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中国拍卖》2008,(11):62-63
1993年,陈锦芳博士的作品《鸢尾花》(120cm×112cm)在苏富比以5万美金的价格拍出,另一幅作品《街头乐师》在佳士得以3.47万美金拍出。如今,他同等尺副的作品可以卖到15-20万美金。2007年秋拍,陈锦芳博士的作品《劳动万岁》在嘉德拍出132万人民币,《天坛下的乐园》在保利以168万  相似文献   

2.
陈建光 《商界》2008,(2):76-79
2006年6月,徐悲鸿的《愚公移山》拍出300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同年11月,他的《奴隶与狮》拍出5388万港元;2007年4月7日,他的《放下你的鞭子》以7200万港元再创新纪录。而弘业股份,从1997年开始累计投入2亿元,收藏了包括徐悲鸿、齐白石、高奇峰等大量名家名作,其升值空间令人无限退想……  相似文献   

3.
正贝佐斯打造了一个"扭曲现实的力场",所有员工都从是否有利于客户的角度来衡量自身的行为,构成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如果说过去还有人对杰夫.贝佐斯一无所知,那么,在他2013年8月以个人名义用2.5亿美元收购美国老牌大报《华盛顿邮报》之后,他至少在媒体界可谓无人不晓了。不过,购买《华盛顿邮报》只是这位商界巨子心血来潮的消遣之举,他最大的成就是一手打造了亚马逊,一个引领电商时代的万货帝国《,彭博商业周刊》记者布拉德.斯通所著的《一网打尽》一书,正是讲述贝佐斯与亚马逊的神奇旅程。创立于1994年的亚马逊,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就成为全球知名度最高的公司之一。斯通总结道,  相似文献   

4.
《市场周刊》2008,(2):105-105
陈丹青无疑是2007年秋拍中的“SuperStar”,他的两幅作品《国学研究院》以及《西藏组画——一牧羊人》以超高价收场,创下自己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同时使自己荣升为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家中价格指数最高的第一人。“寸画寸金”都低估了陈大画家的实力,他的价格指数足足上涨了20倍。在2007年11月29目的北京保利拍卖中,他的《国学研究院》拍出了1344万的高价.仅仅两天之后,  相似文献   

5.
24岁的尹庆靠哥哥给他的15万元"天使投资",带着连他一起只有6个人的微企,在上海一套三室一厅的居民楼里开始了"魔鬼"式创业。他们开发的《幻想精灵》手机联网游戏仅在91市场平台上线,从第一天流水充值5元到月流水充值3000万元,他们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相似文献   

6.
杨晓阳作为画家,有一批令人震撼 的有影响力的作品;作为西安美 术学院的一院之长,又展现出了他那 领导者的眼光、志向与气概。 2004年12月在翰海的拍卖会上, 杨晓阳的作品《黄河艄公》以46.2万 元的高价成交;《波斯迎亲》也拍出了  相似文献   

7.
承包     
1984年3月28日,石家庄造纸厂厂门口贴出了一张“大字报”《向新领导班子表决心》,张贴者是该厂业务科长马胜利。他提出由他承包造纸厂,年底上缴利润70万元,工人工资翻番;如果达不到目标,自己甘愿受法律制裁。  相似文献   

8.
他曾是一名广告业务员,创造45天净赚6万元的神话,策划了轰动全国的大型广告图书《光辉的足迹》、用3000元成功策办了鹏城世界汽车展等等。真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然而踌躇满志的他,在2003年却遭遇了一场滑铁卢,差点血本无归……  相似文献   

9.
提到吴冠中,上点年纪的人知道他是中国现代绘画界的元老,属于"国宝级"艺术家。而关注艺术品收藏的人一定知道他的《交河故城》拍出过4070万元的天价。2008年3月,这位年近九旬的老艺术家以其2007年创作的部分新作品,开始了一位老艺术家与798这个当代艺术  相似文献   

10.
谢庆 《浙商》2012,(8):96-98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青田华侨告诉《浙商》记者:“去年资金周转困难时,把10年前收藏的一块青田石雕卖了1000万元,价格翻了100倍,比他集团旗下一家工厂一年的利润还高。”  相似文献   

11.
《光彩》2009,(12)
张五常曾说过:"中国的经济制度是个奇迹,既精彩又重要。一脚踏中这个题材是万中无一的机缘巧合,而我平生所学刚好全部用上。天助我也!"著名经济学者张五常继1967年发表轰动一时、影响巨大的《佃农理论》之后,2008年写成《中国的经济制度(繁体版)》。在书中,他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中国经  相似文献   

12.
<正> 一位朋友的意外死亡使他开始潜心研究解酒茶,一个坚定的人生信念让他毅然离开公务员岗位。他注册了自己的公司——"诺也特",中文寓意"特别的承诺",英译象征"光明"。他时刻告诫员工:履行特别承诺,才能走向光明未来。既解酒又滋补功效独特获专利张斌曾获过"中国广播奖",作品上过《人民日报》、《知音》、《家庭》等大报大刊。在他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一位朋友因公醉死在酒桌上。他死得冤枉!能不能发明一种解酒产品,让人"万盏千杯只等闲"?他发现,《扬子晚报》报道: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系统专家孙志广博士认为,目前  相似文献   

13.
天下     
《中国海关》2011,(3):4-5
1英国苏富比拍卖2011年1月28日,苏富比工作人员正在整理拍卖品:英国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1980年的作品《Seated Figure》。弗洛伊德被称作英国当代最伟大的画家,同时也是在世的最昂贵的画家。他在1995年创作的《Benefits Supervisor Sleeping》在2008年以3360万美元卖出。  相似文献   

14.
1996年11月18日,河南省鲁山县库区乡山货制品厂厂长师建设,经过三年奔波,吃尽千辛万苦,终于胜诉日本商人,收到了从日本东京寄来的770万日元汇款单。36岁的农村青年师建设,家住鲁山县下汤镇林坳村,从小就过怕了穷日子,上学期间立志要改变家乡贫困面貌。他于1983年高中毕业,1984年以优异成绩被库区乡政府招聘为乡干部。工作期间,他认真自学《政治经济学》、《经济管理》,并掌握了日本盛销槲叶的信息和倾叶加工的工艺技术,即于1989年停薪留职,到处筹集资金,在乡政府的支持下,于1989年《月投资102万元,建了座山货制品厂。他盖厂…  相似文献   

15.
去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在组织编辑《我的经济观》那几卷意图“集当代中国经济理论之大成”的书稿,谈到刘国光同志的著作时,曾经问我:在他众多的著作中,哪一本可被认为是代表作?我毫不犹豫地推荐了1991年7月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发行的《改革·稳定·发展——稳中求进的改革与发展战略》。虽然这本只有26万字的“大册子”不足以罗致他的全部经济观  相似文献   

16.
唐清建 《中国报业》2012,(23):47-49
《纽约客》前发行人戴维·凯瑞是位少年得志的美国报刊业弄潮儿,曾经带领《纽约客》走出18年的亏损泥潭。2003年和2004年,《纽约客》连续两年被评为"十大热门杂志"。对于人文杂志而言,这是难得的殊荣。带着这样的光环,戴维又瞄准了财经媒体,一本新的《投资组合》杂志在他的努力下应运而生。戴维扬言要办一本"阅读愉悦的财经杂志"。然而这一次,他却遭遇了人生中的"滑铁卢"。戴维对《投资组合》的失败进行了反思:很多人读财经媒体,并不是出于兴趣,而是认为"有用"。他的反思切  相似文献   

17.
张平 《品牌》2011,(8):79-79
<正>第三次为路德坤书写序,在他,在我,都是件令人高兴的事。记得2008年5月给他的《山西"吃煤"之后》写序,那是我为他的第二本书作序,这本42万字的文化大作出版后,果如所料,产生了十分热烈的反响,不仅在文化界、出版界成为一部深受关  相似文献   

18.
尽管在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张后启声称与联想的合作比较愉快,但是一年来只完成一半计划的糟糕业绩还是令他感到世事难料。 6年前,这位清华大学的博士以3万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对外贸易》2014,(5):14-14
《福布斯》中文版联合宜信财富此前发布的《2014中国大众富裕阶层财富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可投资资产在10万美元-100万美元(约合60万元人民币-600万元人民币)的大众富裕人群已达1197万人,这一数字在2012年时是1026万人,一年间,有171万人成功跻身中国中产者行列。  相似文献   

20.
2012年上半年,一部名为《中国好人——李伟光》的大型音乐剧在江苏巡演,19场演出都获得了圆满成功,观众人数累计近2万人。这部音乐剧让更多的人认识了一名普通工商干部,他就是江苏省苏州工商局12315消费者申(投)诉举报中心副主任李伟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