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改革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必要性80年代企业工资改革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改革企业工资总额和调控机制,也就是继续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二是赋予和扩大企业内部分配的自主权。1985年以来,企业工资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职工工资水平的提高,改善了职工生活;企业依法取得一定的工资分配自主权,突破了高度集中的国家行政分配的格局;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为实行按劳分配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国营企业职工个人收入既要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相联系,又要和劳动贡献相一致。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这是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规律的客观要求。企业工资总额和企业经济效益挂钩,只是解决了职工个人收入如何同企业经济效益相联系的问题,职工个人收入如何同劳动贡献相一致,则是个人消  相似文献   

3.
去年以来,现论界曾多次讨论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现将有关论点综述于下:一、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是不是工资改革的方向?有三种意见:(一)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是企业工资改革的方向,应当坚持。1、理论上有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煤矿施工企业全面推行“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办法”后,把职工的工资总额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目前还没有制定出矿建产值工资含量定额,因此在核定施工企业工资含量时,基本上都是根据其前三年的实际工资含量或任务最饱满  相似文献   

5.
企业的工资总额和经济效益挂钩浮动,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规律的本质要求,也是使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保持恰当比例的有效措施。但能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很多,企业的工资总额和什么指标挂钩最好,则是当前工资改革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本文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以期引起大家讨论。一.确定企业工资总额浮动挂钩指标的理论依据企业工资总额的确定过程也就是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经济利益关系的  相似文献   

6.
一.企业工资总额的确定如何确定企业的工资总额,这是当前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关键问题。我认为“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所提出的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挂钩(基本上同利税挂钩)浮动的办法,是当前可行的好办法,为新的工资分配模式奠定了基础。因为:  相似文献   

7.
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的挂钩,目前多采用单项经济效益指标,这难于真实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使得挂钩方式不得不经常调整。本文提出了用“经济效益系数”来综合反映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方法;并建立了企业工资总额与企业经济效益系数挂钩方式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柳泽伟在《对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不同意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88年11期)一文中指出,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并不是企业改革的方向。它不过是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尚未发育成熟时期的一种权宜之计。就目前而言,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不利于国家对工资的宏观控制。现行的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  相似文献   

9.
<正> 为增强企业的活力,鼓励企业创效益的积极性,国家采取了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浮动(以下简称“工效挂钩”)的办法。几年来,这种办法对推动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提高职工工资水平起了一定  相似文献   

10.
煤炭基建施工企业效益工资的计算张秀全一、工资总额同产值和利润复合指标挂钩的主要内容和各项基数的确定1.工效挂钩形式和挂钩指标的确定。煤炭基建施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产值和实现利润复合指标挂钩,产值基数是以煤炭部上年度财务决算报表基建企业总产值帐面数为基...  相似文献   

11.
吨煤工资含量包干突破了长期以来按人头增减工资总额的陈旧模式。但是它最突出的短处是挂钩指标单一,难免使煤矿产生重数量、轻质量、轻成本、轻效益的倾向。面对这些问题,不少单位逐步改进了包干办法,把工资总额与产量、质量、效率、安全、消耗等主要指标都不同程度地挂钩。这  相似文献   

12.
企业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解决了职工工资随生产和效益增长而增长的问题,破除了现行工资管理体制“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端,有利于克服企业职工工资同生产发展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相脱节的现象.从而保证企业在生产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职工工资随经济效益浮动,为企业内部逐步建立正常的激励机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1984年以来,武钢实行工资总额同上缴利税挂钩的办法,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把改革内部分配制度作为调动职工积极性、深化企业改革、完善企业经营机制的有利措施和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充分调动了企业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1986年上缴利税比1983年净增4.4亿元,比挂钩前3年净增利税又增长一倍多。改革以来全员劳动生产率一直居全国大型钢铁企业之首。武钢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1985年辽阳铁合金厂实行工资总额同上缴利税挂钩以来,通过完善和落实承包经营责任制,不断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落实按劳分配政策,在“工资总额不变,分配形式多样,保证关键岗位,照顾特殊工种,适当拉开差距”的原则下,使工资、奖金分配“四挂钩”,即,与岗位、职务挂钩,与承包效益挂钩,与贡献大小挂钩,与承包者利益挂钩,有力地调动了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出现了经济效益持续大幅度增长,工资总额随上缴利税同  相似文献   

15.
企业的工资总额和经济效益挂钩浮动,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规律的本质要求,也是使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保持恰当比例的有效措施.但能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很多,企业的工资总额和什么指标挂钩最好,则是当前煤炭企业经济体制改革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挂钩指标选择不当,不仅不能更好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兼顾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经济利益.而且会破坏按劳分配原则,挫伤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甚至会导致工资基金膨胀,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失调.  相似文献   

16.
陈继祥在《上海企业》1986年第7期发表《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浮动的计算方法》一文。内容如下: 一 我们先确定企业的工资总额基数(V基)、税利上交基数(m基)利税上交增加一个百分比则工资总额随之增加一定的百分比,我们把这两者之比称之为挂钩系数或浮动工资系数K,则  相似文献   

17.
<正> 财政部要求,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速度应低于本企业经济效益增长速度,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速度应低于本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实行计税工资后,工效挂钩企业发放的工资总额不得超过按  相似文献   

18.
现行劳动工资计划虽较好地解决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在宏观上得到了有效控制,职工的实际工资有所增加,对促进煤炭生产、建设的发展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一是实行工效挂钩的企业单位,挂钩指标的核定不尽合理。基本上以企业的现实情况为基础,用同样的办法对条件不同的企业确定挂钩指标。生产条件好、劳动效率高的企业单价低,即使职工平均工资很高,有人还认为是“鞭打快牛”;生产条件差、劳动效率低的企业单价高,职工劳动强度大,平均工资还是很低,基层干部和工人很有意见。二是总承包以来由于政策性增支因素增加过快,大大超过了企业的承受能力,总承包的盈亏指标容纳不下吨煤工资包干所提取的工资总额,企业被迫动用吨煤工资去弥补盈亏缺额,其比重逐年增大,1989年高达12%,严重影响了企业按劳分配政策的兑现,挫伤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三是以包代管,放松了职工人数计划工作,实行工效挂钩后,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不少矿山都实行了以产量承包为主的吨矿工资含量包干办法,对于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给矿山带来了活力。经过几年的实践,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吨矿工资含量包干办法,就是根据矿山上半年的工资总额和精矿产量,由主管部门制定吨矿工资含量,以此为定额来计算当年工资总额的方法。尽管在吨矿工资承包中,规定还要考核利税、成本、三级矿量、采剥比、矿石贫化、安全生产等指标,但这些指标对矿山的制约作用并不很大,实际上只根据精矿产量计算工资总额,即使其它指标未完成计划,所扣比例也是微乎其微。另外,在实行吨矿工资含量包干时,一般都规定矿山税后留利不再提取职工奖励基金,企业利润高低与职工利益没有多大关系,即使利润增长很多,职工所得也不会有丝毫增加。这样会造成矿山只关心精矿产量,不注  相似文献   

20.
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制度(以下简称“工效挂钩”),是1985年以来我国在国营企业工资分配和工资管理体制方面推出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这项改革措施究竟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在今后是否还有必要继续坚持这项制度?对于这些问题,目前的意见似乎还莫衷一是。本文是在总结五年来工效挂钩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