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住房公积金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考察了住房公积金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发现住房公积金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家庭住房公积金的参与程度越深,对其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促进作用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住房公积金能显著增加有房家庭配置风险金融资产的概率和比重,但对无房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持有决策并无显著的促进效应;同时,住房公积金会通过影响家庭收入和风险偏好水平,进而促进其风险金融市场参与。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应逐步扩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范围,实行差异化的住房公积金提取政策,更好地发挥住房公积金对家庭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拓宽无房家庭的财产性收入渠道。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研究了住房公积金、金融知识与新市民住房租购决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调研期的静态结果来看,拥有住房公积金的新市民更倾向于选择租赁住房,同时金融知识对新市民的租购选择影响不显著;从5年动态预期来看,住房公积金和金融知识显著提升了新市民的购房意愿;对于当前无房新市民家庭而言,住房公积金和金融知识均显著提升了其购房意愿,但对有房新市民家庭而言,住房公积金并没有提升其进行多套房投资的意愿,而金融知识却显著提升了有房新市民家庭的住房投资动机。基于此,应该加快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提高新市民群体的购房能力,并在遏制住房投机的前提下,适当提升新市民群体的金融知识水平,多措并举提升新市民群体的住房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7,(1)
基于325份样本数据,从个体及家庭决策的角度,分析农业转移人口改籍意愿及市民化障碍。结果显示:当前农业转移人口的改籍意愿不强,近半数被调查者明确表示不愿意将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经济状况、子女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是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主要因素,其中男性、低年龄者、中等学历、中等收入、无专业技能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更为强烈;农民工和城中村居民在市民化条件、现实困难和利益诉求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相关政策制定应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住房公积金在推动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改善城镇居民住房水平和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繁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进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开展卓有成效。但是由于政策的缺乏,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企业当前住房公积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地流转、住房选择与农民工市民化意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辉  刘南南  李小琴 《经济地理》2019,39(11):165-174
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296个城市的城市特征数据,通过Biprobit模型和IV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农地流转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同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农地流转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总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了分解。结果显示:①农地流转能显著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意愿;②对于全样本农民工,农地流转推动了农民工住房由非正规住房向市场整租房、自有住房过渡,进而提高了其市民化意愿,加速其市民化进程;对于农地流转农民工,农地流转租金的提高能推动农民工住房由非正规住房向自有住房过渡,提升其市民化能力,进而增强其市民化意愿;③从边际效应看,提高农地流转租金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边际效应远小于农地流转的边际效应,表明现阶段农地流转市场化程度整体偏低,相较于提升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来推动其市民化进程,农地流转更多起到为农民工与农村、农业解绑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住房是人类维持生存的基础资源,对其公平配置是现代社会公平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在构建住房承受能力测度方法-修正的住房承受能力指数的基础上,以武汉市调查样本数据为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住房配置公平性的影响因素,发现住房承受能力水平仍然是影响住房配置公平性的重要标志,住房承受能力越高,对住房制度改革满意程度越高,认为公平的家庭也越多;教育程度在大学及以上,主要家庭成员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或集体等单位工作,对住房制度改革的满意程度较高;现有住房面积大、个人规模适中的家庭对住房制度改革也有较高的满意度。同时还发现在收入较高的家庭中,户主性别对住房配置公平性的影响不显著,户主年龄对住房配置公平性的影响也不显著。提出从积极增进社会资本、改善住房供给结构、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等方面促进住房配置公平。  相似文献   

7.
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一项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能够缓解家庭购房金融约束、稳定住房金融市场,成为实现“房住不炒”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以2015年实施的住房公积金信贷宽松政策作为外生冲击,从财富效应的角度研究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不同家庭购房行为的影响。利用双重差分的实证研究方法,本文发现目前住房公积金主要促进了缴存家庭的多套房需求,加大了缴存家庭与非缴存家庭的住房财富差距。住房信贷政策的针对性与多样性急需提升。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当前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出现的原因、特点和类型等进行了客观的探讨,并从巴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内部制度,管理方式,组织结构为前提,分析巴州住房公积金贷款中存在的风险,原因是巴州住房公积金管理资金沉淀量大、资金使用率低,又对当今住房政策、市场、个人需求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探讨了防范、降低风险以及风险出现后的处理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凭借政府政令设立的、不以盈利为目标,而为政府政策目标服务的专项储蓄基金。在过去10年中,它提高了国民的储蓄率,满足了一部分居民的住房融资需求。我国自1991年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不断地加大住房公积金归集和个人委托贷款发放力度,对加快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体系,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中,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拉大了我国整体的贫富差距水平,使得我国城镇居民在住房方面的难度与日俱增,对住房公平性和效率性的呼声也逐渐高涨.而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各项城镇居民住房保障体系中的关键内容,充分利用我国法律、经济和政治手段实施相关政策.因此,本文从主要对我国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概述、现状以及其在公平与效率视觉下的完善对策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不同类型家庭住房支付能力和非住房消费水平产生了深刻变革。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3年、2015年和2017年的数据,评估公积金制度对不同类型缴存家庭非住房消费的影响,检验该制度是否提高了缴存家庭的福利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缴存公积金能够提升家庭非住房消费,但对于不同工作单位组成的家庭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工作的家庭非住房消费水平显著高于在其他类型单位工作的家庭。此外,公积金缴存额增加对于低消费家庭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于高消费家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其他类型单位工作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低提取率和低提取额导致其因缴存公积金感受到了明显的相对剥夺感。本文的发现对公积金制度的公平性提出了质疑。为消除公积金带来的不平等,作者认为有必要扩大公积金覆盖范围,制定向低收入群体倾斜的公积金制度,并进一步拓宽公积金使用渠道,盘活公积金资产,提升低提取率和低提取额群体的收益,以增进民生福祉。  相似文献   

12.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以下统称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国家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住房基金进行强制储蓄,并由政府集中支配定向用于住宅建设和住宅融资的管理制度,它具有社会性、互助性、保障『生、政策陛的特点,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加快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公积金制度对上海住房市场发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上海住房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笔者通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与卡尔曼滤波解法的实证分析认为,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上海市住房市场的量价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有力提高了居民住房消费能力的同时,也是助推房价泡沫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助推力主要源于政府拆迁。因此目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应该进行微调,以充分发挥公积金制度的积极作用和抑制其不利影响,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根本作用体现在公积金贷款上,住房公积金贷款有着很多优点,但是该制度在的运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潜在危险。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法律和政策的变化,公积金贷款的风险越来越复杂化,更需要注意规避风险。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分析、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和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防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浅析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缺陷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树琴 《当代经济》2009,(14):40-41
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是一项住房保障制度,是城镇职工的自我保障机制,提高了城镇职工购建住房的能力.对于改善收入较低职工的家庭居住条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探析,并提出一系列对策和建议,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上海为例,对目前已迁聚城市并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城市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主要受个人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及区域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尤以婚姻状况、在城市的居留时间及找工作的困难等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研究结论可为推进城市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及城市化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人口的持久性迁移意愿直接影响人口流向以及城镇规模的变化,要改变中国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关键是引导人口的迁移方向。本文重点研究住房价格对人口持久性迁移意愿的影响,将住房价格对人口迁移意愿的影响细化为购房与租房两方面,采用房价收入比和房租收入比等作为变量进行经验研究,结果发现:房价收入比和房租收入比对人口持久性迁移意愿的影响均显著;相对于收入水平而言,住房的销售价格已经进入抑制人口持久性迁移意愿的阶段,而住房的租赁价格尚未进入抑制人口持久性迁移意愿的阶段。因而,可以利用住房市场价格对人口持久性迁移意愿的影响来引导人口流向,因城施策合理选择住房保障的范围和方式,使住房政策成为引导人口迁移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紧建设对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笔者联系工作实际,分析了收入分配、制度建设、政策脱节和个别公积金管理中心管理不善等问题造成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不公平表象,提出了缩小收入差距等消除住房公积金公平性缺失现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是指以住房公积金为资金来源,向缴存住房公积金职工发放的用于购买、建造、大修自住住房的政策性贷款。是一项不以赢利为目的,实行低存低贷原则的政策性基金。到现在为止,这一制度已在全国实行运转了10个年头,经过这10年的实践来看,住房公积金制度已在广大职工中深深扎下根,并受到了广大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职工的欢迎和支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发展中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定位出发,围绕扩大制度覆盖面,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城镇化这一目标,针对扩大住房公积金资金使用范围、完善住房公积金利率制度和改革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