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DMA2000是技术领先的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中的一个,使移动终端能够以较高带宽接入IP网,人们在广域移动过程中能够保持网络连接,不间断地接受通信和信息服务。局域覆盖的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相对广域的蜂窝CDMA2000技术,能够提供更高的无线接入带宽,因此有必要无缝隙地融合CDMA2000和WLAN的无线接入,保证用户尽可能利用他们最想使用的方式无线接入互联网。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网络技术以其便利的安装、使用,高速的接入速度、可移动的接入方式赢得了包括运营商等在内的众多企业甚至政府以及个人接入用户的青睐。然而,随着无线网络技术应用的不断推广,安全问题已成为无线局域网(WLAN)发展中遇到的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信业》2006,(10):77-78
北欧运营商TeliaSonera将在丹麦推出该地区第一项固话移动融合(FMC)服务,将GSM移动服务和基于非授权移动接入(UMA)技术的无线宽带服务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张勇  朱祥华 《当代通信》2005,(17):68-71
IEEE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是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积极推动者。在宽带无线接入方面,IEEE已经制定了802.11WLAN无线局域网标准和802.16固定宽带无线接入标准,并且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研究制定802.20下一代MBWA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标准。下面对这三个技术标准分别做更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信建设》2006,18(8):46-47
进入2006年以来,华为无线不断传来喜讯,高端市场获得连续突破。在WCDMA的发源地——欧洲,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沃达丰集团(“Vodafone”)选择华为承建其在西班牙的WCDMA/HSDPA商用网络,该网络是沃达丰集团旗下最优质、最重要的子网;在全球WCDMA商用最成熟,用户最集中的地区——日本,华为携手创新型移动运营商eMobile部署日本第一个基于IP的HSDPA无线接入网络,在随后几年,华为将支持eMobile建设全国的WCDMA/HSDPA网络:在CDMA的发源地——美国,华为将为美国移动运营商Leap部署覆盖华盛顿特区城市斯波坎及爱达荷州首府博依希等重要城市的CDMA2000 1xEV—DO Rev.A网络。  相似文献   

6.
高泽军 《当代通信》2006,13(9):102-104
WiMAX技术概念、产生背景 为了促进和认证符合IEEE 802.16和ETSI HiperMAN标准的宽带无线接入设备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并推动该技术的大规模使用,由一些主要的通信部件及设备制造商结成了一个工业贸易联盟组织,即WiMAX,而IEEE 802.16标准又被称之为“WiMAX技术”。WiMAX的全名是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又叫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又称为广带无线接入(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BWA)标准。WiMAX论坛由诺基亚、Harris Corp、Ensemble Communica-tion和Crosspan网络公司于2002年4月发起成立,之后WiMAX论坛进行大幅扩军,不仅吸收了Alvarion、Aperto和AirSpan等无线宽带接入厂商,而且将Intel、Proxim和Fujitsu等802.11厂商也纳入进来,同时OFDM(正交频分复用)论坛也加入到WiMAX论坛。  相似文献   

7.
无线接入是指从公用电信网的交换节点到用户驻地网(CPN)或用户终端之间的全部或部分传输设备采用无线手段的接入技术,即用无线传输代替接入网的全部或部分,向用户终端提供电话和数据服务。将用户终端与核心网路进行连接的无线传输设备称为无线本地环路WLL(Wireless Local Loop);由无线接入系统所构成的用户接入网就称为无线接入网。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信业》2009,(12):81-81
无线运营商在继续努力解决如何扩大其接入网络的问题,以便满足不断增加的音频和数据流量要求,同时降低投资和运作成本。美国康普公司(CommScope)下属安德鲁公司(AndrewSolutions),作为无线通信系统和产品领域中的领军企业,率先推出了新型微波天线解决方案,以便能够使较小的天线发挥超强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信建设》2002,14(10):52-52
随着中国正式加入WTO,电信业经重组后形成新的市场竞争格局,各运营商可以交叉进入对方领域开拓市场。当前,电信骨干网的建设已具备相当规模,接入网的建设还比较滞后而且市场竞争不够充分,成为信息化建设的“瓶颈”,如何快速解决网络“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已成为各运营商面临的共同问题。在中国高密度城区因铺设难度大且费用高昂再挖沟铺设光缆很不现实,SIEMENS公司的LMDS产品Attane Walkair3000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以其业界领先的高频谱效率技术、频率复用和动态带宽分配技术为运营商快速低成本建设接入网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赵晓明 《当代通信》2005,(24):56-58
目前,全球电信运营商正面临着企业转型和网络融合(FMC),它使原本经渭分明的移动与固网的界限正在被一步步地“模糊化”,二者在多个层面的融合趋势已势不可挡。基于融合的思路来看未来的网络,无线接入技术多样化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无线接入网作为承载业务,直接面向用户的网络,是体现运营商的用户覆盖率和企业竞争力主要指标的关键之一,与核心网趋于融合的趋势不同,接入网层面将有众多技术百花齐放。如英国的“蓝色电话”采用DECT数字无绳电话系统对移动和固网进行无缝连接。  相似文献   

11.
无线音乐指用户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主要指2G、2.5G和3G网络,不包括Wi-Fi、WiMAX、蓝牙、红外等无线接入技术)和终端获得的数字音乐服务,包括手机铃声、彩铃、IVR在线音乐收听以及全轨音乐。近年来,以彩铃为代表的无线音乐逐渐成为无线增值业务领域一股强劲的新生力量。在即将到来的3G时代,无线音乐不仅能够给运营商带来新的收入增长点,还将有力地推动运营商向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信建设》1998,10(8):84-84
PairGain技术公司在设计、制造和销售先进的高速数字用户线通信系统方面在世界占领先地位,PairGain的产品以兆比特的速率在普通的铜电话线上传送数字,能在以下高宽带应用方面提供低成本解决方案:E1/T1连接、因特网接入,远端局域网接入、局域网之间互联、电视会议、蜂窝移动配置及其他。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信业》2012,(6):87-87
思科此次推出的S系列新产品,是针对S系列整条产品线,包括交换、路由和无线接入进行的一次全面升级。思科期望借助这些全新产品,为小型企业客户提供具备强劲性能的有线、无线网络连接,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黄明  郑家利 《邮政研究》2001,17(4):30-32
一、概述淮阴邮政局 4 5 0 M无线调度系统选用深圳天立通CNT-0 7型无线接入系统。该系统可方便地用于专网调度 ,并能与有线网通过环路中继连接 ,通信范围可在 1 0 km以上。原基站于 1 998年底建成 ,试运行一段时间发现效果不理想 ,经技术测试发现其组网方式有很大缺陷。本文拟就系统结构、存在的问题、系统设计、系统改造作一介绍。二、CNT-0 7型无线接入系统简介1 .系统简介CNT-0 7型无线接入系统采用先进的数字交换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传输技术 ,构成大区制无线通信网络系统 ,与局用交换机连接 ,构成单区单基站…  相似文献   

15.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系列讲座之四——无线Mesh网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朱祥华 《当代通信》2005,(18):70-72
在宽带无线接入领域,各种无线通信技术蓬勃发展的同时,一种新的无线网络技术——无线mesh网络也逐渐发展起来,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无线mesh网,即无线网状网,也称为无线多跳网,它可以和多种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如802.11、80216、802.20以及3G移动通信等技术相结合,组成一个含有多跳无线链路的无线网状网络。这种无线网状网,可以大大增加无线系统的覆盖范围,同时可以提高无线系统的带宽容量以及通信可靠性,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业务和多媒体业务的迅速发展,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也呈现出宽带、IP和移动的特性,不论是企业客户还是个人或家庭用户,“宽带”和”无线”已成为市场中用户的必备选择。早在1999年,IEEE便成立了80216工作组来研究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7.
李珊 《中国电信建设》2005,17(10):37-40
WiMAX最近两年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不仅支持的厂家和运营商与日俱增,而且商用化步伐也逐渐加快。不过WiMAX中最吸引人的还是支持移动性的802.16c。802.16e的意义不仅在于宽带无线接入手段增加了一种新的技术,而足在于这种新技术对移动通信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瑾 《当代通信》2004,(11):46-47
电信拆分后,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通、中国铁通等六大运营商,相互间竞争十分激烈。由于在我国,电信骨干网已基本建成,于是最后一公里的接入网成为制约电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很自然,各大电信运营商都把目光投向了接入网这一块。有人预言,谁在接入网上抢占的最多,谁就抢占了先机,谁就获得了主动权。无线接入最省、最快、最灵活,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了抢占接入网最为捷径的手段,因而很受电信运营商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郑大海 《当代通信》2005,(22):68-69
2005年11月1-3日,由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无线技术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旨在探讨了推动行业发展的无线技术在软件、硬件,市场趋势、服务.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议题包括宽带无线接入、无线局域网、WIMAX、UWB、ZigBee等无线技术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张勇  朱祥华 《当代通信》2005,(16):72-74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是当前电信领域的热点问题,有关宽带无线接入的技术解决方案和方式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对此,原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朱祥华教授携自己的博士研究生张勇就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演连的方式及各自特点进行了精彩的叙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