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我国保险诚信缺失的现状,通过构建重复博弈模型分析了我国保险诚信缺失的原因,认为可以通过增大对诚信行为的奖励力度,不诚信行为的惩罚力度,不诚信被发现的概率以及人们对未来有耐心等保障机制使博弈双方回到遵守博弈规则的路径中,以期(诚信,诚信)重复博弈纳什均衡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围绕统计信息质量进行的博弈分析实质就是统计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之间适应性的博弈分析。这种博弈显然只能放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考虑。合作博弈强调了激励协议的强制执行、国家统计局的核心作用、信息租金的存在;非合作博弈则通过构建统计流程中的博弈分析模型给出统计制度变迁的策略;重复博弈凸显了诚信统计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3.
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存在着逆向选择效应和道德风险效应。我国目前发展保险市场中出现的投保人诚信缺失、保险欺诈等现象,是在现有的个人信用体系缺位的制度安排下授受信主体间动态博弈的均衡结果。建立以个人保险信用体系(包括征信与评价两方面内容)为重点内容的保险信誉机制,通过实现信誉信息的高效率传递,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还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弈的环境条件,从而有利于信誉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保险市场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保险人的诚信进行细分的基础上,探讨了保险人一方对被保险人、保险人相互之间的诚信及相关法律规定,从保险人内部诚信约束机制、保险代理人诚信约束机制、保险人之间的诚信相互约束机制、保险监管、保险审判制度和客户权维护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规范保险人一方的经营行为和竞争手段,改善我国保险市场竞争秩序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保险消费者利益保护是现代保险立法的核心。由于我国保险市场发展不成熟,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以及保险市场诚信缺失等问题的存在,我国保险消费者利益不断遭受侵害。因此,应通过保险业的诚信建设、法律制度的完善、监管制度的加强以及惩处力度的加大来有效维护保险消费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随着保险业的迅速发展,投保人、被保险人在投保和理赔中的不诚信行为呈上升趋势,且危害巨大。这使得保险市场行为监管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对保险机构违规行为的监管,还应包括对保险欺诈的防范和惩治。保险市场行为监管中所涉及保险监管者、保险机构与投保人这三方的利益存在博弈关系。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违规经营的保险机构和进行保险欺诈的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处罚力度,调整对保险机构市场行为监管的具体内容和措施,促进对监管者监管效果的评价和相关处罚制度的建设,完善保险公司风险评估机制,加强保险诚信宣传和社会监督等措施,提高市场行为监管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诚信是实现保险公平交易的基本原则。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保险交易双方就必然围绕逆选择和道德风险而展开定价博弈,产生引致性内生交易费用。本文通过对保险交易的诚信博弈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交易中的保单定价博弈问题,进而探讨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保险市场交易总体和个体的利益控制与福利损益问题。  相似文献   

8.
保险监管制度完善对我国保险市场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保险监管制度及其特点,介绍了我国保险监管制度的发展过程和保险监管现状.结合国际保险监管经验,提出完善我国保险监管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诚信是保险业的“立业之本”。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尚处于发育阶段,诚信缺失已严重制约了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其根源在于保险诚信的制度缺陷。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切实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虽然我国保险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保持了30%的平均增长率,但与那些相对发达的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国的保险市场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当采取完善保险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制定保险监管的法律法规;重建保险市场的社会诚信;规范保险中介市场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