9月正式颁行,这标志着股权激励在国内资本市场终于修成正果。截至2006年末,A股市场共有49家上市公司实行了股权激励,200多家上市公司在股改承诺中提到了在股改后要积极推进股权激励探索工作,70%的被调研企业表示,将在今后的12个月内开始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引入股权激励计划。  相似文献   

17.
马慧  胡佳妮 《中国外资》2012,(8):132-133
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于2006年1月1日实施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从2010年第4季度开始,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节奏在明显加快,其中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以创业板、中小板为主体的民营企业公司成了股权激励的主角,一些刚刚上市不久的新公司也纷纷加入到股权激励的队伍中来,把公司高管的利益与上市公司的发展捆绑在一起,以此调动公司高管的积极性。国内不少关于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有明显的正向作用,但并不显。说明我国目前的股权激励制度还不完善。本文以友阿股份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为例,来分析研究该公司的股票期权的行权条件是否过低,从而影响到股权激励的作用。并为其他公司的股权激励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于2006年1月1日实施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从2010年第4季度开始,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节奏在明显加快,其中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以创业板、中小板为主体的民营企业公司成了股权激励的主角,一些刚刚上市不久的新公司也纷纷加入到股权激励的队伍中来,把公司高管的利益与上市公司的发展捆绑在一起,以此调动公司高管的积极性.国内不少关于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有明显的正向作用,但并不显.说明我国目前的股权激励制度还不完善.本文以友阿股份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为例,来分析研究该公司的股票期权的行权条件是否过低,从而影响到股权激励的作用.并为其他公司的股权激励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出台,股权激励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得到了消除,在政策、治理和运行实施上得到了支持。经过多年的发展,股权激励制度越来越为上市公司所采用,截止至2012年,共有396家上市公司推行了483项股权激励计划。尽管其被广泛应用,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业绩异常、股价波动大、管理层辞职套现的现象。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本文以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螳螂")作为案例,通  相似文献   

20.
股权激励: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资委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和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出台,一时间对公司高管实施股权激励利弊的讨论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目标。笔者认为股权激励和任何一项管理工具一样是一柄双刃剑,用的好就是事半功倍,用的不好就会损兵折将。所以我们应该更多地把重点放在如何有效地制定和实施股权激励这个问题上。结合笔者多年的实际操作经验,一个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必须建立在以下四个基础之上:一、完善的公司治理沙漠上不可能长出森林,同样一个公司治理不完善的公司也不可能实施有效的股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