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鹏程  曹卫东  张宇  袁婷  章屹祯 《经济地理》2019,39(11):41-48,133
基于腾讯人口迁徙大数据,通过引入网络聚集度、节点中心性指数以及两种网络关联测度方法,对长三角地区人口流动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后划分出中心城市网络腹地范围,并揭示出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表明:网络方面,长三角人口流动具有显著层级特征,形成"一主四副"多核心结构,网络联系整体呈"Z"型空间分布,具有地理集中性与强烈空间差异,且城市省际联系较弱;腹地方面,各中心城市网络腹地空间结构与人口流动网络特征相对应,具有重叠性、邻近性特征,并存在区域差异。可为合理制定城市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提供科学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迁移率达9.74%,人口流动率达12.33%。人口的迁移流动,以经济因素为主,以女性为多,且迁移流动者的文化程度普遍高于其他人口。由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迁移。按城市化发展规律,城镇化发展需要的新增人口数量,低于农村人口外出迁移数,农村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带来很大压力。为了实现人口顺利迁移流动,需要相应的配套策略。  相似文献   

3.
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人口流动性变大,基于对优越生活向往的本性,人口逐渐向大城市流动,同时也由短期流动向长时间的迁移转变。生产力的转移导致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出现很大的分层,城市人口越来越多,经济发展速度飞速提升,从而使得更多的人才涌向城市,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同时发展缓慢的城市难以留住人才,发展更加艰难。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对人力资本发展的研究十分必要,文章拟通过分析户籍制度改革后人口迁移的变化来分析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东北地区城市规模分布演变及其空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990—2008年的城市人口数据,首先对东北地区城市规模级别结构演变概况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引入城市首位指数、位序—规模法则、城市基尼系数对地区城市规模分布演变展开计量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区域城市规模成长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呈阶段性、层级递进式演变;由于缺乏龙头带动城市,各城市首位指数较低且不断下降;1996—2008年,城市体系符合位序—规模法则,城市规模分布总体趋于合理;1990—2005年,经济基尼系数与人口基尼系数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地区大城市、特大城市仍有较大的人口发展空间;区域城市规模成长表现出空间极化、轴线指向、群带集聚、区域差异等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乡人口迁移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城乡人口迁移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对中国人口迁移的特征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本文以推拉模型为理论依据,利用1992-2005年省级人口城乡迁移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中国人口城乡迁移的计量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农村人口城乡迁移存在倒U型关系.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城镇就业岗位的增加,农村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乡镇企业就业岗位的相对减少都明显促进了城乡人口的迁移,而实际迁移距离和"无形"迁移距离制约着城乡人口的迁移.本文认为,完善当前的农地制度以增加农民进城的启动资金,为迁移人口提供稳定和适宜的居住条件,是政府促进人口城乡迁移健康、有序推进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经济的发展与人口再分布是相互关联的: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成为影响人口迁移最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人口迁移流动引起的人口再分布影响着迁入区和迁出区的经济发展.为此本文主要对人口迁移流动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内人口迁移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迁移选择指数概念,利用安徽省人口、社会和经济发展数据,计算了2007-2010年安徽省各地级市的人口综合迁入指数、人口综合迁出指数、人口净迁移指数和各地级市间的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并建立了关于人口净迁移指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着重从迁出地、迁入地和迁移流的视角,揭示了安徽省省内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表明:“环省会迁出圈”、“皖南迁出区”是主要的迁出地;“省会迁入区”、“马芜铜迁入区”和“两淮迁入区”是主要的迁入地.省会合肥和“马芜铜”沿江城市带是人口迁移强度最大的区域:在空间上,它们呈现出“点—轴”形态;省会合肥的辐射范围覆盖全省,而“马芜铜”沿江城市带是安徽南部地区最主要的人口迁入地;各主要迁入地之间的人口对流较弱.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城镇从业人员比重,以及城市公园数量是安徽省省内人口迁移的重要“推—拉”因子.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城市群住宅价格的空间传导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群典型地区长江三角洲为例,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研究多层级城市的区域住宅价格空间传导路径和传导特征,为研究和制定区域差异化房地产调控政策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住宅价格存在以中心城市为主导源的传导路径;(2)传导路径从沿海向内陆延伸,存在由中心城市向周边扩散趋势及层级传导特征;(3)当滞后期为2个月时,5个大中城市住宅价格间存在传导路径,并随时间推进,其作用强度减弱并存在由促进向抑制的变化趋势;(4)长三角住宅价格空间传导路径形成的机理是资本流动、人口流动、价格反馈效应和城市增长极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9.
通过梳理珠三角外来迁移人口的特征,发现长期以来,珠三角都是我国承接迁移人口最多的区域,并且增长速度快,就业结构高级化,空间分布比较集中.通过Granger检验发现,外来迁移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先进性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外来迁移人口数量与珠三角多数城市经济结构之间存在很高的耦合协调关系,与少数城市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较高的耦合协调关系,与多数城市的社会结构之间耦合协调关系较弱.  相似文献   

10.
利用城市首位律理论和位序—规模法则,对哈大长区域城市体系进行实证研究,考察哈大长区域城市体系的分布特征,人口的集中程度及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果显示,哈尔滨作为哈大长区域城市体系的首位城市,其首位优势并不明显,城市体系向分散化和扁平化发展。应促进哈尔滨—长春城市带的一体化整合,培育核心城市,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