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演化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演化经济学将经济发展和产业变迁看成是一个动态的、非均衡的演化过程,但是也强调动态稳定的重要性.本文是在演化博弈的框架下,基于对演化稳定概念的分析,阐述在不同的技术创新战略下,预期利润、企业家精神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We introduce strategic interactions with quantity competition a` la Cournot and endogenous entry in an RBC model with homogenous goods. In the long run, the steady state mark up is decreasing in the capital share, in the discount factor and in the level of technology, while it is increasing in the rate of bankruptcy and in the entry cost. In the short run, a competition effect amplifies the propagation of the shocks and generates procyclical profits and countercyclical mark ups. We extend the model to different forms of competition (as imperfect collusion and Stackelberg competition). The analysis of technology and preference shocks and of the second moments suggests that the model outperforms the RBC in terms of variability of output, labor and, of course, profits and mark ups.  相似文献   

3.
基于制度创新的技术创新、IPR和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技术创新、标准化和IPR间的动态复杂性,三者间相互作用机制一直是学者关注的难点。基于制度创新视角,一方面,从横向维度研究了以技术选择定位的标准化制度对技术创新"双刃剑"的作用,也分析了以专利激励为中心的知识产权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双向作用;另一方面,从制度创新的纵向维度探讨了两种制度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学者基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视角,对产业演化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由此,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演化三者关系出发,对技术创新与产业演化关系、制度创新与产业演化关系、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以及三者的协同演化关系四个方面的现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分析了不同主导模式下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机理,并提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产业演化相关理论研究以及我国企业创新决策、产业发展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文献梳理基础上,对技术创业和技术创新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理论和实践辨析,分析了创业和创新、技术创业和技术创新的联系与区别,并分别A以公司技术创业和B公司技术创新两个案例说明技术创业和技术创新的具体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现有文献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与技术创新关系存在悖论。为打开该作用机制的“黑箱”,基于创新二元性理论,区分企业社会责任对探索式和利用式技术创新的差异性影响,并检验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机制。基于2008—2016年中国研发密集型上市企业实证研究发现:①企业社会责任能够显著正向影响探索式技术创新;②非沉淀性冗余资源正向调节企业社会责任与探索式技术创新间的关系。结论深化了企业社会责任与技术创新间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权变观。  相似文献   

7.
随着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技术创新网络结构不断演化。为防止网络早衰和瓦解等现象出现,需要对网络进行有效治理。基于演化视角分析技术创新网络演化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与演化拐点,提出矛盾驱动下网络结构优化策略,并指出风险点应采取进入主导的进退机制,控制点应采取适度进入的进退机制,再生点应采取进退联动的进退机制。通过仿真发现,引入进退机制可以增加网络合作伙伴数量,扩大网络规模,提升网络稳定性和创新绩效,但网络信息传输率将会下降。  相似文献   

8.
技术选择、技术替代与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创新是目前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要在技术选择和技术替代中,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企业自身资源优势,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战略,推动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都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和绩效的重要手段。以58家创业板上市企业为样本,对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商业模式创新只对企业营业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创新只对企业利润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是互补关系,二者的交互对企业绩效(营业收入增长、利润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些结果表明,对于企业特别是类似于在创业板上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对于企业绩效的贡献是不同的,只有综合推进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并形成互补关系,确保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完全成功,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0.
外国直接投资、技术许可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本文以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以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努力向发达国家通过FDI(国外直接投资 )和LICENSING(技术许可 )的渠道进行技术引进以达到自主技术创新从而推动本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目标为背景 ,建立了一个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的扩展模型。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LDC)而言 ,技术许可比FDI所带来的技术外溢更有效 ,LDC或者依赖FDI,或者依靠技术许可作为其技术引进的主要来源。没有相应管制时倾向于依赖FDI。考虑制定何种政策以达到社会福利的最优化时 ,人力资本的水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Is the decision of firms to pursue social interest and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philanthropic or motivated by strategic reasons? Using a simple Spence–Dixit entry model game with homogeneous good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ossible anticompetitive effect of the adop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in the form of “consumer friendliness” (i.e., firms’ attention to the welfare of consumers). It is shown that, when the market becomes contestable, the incumbent can select to adopt CSR to hamper to a greater extent the potential entrant, regardless of its choice to engage in CSR activities. In other words, CSR can become a strategic barrier to entry.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以2010-2017年中国129家民营科技企业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动态分析和评价政府创新补贴对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与价值实现两个阶段的激励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从短期激励效应看,政府补贴对技术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而从长期激励效应看,政府补贴对创新价值实现的方差贡献更大;第二,企业创新价值链不同阶段的产出对后续政府补贴配置均有积极正向反馈作用,但政府更关注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第三,前期技术创新对后期价值实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价值实现对新一轮创新活动的支持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以2010-2017年中国129家民营科技企业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动态分析和评价政府创新补贴对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与价值实现两个阶段的激励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从短期激励效应看,政府补贴对技术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而从长期激励效应看,政府补贴对创新价值实现的方差贡献更大;第二,企业创新价值链不同阶段的产出对后续政府补贴配置均有积极正向反馈作用,但政府更关注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第三,前期技术创新对后期价值实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价值实现对新一轮创新活动的支持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引,遵循要素-结构-功能的分析范式,从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发展的水平结构和外部性结构两个方面入手,就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对科技创新治理绩效的作用机理进行逻辑推演。结合中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发展现状,对治理绩效低下的形成机理进行系统探讨,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的强度结构是决定科技创新治理绩效的关键,而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整体治理能力水平偏低、内部结构失衡是导致现行科技创新治理绩效低下的根源。与此同时,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外溢效应在不同方向上的非对称性加剧了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的结构性失衡,阻碍了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的整体性提升,抑制了科技创新治理绩效有效增长。因此,应加快转变治理理念,逐步构建以“创新链”为核心的现代科技创新治理模式;增强微观治理能力,构建开放包容的科技创新管理服务体系;提升中观治理能力,实行科技创新管理机构垂直管理;优化治理环境,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环境和科技交易市场环境营造纳入科技创新管理服务体系,逐步构建与现代科技创新治理理念相匹配的科技创新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suggests a modelling of the labelling procedure consistent with empirical observations, that allows the endogenous calculation of labelling criteria. The authority in charge of the labelling program chooses the level of labelling criteria so as to maximise the social surplus, anticipating competition between firms in environmental qualities and prices. While accounting simply for the informational role of labels, this model allows to understand observed behavior such as firms’ ignorance of a label, resistance, support or indifference of firms to the labelling program and the decision of the authority not to set up a label. Grateful thanks are due to Jean-Marc Bonnisseau, Antoine Soubeyran, Joan Canton and an anonymous referee for very helpful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相似文献   

16.
竞争、不确定性与企业间技术创新合作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间结网合作与利己短视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不相一致。对此 ,目前经济理论已有所突破。较早的博弈论无名氏定理指出 ,只要有足够的耐心重复进行博弈就可能达到合作的效果。近来提出的网络形成理论则认为网络的形成及稳定完全依赖于结网的直接间接收益与成本的权衡。但是 ,它们都还不能反映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竞争环境对企业策略行为的影响 ,从而无法解释合作分享为什么会发生在硅谷那样竞争空前激烈、流动异常频繁的地方而在另一些得到政府扶持保护的地方却难现其踪。本文以硅谷为代表的自组织创新网络为研究原型 ,构造了一个基于企业复合实物期权创新合作行为的创新网络模型 ,从中得到了两点新的重要发现 :①与无名氏定理的要求相反 ,体现竞争压力和不确定性的急切感是企业间结网合作的必要条件 ;②能够实现最大增值的创新网络是不断更新的概率暂存网络。  相似文献   

17.
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互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巧珍 《经济管理》2006,(14):37-42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应对激烈竞争的重要战略。本文分析了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网络经济对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产生的重大影响,认为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只有实现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的互动,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更好地利用信患技术实现企业最大化的价值,创造更多的财富。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组织学习为纽带的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互动模型。最后,指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非常重视对现代科技的统计与分析,其评价结果对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科技部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为国家经济与科技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为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很有必要对现行指标体系进行完善和修订,增强其宏观决策参考的科学性。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构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合评价结果和研究现状,深入剖析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存在的问题,在理论研究、指标设计、评价方法、数据库建设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评价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我国区域制造业集聚的时空异质性分析,考虑不同技术进步路径,实证考察了制造业集聚、制造业集聚与技术进步的关联效应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东部地区绝大多数省份呈现高度制造业集聚(MI≥0.05)状态,中西部地区大多数省份则呈现中度制造业集聚(0.02≤MI<0.05)状态,且随着时间延伸,中西部地区制造业逐渐往东部地区集聚;对于技术进步路径变量,自主研发创新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创新绩效,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对绿色创新绩效呈现微弱或不显著负向影响;制造业集聚与绿色创新绩效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制造业集聚与自主研发创新的协同效应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创新绩效,而制造业集聚与技术引进及国内技术购买的正向协同效应却受到抑制,甚至负向影响绿色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20.
Innovative profits (of the kind conceptualized by Schumpeter) are today being increasingly created through international corporate networks for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Such profits through innovation are encouraged by newer more flexible organizational forms, and further encouraged (unlike in the conventional perspective on profits and on the incentive to innovate) by knowledge flows between firms. Our empirical evidence, based on US patent data, shows that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are currently more likely to develop abroad technologies which are less science-based, and less dependent upon tacit knowledge. However, within the science-based industries firms may generate abroad some technologies which are heavily dependent on tacit knowledge, but normally in fields that lie outside their own core technological competencies. We find some evidence of a convergence in corporate technological diversification across large firms, facilitated by the now common spread in the us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as an integrator of formerly separate technological systems. This has led smaller firms to diversify, but giant firms to consolidate activity around those technologies that have become most interrel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