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超军 《商界领袖》2004,(7):100-103
格力与国美之间的厂商之争,显然已搅得业内人心惶惶,众人皆翘首以盼格力与国美大扳手腕。于是,格力与国美的一举一动都成了业界关注的焦点。格力和国美正在演绎一场旷世大豪赌。  相似文献   

2.
《商界领袖》2004,(4):66-68
在国美的地盘上,最近几年通过血淋淋的价格杠杆,把家电行业的最后一层尿布都捅破,有什么降不下来的呢?彩电同盟是不是,照样降,逼得长虹、康佳、创维们纷纷对着国美拱手作揖,认错声不绝于耳,不能再脱了,老倪、老陈、老黄一个个都是国内家电名人啊,好歹给条短裤穿穿,混了这么多年的江湖,光着身子出去好难为情的,怎么见人呢?  相似文献   

3.
陆剑清 《上海商业》2004,(11):40-41
2004年初,国美电器公司总部要求各地分公司将格力空调的库存及业务进行清理j而格力电器公司则回应以将空调全线撤出成都国美的六大卖场。两大巨头在空调销售旺季即将到来之际,爆发冲突,其纠纷的起因是国美在没有征得格力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对所售的格力空调大幅度降价,格力在交涉未果后决定停止向国美继续供货。由于本次冲突的一方为家电连锁销售巨头,另一方为国内空调制造业巨头,因而这一事件折射出我国家电供应链在制造与流通环节上正蕴育着深层次矛盾与利益的冲突,家电产业格局在貌似平静的背后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因此引起了业界与消费者的广泛关注。笔者将以国美与格力之争这一案例为着眼点,聚焦家电厂商冲突背后的动因与本质,透析家电供应链的演变趋势,相信这对于推动我国家电市场的创新与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美与格力决裂3年之后,又握手走到了一起,董明珠提出并倡导的“工业精神”也开始在业界广为传播。这个春天,那块多年前由家乐福带人中国,又被国美推向极致的厂商坚冰终于开始了融化之旅。 但背后的较力仍在继续。国美依旧在苦心积虑地谋杀“格力模式,家乐福依据把“通路费“作为主要的利润支点:格力“策反”着一批“格力们”的崛起,TCL则利用幸福树向渠道霸权公开叫板与争利……只是双方走得都很艰难,只是双方都为此付出太多而又得不偿失。[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事件起因 2004年2月,由于国美在没有提前通知厂家的隋况下,突然对所售的格力空调大幅降价,引发了成都国美和成都搭力之间的争端。2004年3月11日,国美总部向全国分公司下达通知,要求各门店清理格力空调库存。对此,格力公司表示,国美的这种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格力在当地制定的价格体系,同时还导致格力其他众多经销商的强烈不满。此前,事发地成都的6家国美卖场已彻底撤出了格力空调。直至2007年4月,长达三年的冷战才宣告结束,国美电器广州分公司与格力广州公司同时宣布,即日起格力空调全面进入广州国美旗下33个门店销售。  相似文献   

6.
局面僵持不下。格力与国美之间的纷争最终爆发为双方互不相让的冷战。如今,在国美全国150家连锁店里,已看不到格力空调的任何产品和标志,国美言之为“清退”,而格力则称此是“撒出”。  相似文献   

7.
从“格力国美事件”看家电行业营销渠道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格力国美事件”引发的思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家电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在性能上的差异不再像以前那样明显,价格作为产品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困难,整个产业的运作效率已达到了某种均衡状态,当大多数企业并不拥有任何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来源时,营销渠道的通畅与否逐渐成为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格力-国美事件一直受到广大营销学者和企业界的关注。当营销人员和企业界将眼光集中于渠道问题的时候,从品牌的角度分析该事件。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博弈论的不断演进,博弈论逐渐成为一种营销分析的有效工具,以帮助决策者依据竞争对手的策略做出最优的市场选择。研究拟结合博弈论的相关知识,分析国美电器和格力空调之间的最优支付和相关策略选择,并试图找出其深层次的行动动机。  相似文献   

10.
国美与厂家被业界称为“价格杀手”、“家电大鳄”的国美电器,在初春的北京掀起了一股“飓风”。国美在北京著名的长城饭店摆下豪宴,宴请各路厂商。事实上,此次论坛其实只是商家和厂家的一次年度联谊,但因为东道主是家电大佬国美电器,所以格外张扬。100多位中外家电制造企业的重量级人物、业界专家和近百家全国知名媒体记者赶来捧场,可谓群星璀璨。流通起舞 厂商相和此次“2004北京国美全球战略合作高峰会”“大腕”云集。青岛海尔集团副总裁周云杰、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袁信成、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于淑珉、创维集团中国区域营销…  相似文献   

11.
朱珊 《成功营销》2013,(1):16-16
2012年12月3日,国美集团正式宣布,整合旗下国美电器网上商城和库巴网两大电商平台,实现后台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整合后,国美网上商城将正式更名为“国美在线”,把原本两家重合的家电、3C类业务归到国美在线,而库巴则转型成一个专注于百货的平台,借助国美已有的8000万注册会员,迅速地在库巴上“复制”新业务。  相似文献   

12.
去年九月份的国美股权事件,再度引发了人们对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及职业经理人职业道德的思考。该文通过研究国美电器股权事件的始末,主要从股权制衡,股权激励体制,管理者职业道德水平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途径,来改变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一股独大”及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治理效率和经营业绩。  相似文献   

13.
清川 《商界》2008,(7):20-20
这两年,国美的收购战略气吞万里如虎,在一个个区域市场抢占战略制高点。但眼下,国美在“美苏争霸”的拉力赛中,开始显示出消化不良的症状。  相似文献   

14.
<正>创始人黄光裕回归18个月后,国美非但没能恢复企业原有的市场地位,反而面临“一地鸡毛”:裁员、欠薪消息尚未平复,日前又被传出正在申请破产。虽然申请破产的传闻已被国美否认,但其面临的种种危机并未解除。最近一段时期,国美正通过种种努力寻求外援和自救,但能否奏效还很难说。  相似文献   

15.
曹一方 《商界》2009,(10):42-42
济南市泉城路180号、齐鲁国际大厦.停业两个月后的8月末.国美门店重装上阵。这是一次绝不寻常的门店开张,它注定将在国美的发展史上.留下精彩的转承之笔。  相似文献   

16.
国美变法     
萧牧 《商业时代》2003,(241):30-31
国美过去经常讲的一句话是“价格是硬道理。”但是,现在国美人又加了一句“服务是大道理”,而诚信又是服务这个大道理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在最开始得知黄光裕被拘后,我的第一反应是两个判断:一是黄这次十有八九是栽了;二是黄倒了,国美并没有完,但是否“改姓”——不再姓黄或脱离黄系控制就不得而知了。  相似文献   

18.
董月玲 《市场周刊》2005,(23):15-15
6月13日上午,天津海尔工贸总经理许韩飞率领旗下所有品项的业务负责人来到了天津国美,他们商讨的只有一个议题——紧密合作。据悉,国美电器总部和海尔集团签订了一个月销售额6亿元的大订单,天津国美分得4000万元,创下了家电业界月单笔订单之最,一个“排他”联盟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9.
《连锁与特许》2008,(9):54-54
三联商社2276.56万股股权7月29日第五次走上拍卖台,该宗股权最终以每股5.94元成交,买受人为北京战圣投资有限公司。考虑到北京战圣是国美此前收购北京大中电器时的“前台密友”,业内普遍认为,如果北京战圣如期缴纳该宗股权款项并实施股权过户,国美则成为三联商社无可争议的控制者。  相似文献   

20.
从黄光裕的国美到国美的黄光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2010年9月28日国美股东特别大会投票结果,可以说让人们大跌眼镜。陈晓成功留任国美董事局主席。长达两个月之久的国美控制权之争暂时落下帷幕。大股东黄光裕方面5项决议案有4项没有通过,只有撤销一般授权获得通过。而在此之前的调查显示,有超过80%民众支持黄光裕,各种媒体上也充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