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学在韩国     
"文化是不分国界的。孔子既是山东的、中国的,也是亚洲的、世界的。"由韩国国立安东大学孔子学院主办的"中韩儒学·人文交流大会"上,中韩专家学者们一致表示。 9月25日至28日,这场国际性的中韩儒学人文交流大会在韩国庆尚北道安东市隆重召开,拉开了安东孔院庆祝孔子学院成立10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50余名来自中国北京、济南、曲阜、澳门、日照等地的学者、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等媒体界人士及旅游界人士与韩国来宾共200余人济济一堂,探讨“儒学文化的活性化和中韩合作方案”及“儒家文化的实践课题”,体验韩国的儒学文化,为弘扬中韩两国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东方圣城”曲阜和韩国“精神文化的首都”安东两市的实质性合作,展开了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新区》2013,(8):18-18
由科技部火炬中心与韩国产业园区工团共同主办,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协办的中韩产业集群创新合作交流研讨会,于7月初在上海成功举行。此次研讨会是双方为落实2012年6月签署的《关于促进中韩两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合作备忘录》,继2012年11月在深圳举办“中韩科技型企业对接交流会”之后组织的又一次重要活动。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韩自由贸易区协定实质性谈判的完成,中韩经贸合作将进入快车道。威海市作为中韩经贸合作的前沿阵地,应抢抓机遇,以中韩(威海)合作产业园建设为翘板,进一步撬动与深化对韩国经贸合作,争当推动中韩扩大合作交流的桥头堡和模范区。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10月31日,中韩两国签署《关于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及欧亚倡议方面开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以及其他一系列文件。中韩两国同为世界重要经济体,互为重要投资经贸合作伙伴。“一带一路”倡议为两国带来了什么?京畿道经济科学振兴院重庆代表处首席代表朴耘本接受本刊记者专访,从“贸易畅通”角度分享他眼中的“一带一路”,回顾和展望京畿道与重庆交流合作的过去与未来。  相似文献   

5.
青岛市作为中韩经贸合作的重点地域,加快建设中韩合作园区势在必行。青岛中韩合作产业园区的建设,有利于深化青岛与韩国的经贸合作,进一步扩大合作交流范围。目前在建设青岛中韩合作产业园区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青岛市要充分利用特有优势,采取各项对策加快其建设。  相似文献   

6.
2015年6月3日上午,烟台市政府在北京举行烟台中韩产业园新闻发布会,重点对中韩产业园的园区定位、规划建设、产业布局进行推介。
  烟台中韩产业园是落实中韩两国元首共识和中韩自贸协定内容、深化对韩国经贸合作而重点建设的园区。园区坚持产城融合、生态智慧、互联互通发展理念,通过与韩国国家级经济园区建立“两国双园”运作模式,致力于打造成为中韩自贸区产业合作示范区、东北亚综合国际物流枢纽、“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平台和韩国元素突出的智慧型宜居新区。  相似文献   

7.
2011年4月20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韩国大韩商工会议所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韩绿色经济合作论坛在无锡举行。中韩绿色经济论坛是中韩经贸界就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领域开展研讨合作的高层次、高水准的国际论坛。本届论坛以“中韩绿色产业合作与发展”为主题,涉及太阳能、风能、水处理技术、废弃物处理、电池、石油天然气、环保设备等产业。  相似文献   

8.
2007年8月,中韩建交15周年.回顾中韩基于相同的文化根基而共同携手共进的15年,从政府到民间,两国对双方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经贸往来的快速发展倍感欣慰,充满期望.为此,两国政府把今年定为中韩交流年,力求扩大合作交流,共创友好未来.  相似文献   

9.
王天宇 《走向世界》2015,(15):24-26
在3月13日至14日山东大学(威海)中韩关系研究中心与威海市商务局联合主办的"威海市与仁川市经济合作交流先行先试的重点领域及思路对策研究"研讨会上,中韩自贸区的成立,会为山东这个中韩交流的重要省份带来什么?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来自中国社科院、国家发改委外经所研究室、商务部研究院和山东大学(威海)的相关专家,解析了中韩自贸区将对山东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韩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国家,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都十分的密切.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相似之处和共性,在“集体取向”与“个体取向”上存在差异,在对“稳定”与“发展”的态度不同.通过本文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韩国,从而对中韩交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娄娟  李光 《魅力中国》2014,(23):193-193
80年代以来,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不断深入发展,学术交流频繁,合作办学规模扩大,进一步显示了两岸的高等教育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是大势所趋。本文立足于两岸高等教育的客观实际,首先概括了交流与合作的具体内容,然后分析了交流合作的可行基础,最后对于深入推进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只要双方尊重、照顾彼此重大关切和核心利益,坚持合作共赢,中韩之间合作的领域就会越来越宽,合作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大。“发展中韩友好符合两国和两国国民的根本利益,这已在两国各界形成普遍共识。”中韩建交30周年之际,在回顾两国建交过程、30年来取得的发展成果时,宁赋魁说道。宁赋魁曾任中国驻韩国大使、外交部朝鲜半岛事务大使、外交部朝鲜半岛事务副代表等职,在他40年外交生涯中,大部分时间从事与朝鲜半岛有关的工作。中韩正式建交前,  相似文献   

13.
2005中韩经济合作论坛集两国政界、经济界、企业界诸多专家学者于一堂,为中韩经济界和学术界搭建了一个新的交流合作平台,为深化两国经贸合作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中韩经贸合作扩大与深化的印迹,已经深深地刻在两国人民经济和文化生活的许多角落。中韩建交只有13年时间,两国已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国。2003年7月,胡锦涛主席与卢武铉总统就后5年将中韩双边贸易额提高到1000亿美元达成共识。截至2004年底,韩商来华投资32753项,合同韩资金额505.60亿美元,实际利用韩资259.33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黑龙江省与韩国的经贸合作不断升级,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加强对韩合作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对外经贸合作多元化的重要举措。借助中韩交流年的机遇,加强与韩国文化、教育、经济交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转变招商方式,通过对韩合作规模升级、方式升级、产业合作升级,实现黑龙江省与韩国经贸科技合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吴赛娟 《黑河学刊》2010,(7):122-123
以打造我省对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桥头堡"和"枢纽站"为目标,依托学校地缘优势以及成功经验,通过进一步构筑俄语中心、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等平台,提高边疆高校服务社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中俄合作的能力和水平,打造边疆特色名校,促进全省高等教育对俄合作与交流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中俄高等教育共同发展,这也是边疆高校的应有对策。本文将此看法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6.
5月29日,为期一周的“中国重庆·韩国友好周”正式开幕。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天下午,韩国驻华大使金夏中来到重庆大学,为重大同学们作了一场关于中韩友好关系的精彩演讲。该演讲以当前的“韩流”、“汉风”为切入点,分析了中韩两国经济文化关系迅猛发展的历史文化原因,并展望了中韩两国关系的未来。1969年毕业于汉城大学中国文学系的金夏中大使是韩国著名的“中国通”,对中国文化了如指掌。在整个演讲中,金大使引经据典,其幽默诙谐的中国腔不时博得在场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在演讲中,金大使无不表露出对重庆赞赏,“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一座将古朴与现代文明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城市,这就是重庆给我留下的美好印象。”金夏中大使表示,希望本次活动能加强重庆与韩国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交流,加强相互之间的了解,为今后进一步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建交以来,中韩经贸关系发展突飞猛进,但一些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如贸易与投资的“双不对称”,双方货物与资本的市场准入问题等,使双边关系可持续性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两国关系的发展又正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增强政治互信,扩大交流与合作领域,实现双赢和地区多赢,是两国政府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中韩建交后,两国间人员往来频繁,双方高层领导人互访增多,继而两国政府先后签署了"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海运协定"、"环境保护合作协定"、"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漏税的协定"、"航空协定"、"和平利用核能协定"等,并设立了"产业合作委员会"。目前双方已就汽车、民用飞机、程控交换机、高清晰度电视、原子能等领域的合作达成协议,中韩经贸合作已进入了产业合作的新阶段。随着中韩政治、经济关系的顺利发展,山东省与韩国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韩国的一些重要城市与山东的有关城市结为友好城市,韩国在青岛市设立了总领事馆,山东省对外贸易总公司在汉城设立了办事处,山东已经成为韩国企业的重要投资地区之一。由于山东地理位置及  相似文献   

19.
程明明  于蕾 《理论观察》2004,(4):122-123
高等教育全球化是在最近几年伴随经济全球化应运而生,在高等教育领域,全球性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高等教育已经越出国界,成为全球性的活动.高等教育全球化所呈现出的开放性、同一性以及互动性,已经成为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中国的高等教育应从实际出发,博采各国之长,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这是对应“全球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报道》2023,(4):68-69
<正>东盟国家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方向和重要伙伴,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东盟国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动各国互鉴、互容、互通的桥梁和纽带,能有效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中国与东盟山水相连,人文相亲。2021年11月,在双方领导人倡导下,中国—东盟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达成多项多边和双边共识,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指明方向,擘画蓝图。其中,双方在教育领域交流与合作实现了高等教育学历互认,职业教育共享共建和青年交流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