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苏自贸区连云港片区作为我国双循环发展的战略桥头堡,是联通国内国外两大市场的重要窗口,围绕落实江苏省五坚持五提升的人才工作体系,需要进一步深化产才融合的鲜明特色,坚持以创新链为纽带,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本文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从连云港自贸区产才融合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以人才链拓展创新链、以创新链驱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如何为乡村振兴赋能一直是旅游领域研究的重要前沿问题。基于乡村振兴研究视角,文章分析了乡村旅游在资源、功能、政策方面的独特优势。以乡村振兴总体要求为出发点,梳理了乡村旅游在产业、生态、人文、治理和经济五个方面助推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结合乡村旅游瓶颈问题探讨了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路径。借助全域旅游和市场导向优化产业结构,依托创新驱动和民宿引领升级旅游服务,坚持绿色生态和协调发展提升整体效益,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完善保障持续发展,全面为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和先导作用,乡村振兴也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使命。文章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内在逻辑关系入手,通过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困境进行分析,提出改革专业设置,优化课程内容,与乡村产业发展相契合;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内培外引优秀人才,与乡村产业发展相适应;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与乡村产业发展需求相对接等建议,探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14所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案例分析,认为开放大学赋能乡村振兴的着力点是帮扶济困、发展产业、组织振兴、繁荣文化和富裕农民。其价值体现在推动乡村脱贫攻坚向纵深发展、助力乡村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和促进乡村文明建设焕发新气象。开放大学赋能乡村振兴注重内涵式发展,其对接国家战略提升愿景引领力、依托合作办学提升资源整合力、发挥独特优势提升管理推进力和聚焦学员需求提升教育服务力,是值得学习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5.
6.
谭明交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7):94-98
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13277亿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021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2.64:1,但绝对数量仍存在巨大差距。文章在分析我国乡村发展现状、乡村在城市化发展与工业化发展中的贡献基础上,指出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局限性、城镇回馈农村的局限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局限性,通过借鉴国外农业发达国家乡村振兴经验,提出拓展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三维空间之路、充分发挥并利用农村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提高农村产业附加值并让其内留于农村、发展农工商产业带拓展产业新形态,助推我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8.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质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着眼乡村的现代性塑造,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需要基于城乡共同体理念,着力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全面塑造乡村振兴的现代性,最终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相似文献
9.
文化产业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构建数字经济和文化产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协同效应,且呈现高度协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文化产业数字化驱动乡村振兴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文化产业数字化能够显著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文化资本是间接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机制,但现阶段科技创新对乡村振兴存在遮掩效应,且人力资本不存在中介作用。从全国区域上看,文化产业数字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表现为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分区域来说,文化产业数字化在东部、中部以及东北地区呈现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而在西部地区显示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0.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引导数字经济融入农村农业生产生活已然成为了乡村产业振兴、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石,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转变的基本方向。当前,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专业人才的缺失、数字治理体系的不完善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因此,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发挥政府主导,引领数字经济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要点,也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切入点。本文结合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发展、空间发展、生态环境发展等角度,剖析信阳市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基于此,本文提出应该紧抓城乡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坚持以人为本,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结合城乡特色,制定科学发展规划;重视提升意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信阳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发展的核心力量,然而当前基层党组织在引领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却存在引领力不够、整合力不强、组织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党组织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的发挥,影响乡村振兴发展。无锡市锡山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创新基层党建方式,通过完善内外部要素建强党组织,实施“党建+”,全面融入乡村振兴过程中,探索出融合式党建模式,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经济地理》2021,41(7):222-230
从乡村振兴战略时代背景、乡村发展现实困境与国民旅游需求新变化出发,文章在科学解读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的概念内涵基础上,探究了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的互馈机制,并基于文旅融合视角提炼了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结果表明:文化与旅游发展目标一致,内在逻辑统一。文旅融合通过产业融合、主体融合与功能融合实现资源、经济与社会多维效应。旅游系统与乡村地域系统的耦合联动关系是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互促互馈的逻辑基础。文旅融合通过文化挖掘、旅游利用、城乡流动的方式与资源、产业、功能的路径,在要素增值、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机制下助推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创造新的需求与动力反促文旅融合。文旅融合视角下乡村振兴存在城郊融合振兴、特色开发振兴、休闲农业振兴与乡村工业振兴的典型模式。强化文旅融合的多功能价值,彰显旅游发展的乡村元素,促进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联动发展是文章得出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一个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交织在一起的弱质性产业,加上农民主动规避风险的特性,导致很多农户仍处于一种“靠天吃饭”的被动状态中,难以获得产业链条上的增值效益。农业产业发展的出路在于通过横向拓展农业功能和纵向中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三产融合,吸引城市的要素、人才、资金向农村回流。结合已有的探索经验,分析当下农村三产融合与乡村发展的内在逻辑关联,以及三产融合发展的内生机制。在乡村振兴加大对“三农”扶持力度的背景下,探讨三产融合的常见及面临的困境,研究与此相关对策建议,提出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路径,即推进三产稳步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打造品牌优势,提升农业价值;持续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引力。 相似文献
15.
16.
数字经济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乡村数字经济从农村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农民增收和消费结构优化、城乡协调发展三方面赋能乡村振兴,但仍存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涉农数据开发率和利用率低、数字人才短缺、规模经济较弱等问题。因此,要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资源市场化流通,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强资本吸引力,使乡村数字经济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背景下佛山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师》2019,(6)
佛山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岭南乡土文化底蕴深厚,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契合度大,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是佛山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佛山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佛山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问题,阐述了佛山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则,最后,结合佛山乡村旅游的特点,提出了从古朴村落、乡村美食、乡村商品、乡村民俗和乡村农庄(民宿)与文化创意融合发展的五大路径。 相似文献
18.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意见》,提出:“统筹推进乡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乡村要振兴,文化必先行。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乡村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而乡村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乡风民俗,剔除恶风陋俗则是重中之重。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也特别提出要对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本文对南通市通州区乡村社会不良社会风俗习惯的危害、成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探究移风易俗的有效路径,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县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着立体式、复合性的多层逻辑关系。基于县域的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基本路径的总体判断。以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引领乡村振兴,需要整体筹划城镇和乡村发展,牢牢把握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这一战略主线。本文梳理了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演进和政策脉络,厘清了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并在剖析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战略举措的基础上,提出城乡协同视角下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能够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文章以闽东福安山区为例,分析了当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现状,发现当地存在产业融合缺乏整体统筹,水果产业与第二、三产业融合程度较低,乡村旅游发展粗放,人才缺乏等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加强各地统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水果产业融合程度;整合资源促进乡村旅游;多渠道培育乡村发展新型人才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