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立足新发展阶段,国家对水网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针对现代水网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系统研究。文章在分析总结总体战略与基本策略间辩证关系的基础上,从现代水网的基本特征、基本理念、基本步骤、基本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区域现代水网建设的总体战略,并从防洪减灾、供水保障、生态保护、文化景观、水网智慧化、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了区域现代水网建设的关键技术,可为新时期水网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对国家水网的基础理论认知与系统性研究还较为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家水网的科学规划和 建设。为此,从国家水网的基础认知入手,分析网、水网和国家水网的基本概念,从水网结构、承载物、演进规律、 功能作用、类型划分等主要特征初步探索水网的基础性问题;提出以实现健康水循环为核心目标,以促进六大均 衡为基本准则和“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为重大工程论证原则的水网建设目标准则;展望未来水网发展 “六化”新趋势,以期在理论层面为科学构建国家水网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水安全保障的战略需求,分析与探讨国家水网的总体布局,明确河湖水系连通工作的战略需求,深入分析河湖水系连通对水资源、防洪、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剖析国家水网建设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辨析南水北调工程在国家水网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结果表明,建设国家水网是提高我国水安全的有效措施,但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有必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从提高水资源保证率、减轻洪涝灾害、改善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分析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得与失、利与弊,结合近期与远期、供水区和受水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全面剖析河[JP+1]湖水系连通工程的效益与风险,建设好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国家水网,切实提高我国的水安全。通过多学科交叉的系统研究,全面分析河湖水系连通和国家水网建设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为加快构建国家水网提供参考和支撑。  相似文献   

4.
构建国家水网是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基石,是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不相适应问题的有效途径.国家水网一经提出,便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文章尝试从国家水网提出的背景追本溯源,通过对比水网与交通运输网、能源网和通信网等其他基础设施网络的差距,并结合水网的理论与自身实践,探索研究了国家水网的定位与内涵,并就国家...  相似文献   

5.
为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网工程全生命周期管控相结合,分析国家智慧水网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设计国家智慧水网发展目标和建设路径,提出国家智慧水网建设的总体方向、基本思路和技术对策,统筹数字化发展与网络安全底线。在国家水网工程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构建国家智慧水网体系对于提升水网工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工程是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国家出台《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规范其运行管理的专门立法,有效保障了工程水量调度、水质保障、供水管理、工程设施管理和保护等运行实践。文章系统总结了南水北调立法需要协调的关系,梳理了《条例》重点规范的制度及实施情况,整理了针对《条例》开展的配套制度建设情况。针对国家水网相关规划中提出的推进实施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从及早谋划工程立法建设、强化水量统一调度、突出规范工程运行涉及的重要内容、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对国家水网相关的引调水工程立法建设提出了建议,可为引调水工程法规制度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对国家水网工程可持续运行风险未来研究提供思路与可行性建议,综述了国家水网工程及相关水利工程的可持续性及运行风险研究进展。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初步解释了国家水网可持续性的概念,基于工程、社会、经济、生态和管理五项主要风险因子构建了国家水网工程可持续运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认为工程风险和生态风险是影响国家水网工程可持续运行的主要风险因子。针对当前国家水网工程可持续运行风险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目前国家水网工程可持续运行风险评价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指出未来需要基于国家水网工程可持续运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识别风险因子及其发生概率,开展工程实证分析,提出风险管控模式和促进国家水网可持续运行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家水网建设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手段和必经之路.南水北调等工程的实施为跨流域调水以及国家水网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但目前我国国家水网建设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理论体系还不完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总结的六条宝贵经验,对标国家水网建设的六点要求,提出构建国家水网...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我国水资源禀赋及社会发展现实情况,论述了构建国家水网的必要性,研究了我国水网规划和建设中的水达峰问题,分析了水网规划的建设依据——水平衡健康评价,并对国家水网在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方面的科技需求及政策需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水问题的系统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与关键抓手。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涵、产生背景、主要任务入手,系统分析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现实问题,提出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支撑技术。  相似文献   

11.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科技学术团体要找准自身任务和目标,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围绕服务好国家水网构建、服务好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好国家“双碳”目标三个方面,提出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创新推动水利水电和坝工领域科技进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方向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民生水利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水利以“以人为本”为核心,更加注重水资源、水利工程的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抓住了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矛盾,为民众公平分享水利发展成果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研究并确认民生水利的内涵,明晰其基本理论渊源.对促进水利工作、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了民生水利发展思路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科学技术背景,试图揭示民生水利的本质和内涵。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处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水土保持内涵进一步深化拓展,以满足愈来愈高的目标与要求。水土保持根本任务是全力协调水土之间的关系:①对水土关系“融洽”的要保持、保护;②对水土关系有矛盾的要努力修复,使之“融洽”;③水土保持并非是根治水土流失,而是将水土流失控制在容许范围内;④水土保持领域不再局限于山丘区、风沙区等农村范围,而逐渐向平原等城市延伸。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所涉及的学科理论非常丰富,与农学、地球科学、林学、水利工程、生物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关系十分密切,这些学科为水土保持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理论基础,经吸收、转化、改进,并升华,促进了水土保持科学的发展,且水土保持科学的发展,也不断充实其它学科的内容。随着水土保持科学发展,其理论基础不仅限于此,还将吸收更多学科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围绕构建国家水网体系面临的新要求、新方向、新任务、新挑战和新需求,按照"是什么、差什么、为什么、抓什么、靠什么"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国家水网体系内涵特征、存在差距及问题原因,明确了构建国家水网体系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对于确定国家水网总体布局、形成全国大水网、实现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施路径。淮河流域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网工程体系不完善,是制约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新发展阶段必须以国家水网骨干工程为依托、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节点、灌溉供水工程为末梢、智慧化调控为手段,科学谋划国家水网(淮河流域)建设布局,加快推进水网工程建设。深入分析淮河流域水资源分布情况,系统梳理国家水网(淮河流域)工程现状,提出完善国家水网(淮河流域)的对策措施,为全面提升淮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BOD,COD与高锰酸盐指数,是江河湖库等水域有机污染的重要指标。本文结合水体积测定。介绍了BOD,COD与高锰酸盐指数的理论内涵、特点及作用,并进行了倍率关系的研究,得出了一些有规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在深入剖析“两山”理论科学内涵基础上,综合考虑各地实践,梳理总结“两山”理论转化的典型模式,提出区域现代水网建设中实现“两山”理论转化的基本思路,进而提出在水网建设中通过打造水文旅融合新路径、构建水农融合新业态、创建“两山银行”新模式等,来推动实现“两山”理论转化。以青岛市为例,探索现代水网建设中创建水文化景观转化为水经济动力的发展模式,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内涵特征及两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网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战略路径,即从健康河湖、美丽河湖、幸福河湖的角度,提出让水动起来、让水美起来、让水活起来的“三步走”战略路径。以澄潭江上游流域为例,通过镜岭水库的建立,可以打造健康澄潭江、美丽澄潭江、幸福澄潭江,以水的高质量助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进而分别从镜岭水库上游、周边和下游三个区域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举措。对水网建设实现流域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广西水资源及河网分布特点和广西水网建设情况。结合广西水网建设规划总体布局,剖析了广西水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未来广西水网建设思路。从完善防洪减灾体系、提升水资源调配能力、优化水生态保护治理格局和强化数字赋能及科技支撑等4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广西水网建设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水网构建理论基础上,结合济南市城区的天然条件和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探讨了城市生态立体循环水网框架及整体连通方法。通过打通城市市政管网、地表河流、人工及自然湿地、引调水工程、强渗漏带地下水回灌的整体循环模式,形成城市空间生态立体水网体系。经量测,水系连通后济南市城区水网密度由0.30/km2增加到0.43/km2,增幅43.3%,效益显著。该模式可有效解决汛期城市内涝、枯水期水资源短缺及利用率低的问题,创新了骨干水网和区域水网规划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