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静 《中国高新区》2009,(7):113-113
成长是伴随一生的母题,不是可以一劳永逸的事情。有人说,什么时候开始自满,什么时候就停止了进步。  相似文献   

2.
王晓慧  李斌  张程 《新财经》2008,(10):47-48
政府该不该救市?这似乎是一个说不清楚的话题。正反两方都有充足的理由。也许问题不在于救不救,而在于什么时候该救,什么时候不该救  相似文献   

3.
陈平 《沪港经济》2007,(10):50-51
在过去的5年中,只有不到10%的共同基金管理人击败了标准普尔500种股价指数,他们是稀有一族。他们对于什么时候买、买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卖、卖多少有着敏锐的判断。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华尔街大鳄。  相似文献   

4.
张明 《民营视界》2009,(3):74-75
“什么时候该出手,什么时候该收手?”是许多企业家遭遇的主副业间权衡的难题。 在2009年低迷时期。新希望靠团在主业大多数企业采取收势的时候反而采取了攻势,重点部署农牧产业链,加大海外饲料新厂及产业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5.
张洁良 《魅力中国》2013,(32):209-209
众所周知,班级是一个学校的基本单元,班主任也是学校最基层的管理者,仅仅从班主任的基本职责来说,带一个班并不是一件难事儿,但是要带好一个班可能就需要很多的技巧.尤其是在一些问题的尺度把握上,一个有经验的班主任往往可以很好的把握什么时候该管、什么时候该放;什么时候该静、什么时候该动。这是一门艺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初中教育的失败者,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作为新时期的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就要以诚信对待学生,真。关爱每一个学生,处理突发事件时要沉着冷静、刚柔并济,防止“四怕”,还要培养一支得力的学生干部骨干,做一个善于“封官”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6.
小枫 《辽宁经济》2010,(9):70-70
30年前,王芝茗还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电力调度员,与别人不同的是,对业务近乎痴迷、酷爱专研的他,有两个梦想,“第一个梦想是什么时候能够不拉闸限电?第二个梦想就是我们的电网什么时候能够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发展》2012,(8):60-60
一、我还拥有什么?不幸的人总会抱怨自己什么都没有。当工作的时候,渴望自由自在;当无所事事的时候,又企盼充实和忙碌。自己认准了什么是最好的,但有时候事与愿违,于是就会为没有拥有的东西而苦恼。幸福的人并不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幸福,只是他明白,他拥有的是他最想要的。  相似文献   

8.
该进的时候进,该退的时候退。丁磊很清楚企业发展到什么阶段,自己就该扮演什么角色。从初中到大学,成绩普普通通;工作三年,业绩平平常常。但他却有一个从来不安分守己的性格……[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谁能知道在买卖股票时什么时候是对什么时候是锗呢宁市场总是重复着这样令人感慨的景观。同一只股票在20元时,大伙儿拼命买,而跌到6元时却将其当作烫手的“山芋”拼命抛。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中国股市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股神,但是这些股神也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其中有何必然原因吗?笔者曾经多次说过,这次股市的见底也一样要伴随着股神的倒掉,什么时候侯宁被套了,李大霄不谈底部了,什么时候才真正见底。  相似文献   

11.
李嘉 《新财经》2009,(4):40-40
在处理所有问题的时候,柳传志总是把可控变量和不可控变量分开,把控制不了的风险都预算在内,把能控制的事情做到极致。事实上,企业家无法控制的变量包括宏观经济走势、国家政策等。比如,金融危机什么时候见底,是企业家无法控制的。企业家可以控制的变量,就是自己的企业到底打算做什么,怎么做。  相似文献   

12.
凌宗伟 《中国西部》2013,(36):84-85
在我看来,所谓的儿童立场,就是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是否能换位思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想想当自己是个小孩的时候,面临类似冲突时,是什么感觉。  相似文献   

13.
现在大家都在谈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但谈这件事要有一个时间的概念,究竟什么时候达到什么目的,达到什么水平。到今年为止,我国每年消耗32亿吨标准煤,可再生能源按近期发展的形势估计,  相似文献   

14.
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会发生什么,出生在日本这个国家,就要做好面对和承受灾难的准备,即使不愿意,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我们觉得只要平安无事地度过一天,就会心存感激。  相似文献   

15.
宏观调控不仅是一个技术,更是一项艺术,出台政策找到的点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出台、力度多大、强度多大等都要把握好。  相似文献   

16.
信息是一种十分有价值的经济资源,经济社会中每一个能获得更多信息的参与者都会比其他人获得更多的益处。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假设的信息是完全性的,是充分的信息,即市场的供求双方对于所交换的商品具有充分的信息。例如,消费者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偏好函数,了解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存在有何种质量的以何种价格出售的商品;生产者充分地了解自己的生产函数,了解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存在有何种质量的以何种价格出售的投入要素;等等。  相似文献   

17.
对于初创公司来说.知道什么时候转变自己,比开始就拥有完美的想法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政府采购代理企业为采购人提供的服务,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这在法律中并没有很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实践中就产生了这样的分歧:有的政府采购代理企业认为,招标完成后,向中标企业发出中标通知书,除非企业另外有要求,政府采购代理企业的工作就应该结束了,不应该再继续参与采购人和中标人签订具体合同的过程。也有代理企业持相反的观点,认为招标虽然结束,  相似文献   

19.
汪彬苑 《宁波通讯》2012,(23):73-73
到底什么是尊严?当金钱、地位和人格三者发生冲突的时候,什么是最重要的?这当中的答案在小说的人物里有了不一样的解答。  相似文献   

20.
创新型国家是2000年温总理做为祖长,搞中长期科技规划的时候提出来的。提出来以后国务院同意了,后来给政治局汇报中长期规划的时候,把这个做为了一个重点。总书记问什么叫创新型国家?什么标准?之前我们做了很多准备,说现在我们对外经济发展有个表,报上登过,我国经济增长是靠多少资源、人力、电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