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选取"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2010~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法,比较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升级会抑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链低端环节进行投资存在被"替代"风险;东道国产业结构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诱发作用仅在已承接较多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存在,且第二产业的诱发力最强,中国企业进入第二产业具有较强的相对优势和较小的投资风险;"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诱发作用比"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更为显著,但"海上丝绸之路"的区位要素更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投资便利化指标体系,测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便利化程度及特征,进而采用扩展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东道国投资便利化程度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东道国GDP以及投资便利化总指标在吸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进一步考察分区域和分指标效应,发现不同区域投资便利化的效应不同,其中技术的促进作用在所有区域都很显著。中东欧国家除了技术因素效应明显外,其微观营商环境的便利性也对吸引我国OFDI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东南亚国家除了技术效应外,双边产业园区的建立也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3.
4.
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影响世界、对世界做出贡献的重要手段,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领域.基于“一带一路”建设背景,采用2003年~ 2012年64个沿线国家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中国向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与沿线国家人均实际GDP的关系.首先以主成分法构建基础设施评价指数来衡量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发现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正不断完善,区域差异在缩小;再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向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增长1%,即能显著促进沿线国家人均实际GDP增长0.01%,中国投资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2%;最后通过检验中介效应模型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效应约有30%是通过完善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与沿线国家投资与合作发展的不断深入,考虑影响直接投资的因素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一带一路”倡议,阐述了中国 对沿线国家OFDI的现状及环境分析,提出了未来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7.
在开放一体的市场经济体系中,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必然会对他国的OFDI产生影响。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在沿线国家和地区OFDI对其他国家OFDI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现有文献对此研究不多,且主要是分析作用效果及其异质性,影响机制和路径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讨。本文认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OFDI有效促进了东道国的经济增长,东道国经济增长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市场扩张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产业集聚效应等会提高其对外资的需求和吸引力,进而引致其他国家OFDI增长。在此过程中,促进东道国的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结构升级以及金融发展是中国OFDI引致其他国家OFDI的重要路径。同时,由于东道国异质性影响到投资国企业OFDI的区位选择,中国OFDI对其他国家OFDI的引致效应在不同的东道国具有差异化表现。采用2008—2020年中国、6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36个OECD国家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分析发现:(1)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不但不会挤出OECD国家的OFDI,还会引致OECD国家的OFDI;(2)中国的OFDI可以通过促进东道国的基础设施完善和产业结构升级引致OECD国家的OFDI,但在样本期间未能通过促进样本东道国的金融发展引致OECD国家的OFDI;(3)中国和样本OECD国家的企业具有较强的资源寻求和市场寻求动机,都倾向于选择在自然资源丰富、收入水平高的国家进行OFDI,因而中国OFDI对OECD国家OFDI的引致效应在自然资源较丰富、收入水平较高的样本东道国中更为显著;(4)中国企业倾向于投资政府效率较低的国家,而OECD国家企业倾向于投资政府效率较高的国家,因而东道国政府效率的不同未导致中国OFDI对OECD国家OFDI引致效应的显著差异。本文探讨了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引致OECD国家OFDI的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和金融发展路径,并基于企业OFDI的动机分析了东道国异质性,丰富和拓展了中国OFDI与他国OFDI之间关系的研究。本文研究表明,中国OFDI不仅有利于自身的结构调整和产能释放,也会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并引致其他国家的OFDI,进而实现多方共赢。因此,中国应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加大直接投资力度,尤其应扩大金融类直接投资规模,积极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相对滞后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而吸引更多国家参与到共建“一带一路”中来。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研究地缘政治风险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的影响。本文以2003—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数据为样本,对中国的投资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首先,通过引入空间权重矩阵,本文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投资的空间相关性显著。其次,本文将地缘政治风险分为暴力型与平和型,实证结果发现暴力型地缘政治风险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显著负相关,而平和型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本文进一步发现具体地区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敏感程度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自该倡议提出以来,南启“一带”、北承“一路”的广西便积极地融入到这一倡议之中。近年来,广西“走出去”的步伐整体上呈上涨趋势,未来就如何更好地利用广西固有的地理优势和人文优势的问题上,应本着针对化和差异化的原则,借势“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的新契机,创新对外投资方式,通过加强对沿线国家战略合作、提高自身能力、汲取发达国家经验,来实现广西对世界范围内的直接投资的优化布局。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服务业的高速发展,服务业逐渐超过制造业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标领域,对各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中国和欧盟作为当今世界的重要经济体,双面的经济贸易发展与世界经济高度关联,密不可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顺应了现有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有利于中欧双边贸易的发展,为进一步推动双边合作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因此我国服务业对欧盟的对外投资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分析我国服务业对欧盟投资环境及现状,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倡议目标深远广阔,投入巨大,要实时关注其实施的效果,进而展开理论分析,及时调整战略的实施。对古代丝绸之路历史回顾发现,丝绸之路虽因政治外交原因而开,但因商业利益而兴盛。丝绸之路上与经济利益无关的政治外交活动终难长久。2007—2015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份额呈上升趋势,但过去的3年份额稳定维持,"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的促进作用尚需解释和观察。基于对沿线62国2015年横截面数据的分析,沿线国家的经济体量是决定与中国进出口总额的首要因素。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点在于提高"政策沟通度",大力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然而就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来说,这些政策的作用尚不显著。因此,就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来说,政府与市场要恰当分工。  相似文献   

12.
按东道国研发资本密集程度划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不同作用和机理,并利用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都能够产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通过人力资本消化吸收;虽然国内研发资本存量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不显著,但国内研发资本存量对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渠道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具有显著的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选取2010—2017年的相关数据,构建适用于综合评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沿线48个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各4年的平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显著提高了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市场与政府、边境管理以及商业环境3项得分均值高于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金融投资环境略低于总体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而物流与基础设施远低于贸易投资便利化平均水平。因此,应重点从基础设施和金融投资环境等方面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持续增长,然而受新冠疫情影响,国际经济呈现低迷增长之势,给各国经济稳定性带来了不利影响,使部分国家主权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增加。基于此,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债偿还能力与潜在的主权债务违约风险两方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权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加以分析,发现沿线部分国家存在社会整体对外举债规模过大、经济对外债依赖程度过高等问题,并提出我国需要构建沿线国家主权债务违约风险评级预警系统,积极利用国际多边金融机构的作用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虽数量众多,但基于缔约方不同,各自由贸易协定的制度深度不尽相同,其中原产地规则,在判定标准、制度性规则和原产地证明文件等方面具有不同特征.基于FTA原产地规则的贸易偏转和产业保护视角,分别从关税减让和产业竞争力方面确定FTA原产地规则限制指数的影响因素,并运用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整体而言FTA关税减让幅度、MFN关税差异以及产品相对优势、出口渗透能力、产品差异等因素对一带一路沿线FTA原产地规则建构具有显著影响,但仍因开放度和产业竞争力不同而存在显著的国别异质性.因此,为更好发挥一带一路沿线FTA的积极作用,沿线各方应更高效、理性地审视FTA原产地规则的最优边界.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战略正在打造全球交流动脉,催生世界新变局,将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基于战略性视角,作者从中国和平崛起、沿线国家共同利益和美国遏制战略分析了"一带一路"的驱动力,战略的根基在于基础设施互通、货币体系统一和文化认同,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重心在于重构全球治理体系、建设跨国经济走廊、营造多边合作格局。文章为深入了解"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一个综合视角,也有助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视域下的金融合作、产业合作、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及区域共赢等对会计提出了全新需求,深化会计变革对“一带一路”具有助力作用.“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会计变革要求创新与改善财务会计计量、管理会计概念体系、环境会计治理功能、会计职责以及会计人才培养与评价体制.“一带一路”战略为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和繁荣创造了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8.
采用空间自相关检验以及时间固定效应模型对"一带一路"战略下广西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地级市城镇化水平高值与低值相邻,呈"负空间自相关",经济发展、产业结构非农化、环境宜居以及农业现代化对新型城镇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现阶段的对外贸易、城乡收入差距、社会保障水平、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呈负向关系.广西及地方各市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契机,制定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避免各市间的恶性竞争,要加强经济建设,积极推动二三产业发展;同时,应积极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健全社会保障、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促进新农村发展,推动新农村就地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19.
从腐败程度、政治风险和法治水平三个维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质量进行了测度,发现总体而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仅是高腐败地带和高政治风险之路,而且是低法治水平区域。然而,面对沿线国家较高的制度风险,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之后正在更加积极的"走出去"。文章从四个方面对这种现象背后的经济逻辑进行了解释,指出中国企业应该更加积极地"走出去",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