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何淑婷 《经济师》2023,(2):151-152+154
新时代呼唤新力量,新时代需要新担当。年轻的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肩负国家使命和责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大批具有时代担当精神的优秀大学生参与到建设中来。文章通过对当前大学生普遍缺乏担当精神的原因进行分析,探析高校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优势,指出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健全大学生人格为基础,树立理想信念,提高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勇于开拓实践,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时代担当精神,培养出新一代积极有为、开拓创新的、有责任有担当为建设国家而奋斗的时代青年。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22,(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新时代实现中华儿女大团结大联合的共同思想基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牢牢抓好爱国主义教育。高校青年学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文章探究如何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重点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阐释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哲学基础、鲜明主题、实践要求和当代本质,以增强当代大学生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理论自觉、思想自觉和实践自觉。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拼搏奋斗的百年历程中,广大中国青年始终是不容忽视的突击队和生力军。青年发展关乎党的千秋伟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引导青年意识形态的正确发展,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对于青年、国家和民族来说至关重要。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产主义青年团成立百年之际,分析概括百年来党领导下青年文化自信的历史进程,探讨所蕴含的经验启示,对于引导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接续奋斗奋力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欣  孙丹 《经济师》2022,(5):173-174
在思政教育中,结合有效的载体渗透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不仅为传承中华民族革命精神奠定了基础,更是利用东北抗联的历史故事,激发了青年一代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切实发挥了东北抗联红色教育育人作用的根本内涵。文章就东北抗联党史教育的时代价值内涵、东北抗联精神特色党史教育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可行性、东北抗联精神教育对青年爱国主义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的影响及实施路径,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的坚实依托,其生成逻辑是一个贯通了理论、历史与现实的逻辑体系。新时代斗争精神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为遵循的基本原则;以人民至上、为民奋斗为内蕴的价值取向;以从严治党、自我革命为屹立的政治保障;以知重负重、实干兴邦为传承的奋斗基因;以锐意改革、守正创新为发展的动力源泉;以主动求变、主动迎战为持守的行动自觉,它们构成了一个内在严密的逻辑整体。起航新时代,赓续斗争精神的重点目标是夯实思想根基、筑牢群众基础、巩固政治保障、锤炼关键主体、厘准基本边界、紧扣战略目标,对应的方法论要求分别是需努力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掌握系统观念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从对象来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逻辑意蕴,既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又是科学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并通过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价值逻辑的内在融合,彰显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自豪,成为构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笃定前行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争取中华民族解放和人民美好生活而奋斗。毛泽东美好生活观是马克思主义核心观点的集中体现,是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价值逻辑的辩证统一,它对于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曹燕 《时代经贸》2014,(6):339-339
为青年提供体面劳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为弥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不足,有必要建立系统化分析青年体面劳动法律制度的研究框架,它应以如何构建促进青年体面劳动法律制度为核心问题,以国际劳工标准为基准,围绕促进青年体面劳动的主要着力点:减少青年失业、提供体面劳动机会、改善青年劳动条件、提升青年就业能办、完善信忠服务系统、拓展青年劳动者与资方和社会的对话机制、完善青年劳动者社会保障和提升其社会参与,能力等,总结反恳海外法制建设的规律与经验,结合我国实践,提出促进我国青年体面劳动的制度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2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劳动教育是青少年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在新时代也毫不逊色。我们应当正确理解劳动教育的基本概念和时代内涵,明确劳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其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对于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改进和加强劳动教育的具体途径,摆正劳动教育观念并更加重视劳动教育,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劳动教育实践机会,从而在新时代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0.
曾伟 《发展研究》2007,(6):117-119
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为目标指向,广泛汲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中国文化的精神内蕴、西方文化的思想精华以及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来探寻当代青年跨文化观教育的意义及目标.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9,(4)
五四运动是以青年知识分子为行动主体的一场爱国运动。其所蕴含的"爱国、民主、科学、进步"的五四精神,在中国百年的发展中从未缺席。在青年代际之间有效传承这种精神,深化当代青年学生对五四精神的理解与践行,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22,(1)
随着中国进入了新时代,培育新青年的奋斗精神有着重大的价值意蕴。高职生作为新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奋斗精神的培育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如高职生对奋斗精神的认识不足、认可度不高、意志薄弱、有效实践欠缺等,针对这些困境提出了培育奋斗精神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高校把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文章立足当前大学生就业和创新创业的时代环境,探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与创新创业同质共生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通过加强协同育人理念,构建立体化、多元化、协作化的教学模式,建立高素质、高技能、高创造性的教师队伍,大力推进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媒介协作等方式,多角度、多方面构建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文物是人类历史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址,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最为宝贵璀璨的文化财富.加强文物保护,对于研究历史,发掘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彰显民族精神、教育后人等都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青年去建设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青年去奋斗。青年一代要承担起这个历史责任 ,就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 ,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 ,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 ,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 ,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建树的人。希望青年们树立远大理想。青年富有理想 ,而真正远大的理想 ,必须与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意愿紧密结合。当代青年应该具有的远大理想 ,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龙江精神文化凝聚了龙江人的精神力量,对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发挥着重要作用。探索龙江精神文化融入“概论”课教学的价值意蕴是前提和基础,能够更好发挥二者的育人价值。通过从龙江精神文化涵养“概论”课教学、“概论”课教学指引龙江精神文化发展、龙江精神文化与“概论”课教学同向同行入手,分析龙江精神文化融入“概论”课教学是增强“概论”课教学、弘扬龙江精神文化和培养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年的思想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在当前的新形势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青年信仰的淡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轻视,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青年同辈群体间消极影响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应从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大众文化、加强青年同辈群体间的积极影响等方面来加强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使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一种在实践中获得,并反过来指导和规范实践的日趋丰富多样的价值和认知体系。青年文化是整个文化系统中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文化塑造青年,青年创造文化。可以说,青年文化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青年特点的价值和认知体系,是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青年文化的内涵、特征、表现形式和功能(一)青年文化的内涵青年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理想、信念、知识,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社会意识、政治态度和精神追求等,具有文化的熏陶性、思想的感染性、教育的引导性、价值的取向性等特征。这就决定了它的功能组成主要是对青年精神世界的构筑和统领,构成青年的文明行为和青年群体的有序发展,及与社会的合理“接洽”或说正确的社会定位。  相似文献   

19.
陈王超 《经济师》2023,(6):121-123
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多样的内涵和形式,在不同的地区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潮汕地区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一直以来未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存在知名度不足、投入不足、分布零散等问题。需要立足于潮汕红色文化的特点,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加强红色教育的方式,进一步推进潮汕红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传承红色文化能够更好地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用红色精神引导中国人民向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基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是大思政背景下协同育人的重要指导方针,新时代劳动教育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融合是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更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现实需求。辅导员与思政教师更是育人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和指导者。同时,劳动教育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具有理念和实践的共通性和互进性,通过内在关联逻辑的明晰,探索在高职院校培养过程中,将其二者的理念价值、能力提升、育人载体有机融合,促进其养成正确的劳动精神,培养其良好的劳动能力,在劳动中全面提升其自身综合素养,在未来的就业与创业中,将有利于大学生拥有更好的职业素养和劳动素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