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迅 《江南论坛》2024,(3):84-88
泾里顾氏义庄在300余年间屡经兴废,由于地方志记载缺失,致使后人对此无从客观评述。本文从顾氏家谱和年谱等史料中,初步钩沉出该义庄的沿革和基本运营状况,为开展顾宪成研究和无锡地区义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顾宪成、高攀龙为首的东林学派,是在晚明社会危机日益恶化、农民起义和新兴市民阶层反封建斗争的震荡中崛起的。他们继承发扬了孔孟儒学和宋明理学中的思想精华,从“济世”、“救民”的“实念”、“实事”出发,崇尚实学,提倡实践,与空谈心性的玄虚之风进行论争,实开明清之际实学高潮之端绪。并对朝政的腐败进行抨击和斗争,且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提出了  相似文献   

3.
10月26日下午,东林书院焕然一新,迎来全国各地社科院、社科联、高校、文博界的专家学者和本市各界人士近2百人,举行了东林书院修缮竣工典礼暨东林学术研讨会开幕式。 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盛名于晚明,是全国四大书院之一。今年是东林书院于明末崇祯年间毁后重修390周年,根据整修如旧的文物保护原则,投资100余万元修复了明代泮池、晚翠山房、来复斋、心鉴斋等,与80年代初修复的丽泽堂、依庸堂、石碑坊等合为一院,面积由原来的200平方米扩至2000平方米。陆定一、王昆仑、廖沫沙、启功、徐邦达、冯其庸、沈鹏等著名人士先后为书院题写了匾额、楹联。  相似文献   

4.
孙平 《开放时代》2005,1(4):32-41
费孝通先生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鼻祖,他在晚年回忆及"补课"中重点介绍了派克先生,费先生认为派克是他从事社会学的学术源头.派克是美国社会学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中国早期的社会学、人类学受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影响很大,其主要原因是派克来华进行讲学,他将美国社会学理论传入了中国.派克的理论对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冯雷鸣 《经济与管理》2003,(1):16-17,30
对企业战略的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约20年的时间里诞生了众多的企业战略理论。这一阶段可称为传统战略理论阶段,其代表学派有: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创意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逐步进入竞争战略阶段。主要有:行业结构理论、核心能力理论和战略资源理论。90年代以来,全新的企业战略理论应运而生,较成熟的有:产业制胜战略理论和适应性随机战略理论。  相似文献   

6.
《现代经济信息》2009,(7):26-29
日前,赵本山到上海做客讲学,在小品舞台上总是一身土味、坚持农民形象的本山大叔,来到时尚城市也是入乡随俗,名牌傍身,打扮时髦,一身潮人打扮非常抢眼。当天他换了两套衣服,其中一套衬衫跑活动,休闲服装跑饭局——新潮棒球帽,  相似文献   

7.
曹松盛 《江南论坛》2004,(11):41-41
2004年10月20日,无锡市在东林书院举行新版《东林书院志》校点整理本的首发式。  相似文献   

8.
斯拉法学派从生产技术系数和实际工资直接推导出价格,进而否定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价值理论的作用。“新解释”学派是为了和斯拉法学派相抗争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学术派别。新解释学派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新解释不但没有对劳动价值论研究作出什么新贡献,相反,却曲解和庸俗化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一种理论倒退。  相似文献   

9.
《生产力研究》2011,(2):I0003-I0003
“自主治理、多中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理论是以奥斯特罗姆教授夫妇为首的布卢明顿学派(BloomingtonSchool)对于当今多元化世界治理的独特学术贡献。近四十年来,在奥斯特罗姆教授夫妇的引领下,布卢明顿学派(BloomingtonSchool)学术团队,通过老师和学生们的合作,通过在全球范同内基于不同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会实践的理论探索,逐渐形成遍及世界各国的多中心化研究合作网络。  相似文献   

10.
冯帅 《经济导刊》2023,(10):63-69
创建国际关系理论界的中国学派,是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关系学界的重要学术议题和研究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是国内学界的共识,也是中国学派的重任。英国学派讨论了国际关系理论中有关中国学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学术对话等问题。借鉴英国学派观点中的有益成分,中国学派应着重加强知识对话,倡导多元方法,强化自身认同。  相似文献   

11.
学术的尊严和学者的自尊——“百家争鸣”40年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尊重不媚俗谄上的学者和学术流派,不为学术文化的自由发展提供合适的社会环境,是阻碍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最大障碍.要承认和尊重学术的独立地位,尊重不同学派和正确处理学派关系.  相似文献   

12.
傅殷才具有系统的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学术背景和学术素养,他坚持用马克思的立场、理论观点和方法做指导,将制度经济学派置于西方经济思想发展进程中进行研究,科学地评价西方制度经济学派的理论.他揭露了制度经济学派理论思想的阶级性,并对“工艺决定论”、社会乌托邦构想等进行批判.他研究西方制度经济学派理论的目的是践行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社会责任:借鉴西方制度经济学派研究成果中的科学智慧,推进中国完善市场经济规则与制度.傅殷才对制度经济学派的研究具有启示意义,即只有符合马克思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政策制度才具有巨大的社会功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政策制度.  相似文献   

13.
宋宏 《经济师》2005,(5):6-8
不久前,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宏观经济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常修泽教授应邀来皖讲学。笔者闻讯后即前去拜访,两人相见甚欢,相谈更酣。自然,笔者不会放过这一难得的就教于学术大家的机会,于是便有了以下的访谈。  相似文献   

14.
王玉  程霖 《财经研究》2022,(2):4-17
当前,构建中国经济学的重要任务不仅是要确定一个整体框架,而且要在各分支学科都构建起"有血有肉"的内容。在土地经济学领域,成立于1933年的地政学派,是集土地问题研究团体和国家经济建设智囊团功能于一身的重要学术流派,对近代中国土地经济学的发展和土地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刻影响。文章从经济思想史角度考察地政学派的思想渊源、理论体系和制度设计。研究发现:(1)该学派的土地经济思想是在对中国传统土地思想的传承与创新、对西方土地学说的采择与变通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孙中山的土地纲领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一套思想学术体系;(2)该学派对中国土地经济学进行了学科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土地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涵盖平均地权理论、土地金融理论、土地现代治理理论等理论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土地改革政策设计方案;(3)该学派在土地经济学的继承、借鉴和构建过程中形成了"古今互动""中西贯通""知行合一"的思想特征,对于当前中国土地经济学乃至中国经济学的构建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扬州学派是清代学派之一,是乾嘉汉学的重要分支。因为起源于扬州,所以称为扬州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江藩、汪中、刘台拱、凌廷堪、焦循、阮元、任大椿、王念孙、王引之、朱彬、刘宝楠、刘文淇、薛传钧、汪喜孙、焦廷琥、刘恭冕、刘毓崧等。扬州学派作为一个具有地域特点的学术流派,是在扬州这块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的肥沃土壤中产生形成的。扬州学派的形成,有着各个方面的原因,不仅与扬州的地理位置、扬州当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有关.而且与扬州悠久的历史也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钱苹 《经济纵横》2001,(3):54-56,40
新-制度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流派中的一个重要的非主流学派,本文在介绍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及基本观点的基础,对其学术意义和发展前景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顾一群 《江南论坛》2014,(10):59-61
正公元17世纪初,中华神州大地,饿殍遍野,民怨沸腾,天人共怒,外敌入侵,大明王朝已面临分崩离析、生死存亡的危急境地。一批忧国忧民的东林党人,不畏邪火凶焰,甘冒刀斧鼎镬,用奏章弹劾、讲学议政等手段,力图震醒沉湎玩乐的君王,铲除祸国殃民的阉党。然而皇帝昏庸,阉宦专权,这批爱国人士有的惨遭杀害,有的贬削归田。这就是光耀青史、明朝末年的东林事件。  相似文献   

18.
受托责任学派看来,由于社会资源(主要是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资源的受托者就负有了对资源的委托者解释、说明其活动及结果的义务,因此,会计的目标就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情况。受托责任学派认为,为了有效地协调委托和受托的关系,客观、公正地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首先,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应强调客观性,在会计确认上只确认企业实际已发生的经济事项;其次,在会计计量上,由于历史成本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因此坚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以有效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再次,在会计报表方面,由于经营业绩是委托者最关心的 一个方面,因此收益表的编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供应学派的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能斗 《经济纵横》1998,(12):66-66
供应学派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形成的西方经济学流派。与供应学派直接对立的需求学派产生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大危机时期。从比较供应学派和需求学派中,我们能较全面地了解供应学派的理论。二者有以下几方面的差别和对立。第一、理论基点不同。需求学派的理论基点在于需求,需求...  相似文献   

20.
恶法是不是法这一问题一直是自然法学派和实证法学派争论的焦点,并以此阐发了各自的学说,进而形成了一种对立的姿态:自然法学派坚持恶法非法论,实证法学派坚持恶法亦法论.本文以“怨恨满怀的告密者”为切入点,分别从两者的角度对恶法是不是法这一古老的问题进行评析,阐述了公民在面对恶法危害时具备得道德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