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慧  秦富 《经济纵横》2019,(12):99-106
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为我国推进粮食生产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创造了条件。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大豆和优质粳稻产区,也是我国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先行地区。2016—2018年,东北地区粮食总产量高位增长,伴随着区域布局优化,玉米、大豆质量逐步改善,稻谷质量显著提高。优质优价市场信号的释放、补贴政策的导向性和连续性是影响农户提高粮食质量的主要因素。要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增强补贴政策的导向性和连续性、提升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以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继续推进粮食生产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相似文献   

2.
1.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产粮大县。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的粮食安全保障战略的实施,稳步提升了我国粮食优势产区的生产集中度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07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集中度已分别达到98%、80%、70%和59%。但是,在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的实践中,粮食主产区的范围比较宽泛,无法完全按照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一体化生产的要求将粮食生产的财政扶持资金集中到具有资源优势、比较优势的地区。  相似文献   

3.
中国主要粮食品种生产的区域优势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区位熵指数和相对增长速度指标对我国各省区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生产的比较优势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存在较大差异,并且优势产区正在逐步北移。在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生产的空间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加快培育玉米和大豆优势产区将成为未来我国粮食安全的重点;水资源将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的硬约束;加快粮食流通体系建设是确保我国粮食供需平衡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粮食生产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96—2015年江苏省粮食产量为指标,采用Theil指数、空间分析相关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江苏省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江苏省粮食生产的区域差异总体呈扩大态势,分解后的组内差异对粮食生产总差异的贡献度高于组间差异,但组间差异对粮食生产总差异的贡献度在逐渐增大。(2)粮食生产全局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局部经历了由随机分布到集聚分布的过程,空间格局呈现较为明显的层次结构特征。(3)粮食生产重心在119.3827°E~119.5709°E,32.9790°N~33.2299°N之间变动,总体上向西北方向移动,粮食生产大体呈"西北—东南"的空间分布格局。(4)粮食生产驱动因素的非均衡联动局域性特征显著,化肥使用量、乡村从业人员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对粮食生产具有正向作用,人口数量和人均GDP回归系数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苏北地区,乡村从业人员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回归系数高值区经历了由北向南的转移过程;化肥使用量回归系数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向北部逐渐递减。  相似文献   

5.
文章综合考虑区域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的内涵及实际情况,构建了内蒙古地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水平评价框架,运用多源数据融合原理与空间分析技术,揭示了快速城镇化、工业化背景下内蒙古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空间分布特征;同时,根据区域生态系统脆弱性和区域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水平空间耦合特征,探究区域发展权衡的相关问题。研究表明:(1)内蒙古地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主要集中在蒙中地区,并呈现出由蒙中地区逐渐向两边和北部偏远地区依次递减的趋势;主要交通线路沿线、城镇密集区、河谷和交通交汇区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支撑能力。(2)内蒙古地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的等级—规模结构呈现相对均衡分布的特征,垄断性较弱。(3)内蒙古各地区各类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水平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相对高值区在地理空间上趋于集聚分布。(4)结合区域生态基底状态,各生态风险和支撑能力空间耦合类型分布从西到东呈现高风险—低支撑→高风险—高支撑→低风险—高支撑→低风险—低支撑过渡分布格局。为实现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内蒙古地区应扬长避短,合理化发展路径,缩小不同组合类型区之间的差距;合理引导居民和城市布局,优化空间结构,因地制宜且科学合理地提出区域建设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6.
<规划>指出,"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重点建设松嫩、松辽平原专用玉米生产优势区、高产高油高蛋白大豆优势区和三江平原水稻优势区." 吉林省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摆在"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几年来粮食产量屡创新高.  相似文献   

7.
《经济地理》2021,41(3):39-48,57
东北地区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探究其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类型与地域格局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7年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区位熵、面板回归模型、改进的象限图法等,探究东北地区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对其进行类型划分以及地域格局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和经济发展的落后现象共存,粮食生产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2)依据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东北地区可划分为7种类型,其中以粮食生产较强制约和粮食生产较强免疫2种类型为主,反映出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的非一致性显著;(3)空间分布上呈现显著省际差异,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受到粮食生产的制约程度最高,其次为吉林省、辽宁省,尤为显著的是粮食生产制约型逐渐过渡为以黑龙江为主的团状布局,北移态势明显;(4)影响因素方面,在宏观层面上受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共同作用,在微观层面上,粮食生产通过弱化物质资本投入、产业结构和社会消费,从而间接抑制经济社会发展。应当加大对东北粮食主产区的政策倾斜,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增强省域间粮食政策联动性,充分发挥市场对粮食的产销配置;东北地区应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夯实农业的基础地位;围绕粮食生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动粮食产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8.
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特征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粮食主产区的地位明显上升,主销区的地位显著下降;粮食生产重心持续北移;主要粮食品种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本文认为,水土资源的矛盾分布、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重心的区域矛盾以及粮食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和潜在生产能力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区域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产粮大县、进一步加大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改善平衡区生产条件和加快粮食流通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2012年分省的农作物成本和产量数据,测算了小麦、玉米、早籼稻、中籼稻和晚籼稻、粳稻生产技术效率并进行了区域比较。结果表明,我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平均为0.71,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和提升潜力。分品种看,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最高,其次为中籼稻、小麦、粳稻、晚籼稻,早籼稻最低,且区域内部粮食作物品种间的生产技术效率差别明显;分区域看,中部地区的平均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最高,西部地区的次之,东部地区最低,粮食生产投入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最后,提出了制定耕地保护制度、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推进粮食机械化以及调整粮食生产结构和布局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济纵横》2021,(2):82-89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源供应地,其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影响着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走势和国家粮食安全。"十三五"时期,东北地区粮食生产高位增长,粮食作物和非粮食作物之间的种植结构基本保持稳定,不同粮食作物之间的种植结构及主要粮食作物细分品种结构趋于优化;非优势产区玉米布局趋于合理,优势产区玉米播种面积总体保持稳定。"十四五"时期,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仍然是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东北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仍然面临生产基础不牢固、品种结构不平衡、区域布局不合理的问题,还要继续通过加强黑土地保护、优化品种结构、巩固非优势产区结构调整成果、提升优势产区产能来推进东北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