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环境犯罪作为一类特殊的犯罪其潜在的社会危害性早已被理论和实践所证实。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刑事立法,危险犯最为环境犯罪的既遂标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纳,无论从此类犯罪的特点还是我国的保护现状上看,我国都应在危险犯引入环境犯罪。  相似文献   

2.
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是典型的过失犯,同时又兼具行政犯特征。过失犯中的“结果”要求与行政犯中的“前置法援引”设定使得本罪在司法实践中面临诸多争议,以犯罪主体为分析对象,尤以社会审计人员较为常见。对于本类犯罪主体的确定,应当限定为“社会审计人员与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严重后果”的界定应当采取“数额说”与“实质说”并行的评价标准,以实现裁判结果形式合法与实质合理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颜景权 《活力》2011,(22):77-77,87
“转化型抢劫”是我国刑法体系中一个特殊现象。又称之为准抢劫罪、事后抢劫罪。在学理上称为转化犯.一般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某一较轻的犯罪时,由于连带的行为又触犯了另一较重的犯罪,应由法律规定以较重之罪论处的情形”。其显著特点是由法律职确规定,涉及基础罪(本罪)和转化罪(他罪)两个不同的独立罪名且均为故意犯罪。由罪轻向罪重的递进转换。并按重罪定罪处罚。正因为这种特殊性.所以认定是否构成转化型抢劫罪中的共犯就成为转化型抢劫罪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涛 《民营科技》2008,(11):101-101
牵连犯是重要的罪数形态之一,是指犯罪人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而其犯罪的方法或结果行为触犯其它罪名的犯罪。对牵连犯进行处罚时,应兼采从一重处断原则和数罪并罚原则。  相似文献   

5.
陈明明 《企业导报》2014,(4):197-198
转化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基本犯罪的过程中,由于发生了法定情形,使基本犯罪的性质发生转变,转化成为另一重罪,由法律规定按后罪定罪处罚的犯罪形态。它作为一种复杂的犯罪形态,既是一个棘手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在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因此,笔者对转化犯转化的条件作出详细的论述,希望在实践中的转化案件的审理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转化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基本犯罪的过程中,由于发生了法定情形,使基本犯罪的性质发生转变,转化成为另一重罪,由法律规定按后罪定罪处罚的犯罪形态。它作为一种复杂的犯罪形态,既是一个棘手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在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因此,笔者对转化犯转化的条件作出详细的论述,希望在实践中的转化案件的审理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徐立  朱正余 《企业导报》2011,(12):172-175
罪数形态的准确认定是科学定罪与量刑的前提,我国罪数判断标准存在争议,通说持犯罪构成说,但理论与司法实务都未能彻底坚持,犯罪构成说是罪数判断最为科学合理的标准,应当坚持并进一步完善。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为复杂犯罪构成,其客体要件、客观行为方式均为复数,这使得本罪之罪数形态错综复杂,影响了司法实务的准确适用。本文通过区分本罪与贪污罪、包庇罪、滥用职权罪、放纵走私罪、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罪等罪之罪数判断以及处罚原则,从而对本罪的罪数形态予以准确界定,以期对指导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身份犯是指具有特定身份的犯罪主体利用自己的特定身份而进行的与其特定身份相关联的危害社会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或者因其身份而异其刑罚的一类犯罪.我国近些年才把身份纳入刑法的研究范畴.我国在现行刑法中规定了大量的身份犯罪,但由于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加之我国刑法中对身份犯的规定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在身份犯的立罪与制刑方面表现得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徐曼 《价值工程》2011,30(9):179-180
罪数就是犯罪的个数。本来罪数是与犯罪现象相伴而生的,就是说有了犯罪即有了犯罪的个数问题。但是,罪数自一种客观存在的犯罪现象,发展为一种理论形态,乃至在法律上得到反映,是与人类文明同步进行的,是人类法律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经历了一个从客观到主观,从个别到一般、从朦胧到明确、从简单到系统的演变历程。本文通过叙述我国古代刑法制度关于罪数规定的演变进程,分析我国古代刑法制度中罪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程鹏 《活力》2006,(5):171-173
挪用公款是犯罪较多的一类犯罪。我国刑法中规定了三种类型的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是从贪污罪或职务犯罪中分离出的一个独立罪名。本罪是特殊主体,实施了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行为,既有结果犯也有行为犯。  相似文献   

11.
贪污与肃贪研究(续三)□林炳发第三篇贪污行为客体要件与客观要件研究一、贪污行为客体要件任何犯罪均有客体,不存在没有客体的犯罪,犯罪客体是所有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研究犯罪客体,对指导司法人员在实践中正确区分此罪与彼罪、罪与非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贪污罪...  相似文献   

12.
诬告陷害罪     
诬告陷害罪,又称诬陷罪,是指捏造事实,向国家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其受到刑事追究的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特征是: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名誉权利和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犯罪对象是特定的。二、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1.有违反国家法律和破坏司法机关、有关单位正常工作的秩序的;2.有捏造他人犯罪事实并有告发行为;3.有陷害他人、意图使其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三、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中国公民、外国公民、无国籍公民;四、本罪在犯罪主观方面的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分析了认定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时的一些观点问题。笔者认为,该罪的犯罪对象包括小金库中的会计资料。拒不交出会计资料的行为构成犯罪须具备逃避依法查处的目的。在本罪罪数的认定上,行为人采取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的手段进行其他犯罪的,应认定为牵连犯,从一重罪论处;行为人在实施其他犯罪后,为了掩盖罪行、逃避处罚而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的,应实行数罪并罚。  相似文献   

14.
构建刑法中自动恢复行为理论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寅 《企业导报》2009,(10):150-150
自动恢复行为是在犯罪既遂后实施的一种弥补犯罪过失的行为,是一种罪后的悔罪行为,同自首立功一样有其得价值存在,通过对其得研究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洗钱活动的日益猖獗对我国现行洗钱犯罪的刑事立法体系提出了挑战,本文从关于洗钱罪主体范围的学界观点的分析入手,阐述了不能依据"不可罚的事后行为"理论否定本犯的可罚性,为完善洗钱犯罪主体规定,有必要将原生罪本犯实施洗钱行为纳入洗钱罪的惩治范畴。  相似文献   

16.
洗钱活动的日益猖獗对我国现行洗钱犯罪的刑事立法体系提出了挑战,本文从关于洗钱罪主体范围的学界观点的分析入手,阐述了不能依据"不可罚的事后行为"理论否定本犯的可罚性,为完善洗钱犯罪主体规定,有必要将原生罪本犯实施洗钱行为纳入洗钱罪的惩治范畴。  相似文献   

17.
不真正不作为犯是指以不作为的手段实施通常由作为犯所能构成的犯罪。可以说,全部不作为犯的问题及讨论都是围绕着不真正不作为犯而展开的。本文从不真正不作为犯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冲突入手,分析了我国学者对不真正不作为犯和罪刑法定原则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提出应在立法上进行针对不真正不作为犯条款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陈忠强 《乡镇论坛》2008,(34):37-37
三位村民贪图蝇头小利,盗挖、收购军事电缆,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日前,湖北省南漳县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罗某某犯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2万元;徐某某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李某某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相似文献   

19.
张福德  张波 《企业经济》2006,1(12):179-181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直接犯罪客体为商业秘密的所有权,间接客体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罪过只能是故意,而不能包括过失。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举证责任不能像侵害商业秘密的民事责任一样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王凤新 《活力》2011,(8):61-61
在刑法理论之中有一个问题争议颇大,且实用价值较高,尤其是在我国近几年屡屡出现此类犯罪——身份犯共同犯罪。本文将就此类犯罪的各国立法进行比较,并对几种不同犯罪情况下的定罪量刑进行讨论,此问题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