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分析影响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创新性地构建了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生成模型,进而借助该模型对我国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提出增强我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个国家的物流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的综合国力和企业国际竞争力。面对世界物流业发展的新趋势,应加快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中国物流业,推动现代物流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在分析了具有竞争力的物流产业特征及我国物流产业存在问题之后,对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中国物流产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结合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对于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大意义,探讨了区域经济竞争力和现代物流产业存在的联系,并对如何通过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出了建议,对于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黎黎 《现代企业》2017,(6):24-2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港口物流企业在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中的功能地位日趋重要,这也为我国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促进港口物流企业提高成本核算水平,对于增强我们港口物流业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力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立足于港口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实际情况,在分析了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必要性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5.
首先概述了贸易导向下的现代国际物流体系的内涵及其组成要素,接着分析了基于贸易导向的我国国际物流体系规划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影响,重点分析了物流体系整体效率不足阻碍了贸易效益效率的提升、物流体系中与国际标准脱节导致国际贸易成本增加以及物流服务内容方式单一降低了贸易主体的竞争力等问题,最后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了贸易导向下我国国际物流体系建设和规划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郭晓平  张岐山 《物流技术》2007,26(11):139-140
从物流产业的界定和物流产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利用改进的DEA评价方法计算DMU效率值的特点,对我国各省区物流产业的发展状况和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宋现允  肖凤利  张瑞申 《物流技术》2012,(15):158-159,162
首先概述了贸易导向下的现代国际物流体系的内涵及其组成要素,接着分析了基于贸易导向的我国国际物流体系规划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影响,重点分析了物流体系整体效率不足阻碍了贸易效益效率的提升、物流体系中与国际标准脱节导致国际贸易成本增加以及物流服务内容方式单一降低了贸易主体的竞争力等问题,最后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了贸易导向下我国国际物流体系建设和规划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从标准的视角审视物流产业竞争力,基于物流标准提出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各评价指标的内涵和意义,收集相关数据资料,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模型,为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指导.然后对浙江省各地区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并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序,最后提出培育区域物流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现代物流已经成为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主要动力之一.从物流产业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系、物流产业发展对于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作用和基于现代物流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指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必须重视和发展现代物流.  相似文献   

10.
开放条件下我国物流产业安全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平红 《物流科技》2009,32(6):7-10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物流产业安全日益受到关注;文章从物流市场需求、外商投资以及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三个因素对我国物流产业安全所带来的影响。研究表明:(1)尽管我国物流市场需求总量在逐年增大,但是并没有改变物流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复杂性的特点,附加值高、利润空间大的高端物流市场由外资物流企业垄断。(2)外商投资领域已由快递等竞争性领域转移到到以港口为代表的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物流基础设施领域。(3)和外资物流企业相比,民营和国有物流企业的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并不强,将对物流产业安全构成实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上海国际竞争力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论述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 ,分析了大都市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性 ,评价了培育上海国际竞争力的优、劣势条件 ,提出了培育上海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面对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研究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国际竞争力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基于国内外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结合我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实际,设计了一套适合工程机械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徐振宇  徐晓莉 《物流科技》2006,29(6):183-185
随着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产业重心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服务贸易在国际经贸领域中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它不仅是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标准.本文分析了影响服务贸易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因素,提出了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The domestic airline merger phenomenon of the late 1980s and early 1990s sparked a great de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O) literature; yet, that literature neglected non‐US domestic mergers and potential fo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gains. Using 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erspective to complement an IO analysis, I argue that factor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incentives helps explain domestic airline merger activity. A Cournot model of airline competition illustrates that domestic mergers, via enhanced domestic networks and reduced domestic competition, generat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gains. Further, empirical tests—using a structural equations approach on panel data covering interhyphen‐national city‐pair market segments—support domestic mergers improv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
孔玉玉 《物流科技》2006,29(5):20-23
本文介绍了中国的国际快递业务市场现状,分析了市场上的竞争主体和它们的市场地位,并通过研究国际快递业务市场中的竞争因素,比较了跨国快递公司和EMS在这一市场中的竞争优劣势,为企业提供制定竞争策略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关键产业和战略产业,一国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将对该国综合国际竞争力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借鉴了其他学者的基本评价体系,就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及成因进行了整体上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资源优势理论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基础上,本文着重探讨了,资金、技术、管理等都处于劣势的家族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源泉是家庭资本(社会资本的一个子集),家庭资本是家族企业潜在资产,不能直接产生竞争优势,但能创造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更直接有关的资产。本文认为对于这些资产,或者仅仅只有家族企业能获得,或者家族企业比非家族企业更容易获得,因此这些家庭资本成为家族企业的独特资源优势,最终导致家族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曹长新 《价值工程》2007,26(2):14-17
纺织业是我国竞争性和国际依存度较高的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和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支柱产业。但是,我国纺织业大而不强,国际竞争力弱。文中根据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通过分析我国纺织业现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构建竞争优势加快纺织业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9.
标准化形式作为产品结构的基础组成,影响了企业国际竞争战略。文章对日本关于标准化形式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重点对模块化、组合化这两种标准化形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标准化形式的国际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20.
Mergers and Exclusionary Practices in Health Care Marke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urers (payers) and providers of health care (hospitals) when they each have a nonnegligible share of the market. We focus in particular on their incentives to merge and the existence of equilibria where payers offer preferential treatment to a subset of hospitals. We demonstrate that hospitals are more likely to merge without consolidating their capacities the less competitive they are vis-à-vis the payer's market. Payers are more likely to merge without consolidating their capacities the less competitive either the hospitals' or the payers' market is. A given payer follows an exclusionary strategy when its starting bargaining position vis-à-vis hospitals is weak. At such exclusionary equilibria, payers tend to distinguish themselves from neighboring payers by contracting with a different subset of hospit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