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仇媛 《黑河学刊》2011,(9):33-35
宋学是宋代文化的代表,有着丰富的主题内涵,宋学精神也独树一帜,在传统文化中有着自己鲜明特色。而苏轼的和陶诗的繁荣在宋学繁荣期之后接踵而至的现象决非偶然。苏轼的和陶诗正是在宋学风靡一时的背景下产生的,是宋学进入繁荣期后酝酿的结果。因此在和陶诗中必然会表现出具有宋学特征的因子。  相似文献   

2.
林明誉 《魅力中国》2010,(26):316-316,313
宋朝的文化空前繁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宋代文化的繁荣,必先归功于北宋中期儒学的复兴。所以有必要对这一发端于中唐时期,而在庆历前后达到顶峰的儒学复兴的原因进行分析。本文着重从儒学自身的特点、现实环境、士风转变、科举变革和兴学运动以及佛学对儒学的影响几个方面对儒学之所以在北宋得以复兴的原因进行了浅析梳理。  相似文献   

3.
中国儒教传入日本一千多年以来,对其政治、法律、文学、哲学、宗教、艺术以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加速了日本的文明进程,并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日本儒学.江户时代是日本儒学发展的高峰期,该文重点阐述江户幕府时期日本儒教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宋代浙东实学经济思想研究——以叶适为中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首次提出实学伴随新儒学 (即宋学 )而生 ,不仅有“经世致用”之实学 ,而且有“躬行践履”之实学。经济思想是实学的重要内容与学理体现 ,宋代浙东学派讲求实利功效 ,开明清事功实学之先河。文章考辨宋代浙东实学赖以产生的地域经济文化背景与学术思想传承 ,通过个案考察具有代表意义的叶适的经济思想诸要论 ,阐释浙东实学经济思想的反传统倾向与务实重用特征 ,及其在社会形态演进中的历史作用 ,试图对实学的深入研究进行新的尝试。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 ,提出诸多不同于以往学术界成论的认识 ,希望对经济思想史、中国学术史、思想史、经济史、宋史、东南区域史等领域的研究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深远,源远流长。文化是什么?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文化是不需要提醒的自觉,文化是关爱他人的善良,文化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国学乃国家之学,中华之学。诸如:先秦的诸子百家之学、两汉的经学、魏晋的玄学、隋唐的儒学、宋代的理学、民族的心学、清代的朴学。最喜欢一句话: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  相似文献   

6.
宋代浙东实学经济思想研究—以叶迁为中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次提出实学伴随新儒学(即宋学)而生,不仅有“经世致用”之实学,而且有“躬行践履”之实学。经济思想是实学的重要内容与学理体制,宋代浙东学派讲求实例功效,开明清事功实学之先河。文章考辨宋代浙东实学赖以产生的地域经济文化背景与学术思想传承,通过个案考察具有代表意义的叶适的经济思想诸要论,阐释东实学经济思想的反传统倾向与务实重用特征,及其在社会形态演讲中的历史作用,试图对实学的深入研究进行新的尝试。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提出诸多不同于以往学术界成论的认识,希望对经济思想史、中国学术史、思想史、经济史、宋史、东南区域史等领域的研究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7.
佛教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中国化过程,而这个中国化的过程又是佛教一步步被社会化的过程。在宋代,士大夫们参禅学佛,非常兴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士大夫禅学。从士大夫禅学的发展及特征可以看出,宋代佛教在唐代佛教发展的基础上,朝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向社会各阶层传播,引导人们实现心灵超越与社会参与的统一,从而陶冶了个体和群体的审美观念,丰富了儒道的理性思维;同时,也在与儒道的融摄互补中,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贾平凹以禅学角度观照社会、人生,平淡自如、真诚从容的字里行间,有一种心境空明的感悟.其散文呈现出浓郁的禅宗韵味,蕴含着深邃悠远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9.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儒家思想流传至今,是中国的主流意识,即使是在当代多元文化的中国,也是无处不在地深深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儒学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仅从儒学的哲学文化、伦理文化和宗教文化三个方面,浅析儒学对韩国文化的影响.旨在通过分析儒学对韩国的影响,促进中韩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东剧变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中国大陆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民族主义思潮.与此同时,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国粹为号召的传统文化复兴运动特别是"儒学复兴"运动达到了"五四"以来的最高潮.文章从3个角度界定了"儒学复兴"的内容和本质,并通过历史的、逻辑的角度,对两者内在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与民族主义并没有天然联系.当代所谓的"儒学复兴",不过是民族主义者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争夺国家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1.
宋代之前的通俗叙事文学由于尚处于萌芽时期,所以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比较小,其直接传播效果还不是非常明显;但通俗叙事文学以先天的、与民众共生共存的特性,使得我们间接地感知到了它强大的传播效果.宋代之前的通俗叙事文学反映了社会现象,促进了平民思想、宗教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对通俗小说在宋代的发展影响颇大.  相似文献   

12.
陈伟 《魅力中国》2014,(14):121-122
四川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有着不同于中原汉人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性格。宋朝在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土官统治,“因俗而治”等一系列政策,任用少数民族首领统领其民.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法制“从俗”,纠纷“和断”,“叛乱”招抚,使民族矛盾得以缓和、化解。宋朝在四川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羁縻统治。适应了各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状况。使各民族既能够独立的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与文化,又能方便地相互交流与学习,并逐渐走向团结与统一。  相似文献   

13.
雍家胜 《南方经济》2009,(11):65-74
本文借鉴HCIA方法,尝试解释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徽商的兴衰原因。分析具有强烈宗族文化的徽商如何在盐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形成相应的商业文化;并且以宁波商人(浙江商人的代表)为参照,比较说明宗族间“封闭”和“开放”的两种不同文化信仰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强调文化的经济作用,强调在制度演化中文化的内生性,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外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中国曾以陶瓷之国闻名于世。瓷器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特别是钧瓷的出现,它改写了青瓷和白瓷统一天下的历史,使世界陶瓷行业的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钧窑在唐代就有所烧制,在宋徽宗在位的25年间,是钧瓷生产的鼎盛时期。金、元时期的钧瓷制作,从某中意义上讲,还是对宋代钧窑工艺的继承和延续。现代钧瓷主要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钧瓷艺术品。在中国漫长的对外交往中,瓷器充当了中国的名片。瓷器成为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文明的艺术明珠。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uses a unique dataset of long‐run migration in China to provide new measures of cultural distance based on biological evidence. We utilise this information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cultural distance on migration in China from the Song Dynasty until the twentieth century. Our findings show that culture has strong effects on migration between regions when controlling for other socio‐economic and geographical factors. Population flow is greater where there are fewer cultural differences. This finding not only provides quantitative empirical evidence on linking cultural distance and migration but also leads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resulting in migration for much of China's history.  相似文献   

16.
中国儒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其所含的精华部分对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构有突出的作用,本文对中国企业文化建构中与儒学相融与相斥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从中窥探出一些有利于企业文化构建和企业自身发展的优质因子。  相似文献   

17.
中唐以后,中国佛教精神从出世转向入世。无论是新禅宗还是受新禅宗影响的新儒家都不再把"出世法"和"世间法"截然分开,"世间法即佛法,佛法即世间法"的入世精神成为唐宋以后中国宗教伦理的核心。江南地区不仅是明清时期中国佛教最兴盛的地区,也是中国经济的重心,是工商文化发育最成熟、最典型的地区;而江南工商文化精神的形成正是受到佛教入世伦理的深刻影响。江南工商文化精神主要表现为:以赚取利润为目的的工商业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勤俭"、"诚信"、"忍辱"等成为江南商人的宝贵品质。  相似文献   

18.
孔子的德育思想是继承并发展了西周的思想而产生的,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而当代德育思想则是传承了人类历史上一切进步的德育思想而产生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所以我们只能用当代德育理论来指导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众多国家的特色企业文化中,日本企业对员工归属感的培养是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对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日本企业管理体现浓重的经济伦理特点,原因是多方面的。儒家思想与西方功利价值观的东西文化合壁奠定了日本企业管理的经济伦理基础;民族利益价值观为其经济伦理提供了政治保障:较深的本体论认识提供了日本企业经济伦理本质定位;Z理论是注重经济伦理范式的实践执行;历史经验是经济伦理对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价值体现。从经济伦理视角探研日本式企业管理,对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