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经济》2019,(10):97-103
互联网技术正在颠覆传统的创业管理模式,折射出互联网情境下创业行为的不同逻辑。以互联网嵌入为调节变量,构建了创业导向影响创业绩效的理论模型。对长三角地区334家企业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创业导向对创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双元学习在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双元学习的中介作用会受到互联网嵌入的影响。结果揭示了创业导向影响创业绩效的内在机理,拓展了创业情境化研究空间。建议企业培育开拓进取、积极竞争的创业导向并建立风险控制体系,敏锐地捕捉新知识并有效地积累知识,借助互联网技术促进创新要素的跨领域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
华商返乡创业是跨国技术转移和国际知识溢出的一个重要渠道,对于促进我国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新企业在初建、成长、提升和转型过程中,需要通过嵌入当地社会关系网络获得资源支持,嵌入当地产业网络获得产业链分工增值收益,嵌入全球价值链获得国际知识溢出及整个链网的提升。网络嵌入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收益,但也带来网络风险和危机,形成创业网络嵌入的成本,中央及各地方政府的促进作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华商返乡创业是跨国技术转移和国际知识溢出的一个重要渠道。创业网络是海外网络和当地社会网络、产业网络的有机整体,创业成长过程同时也是对海外网络、社会网络与产业网络多重嵌入融合的过程,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网络主导作用。网络嵌入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收益,但也带来网络风险和危机,形成创业网络嵌入的成本,中央及各地方政府的促进作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知识型员工离职创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特点,其工作经历在离职创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工作嵌入描述个体与工作或工作外的环境产生各种联系,并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决策过程。以工作嵌入为研究视角,深入揭示工作经历、社会资本的"嵌入性"对知识型员工离职创业过程的影响机理。创业者通过工作经历"嵌入"能够积聚知识和资源,同时要注意工作嵌入给创业过程带来的局限。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3,(23):282-283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教学实践,提出了在主干课程医药营销技术中嵌入创业教育的具体做法及思考。  相似文献   

6.
嵌入社会网络:新创企业成功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创企业如何才能获取成功?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论常新的命题。本文尝试利用社会网络嵌入理论,从一个新的视角对新创企业的创业、生存和成长过程进行分析,为新创企业的成功提供一个参考范式。  相似文献   

7.
甘智龙 《中外企业家》2016,(11):165-166
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研究过程中,农民工返乡创业已经成为就业政策和产业政策研究的重要议题。从社会学的"嵌入性"观点出发,借鉴离职模型和生计理论,建立基于工作嵌入和生计资本的农民工离职创业概念模型,进而揭示赣州地区农民工离职返乡创业活动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赵文佳 《英才》2014,(9):72-73
截至8月中旬,富春通信(300299.SZ)、齐心文具(002301.SZ)仍处于停牌状态,而两者停牌的原因皆为“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值得关注的是,两家公司背后都隐现着和君集团的身影。  相似文献   

9.
王静 《价值工程》2020,39(5):145-149
本文通过构建全球价值链(GVC)后向嵌入深度前向嵌入深度指标,分别测算了中国制造业行业双向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深度,并利用2008-2013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分析和检验GVC双向嵌入深度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的结果表明:①中国行业的GVC后向嵌入深度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U"型关系,GVC前向嵌入深度与企业生产率存在倒"U"型关系。②中国的GVC后向嵌入的生产率效应会受到企业出口规模的影响,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受到GVC后向嵌入的作用比非出口企业大。③中低技术行业的GVC后嵌入深度对企业的生产率呈正"U"型的关系,来自发达国家的"低端锁定"限制几乎对中低技术行业的企业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创业实践提高创业成功率。围绕创业实践主线,学校应通过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重视案例教学、企业生成情境教学、模拟创业、建立创业实训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举办创业教育讲坛、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方式,来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并要加强创业辅导、创新创业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创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从高校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资金以及相关政策和舆论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对大学毕业生创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6,(27):203-205
创业胜任力是大学生创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创业的不同周期对胜任力特征要求不同。从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现状出发,通过问卷调查、行为事件访谈,构建以创业基础、创业能力、创业素质为维度的胜任力指标体系,并提出胜任力培育的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现在许多大学生纷纷选择自主创业,而国家也对此进行大力扶持并且对高校创业团队更是提供了平台以及资金方面的支持。以江苏大学为例,学校也在大力支持学生的自主创业,为学生筹划了许多平台,例如:魅力营销,"星光杯"创业计划等。  相似文献   

14.
浅析社会保障与大学生创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奎君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9):179-180,F0003
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政府提出以创业促就业的积极就业政策。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其在创业活动上具有相应的优势和劣势。如何促进大学生积极创业,以往的研究重点在于创业环境的改善、创业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而创业实践证明现有的举措不足以从根太上改变大学生被动创业的大趋势。创业风险的存在及其防范机制的欠缺抑制了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进而影响到大学生创皿的实效。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激励大学生创业、改善社会对创业评价的文化环境及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企业经济》2017,(8):134-141
本文融合生态学和创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生态系统实施框架。通过对国家返乡创业试点地区的调研,发现创业主体对创业要素的持续追求和获取是返乡创业生态系统的核心,创业环境对创业主体和创业要素的获取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创业环境对创业主体的调节作用是主观与客观统一平衡的过程,而且,创业生态系统各维度之间呈现互动关系。据此,文章进一步论证了返乡创业生态系统的具体运行机制,即资源要素汇集机制、价值交换机制和平衡调节反馈机制,提出了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建议:激发返乡创业主体创新潜力、构建返乡创业生态系统要素平台以及强化返乡创业助力性制度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兰小毅  苏兵  徐阳 《价值工程》2012,31(26):263-264
针对目前就业形式的现状,我国各个高校相继提出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各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现状,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构建了一个以实践、创新为特色的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即"专业实践技能、创业实践技能,创业创新素质"为一体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一般来说,创业的个人目标与事业目标是分不开的,因为创业本身就极具强烈的个人色彩。“创业是为回馈社会”,或是“创业是为掌握自主的人生”,这样含糊或抽象地描述目标,只会造成事业策略规划与决策风险评估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18.
孟飞  王雪明 《企业导报》2014,(11):176-176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日益严峻,创业是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在高校中实行创业教育势在必行。高校应积极主动地探索创业教育的实施方案,构建一套合理有效的全方位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李心合 《会计之友》2012,(34):21-23
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一个全新的概念——"供应链"被引入公司营运资金管理领域。迄今为止,学界和实务界尚未认识到的是,这一变化正挑战主流财务学理论的建构模式,并冲击业已成熟的营运资金管理实务规则。  相似文献   

20.
赵恒 《企业导报》2012,(23):196-197
大学生创业教育一直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困扰着国内大多高校办学者,大家都在探究性的开展一些创业教育,但是由于创业教育总体上的定位等问题的困扰,制约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本文立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总体背景以及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探究性的进行大学生创业实训教育的理论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