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晚清时期,中国出现了侦探小说翻译热潮。意译是晚清小说翻译的时代风尚。这一翻译现象使晚清侦探小说译者经常被指责为对原文不忠和对西方文化缺乏了解。研究晚清侦探小说翻译不可忽视当时社会和文化环境对译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清末民初出现的"稿酬制"是该时期文学传播的一个重要现象。稿酬制出现在清末民初有其历史必然性,稿酬制的出现对文学创作和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化语境是影响文学翻译策略的多种因素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本文试就文化语境的定义、归化与异化各自的特点作一总结,进而将其用于清末民初翻译高潮的分析,阐明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策略的影响,以及文学翻译中总体从归化为主到异化为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西学东渐主要是指清末民初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西方文化向中国传播的过程,这个过程对国人影响非常大,使当时人们的思想和世界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逐渐影响、改变了人们的藏书理念,是古代藏书楼消失、近代图书馆产生的真正推动力和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在西方学术理论界的崛起,使翻译研究突破了传统的语言学模式,上升为一种文化反思。翻译作品被视为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建构,与那个时代的政治、历史、经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译作沿用了传统的意义传递,遵循译人语的文学和文化规范,通过对原文的文化改写和重置,来实现译文在译入语环境中特定的时代和文化功能。清末民初著名的翻译家严复和林纾的译作是这种释译的文化观点的很好的个案。  相似文献   

6.
“以西例律我国小说”是清末民初我国小说界的一种流行的小说批评观念与方法,它是用西方的标准来评价和界定我国小说,这不但反映出一个转型的时代的独特的小说观,而且让我们对透视小说批评如何在学理与实践、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之间寻找自己的立足点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本文试图解析这一现象发生的历史必然性,试图阐明由当时学人的自觉而开放的中西比较观念开创出的动态而巨大的理论空间对当代小说文体理论研究的重要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7.
鲁迅作为一代文学巨匠和伟大的翻译家,其早期的科学译介活动是他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下做出的适应性选择;他寄予厚望的《域外小说集》既遭到了当时翻译生态环境的"事后追惩",却又具有着"超时代"的意义;他开拓了"弱小民族"文学翻译的传统,并影响了中国的翻译生态环境与现代文学翻译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林纾是我国近代文学翻译史上不懂源语的翻译奇才。当时的文化语境直接影响了林纾翻译题材的选择;而其译介活动则体现了翻译的主体间性,特别是译者的主体性:即顺应当时的文化语境,考虑到读者的接受;林纾的翻译实践促进了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也促进了西方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侦探小说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基本定型的叙述模式:一起凶杀案发生了,许多人受到怀疑,除凶手之外,其他都被排除,结局是凶手被绳之以法或死去。这类定义让侦探小说定位于旨在使读者得到消遣的通俗文学之列。但其实随之社会各方面得发展变化,侦探小说的故事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因此,使得处于文学边缘的中国侦探小说渐渐的有了独特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侦探小说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基本定型的叙述模式:一起凶杀案发生了,许多人受到怀疑,除凶手之外,其他都被排除,结局是凶手被绳之以法或死去.这类定义让侦探小说定位于旨在使读者得到消遣的通俗文学之列.但其实随之社会各方面得发展变化,侦探小说的故事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因此,使得处于文学边缘的中国侦探小说渐渐的有了独特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郑振铎作为"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方面的建树对白话文和新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郑振铎翻译的《飞鸟集》保留了原文的散文体,并且在选词造句上满足译文读者的需求,从而再现了原文的形式和内容,创作出让读者易于理解和喜爱的译作。郑振铎的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互相促进,推动了我国文学翻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清末民初,近代江苏保险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其自开商埠保险业亦是如此。文章以清末民初江苏自开商埠保险业为视角,从数量、资金规模、开展业务及性质类别等方面探析其发展概况,认为这一时期江苏自开商埠民族保险业在社会经济环境,江苏先进理论,自开商埠自身优势,优越制度环境等有利因素的促使下得到初步发展,但呈现出地区分布不平衡,发展不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并不自古就有,清末民初,随着国内民族问题的凸显,有关"中华民族"的讨论随之热烈起来。这在民国教科书中即有体现。本文试从教科书这一视角,对"中华民族"名称的由来进行简要考证。  相似文献   

14.
多元系统理论将翻译研究放在更大的文化环境中加以系统的、动态的研究,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五四"前后,我国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在文化地位、文本选择、翻译策略等方面,都受到当时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熊猫丛书"在树立中国新时期女性形象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向西方读者有效传达了文本以外的背景,又调动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女性文学作品的翻译在选择上要多样化,要选择合适的译者,并且要注重翻译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解读庞德的诗歌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纵不容忽视。诗人庞德所翻译的中国古诗明显不符合传统译论“信”的标准。其创造性的翻译体现了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也是庞德对文学翻译作出的最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时期“文化场”的急速变更,“读书人”的生存环境与存在方式较之以前都有了极大的改变,不仅在数量上急剧增长,其知识结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也都随之发生变化,具有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群体得以形成。与此同时,新的文学传播群体开始崛起,他们自觉地认识到报刊等大众传媒是文学传播最为重要和有效的载体,自觉地为争取传媒的话语权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8.
林语堂的译作《浮生六记》,向西方人展现了清末中国一对夫妇恬淡而有情趣的生活。林语堂在翻译过程中,借助不同的翻译策略,使原作的风采得以圆满再现。本文通过对此译作的细细解读,结合林语堂美学翻译思想,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体现其所主张的翻译美学标准。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翻译的定义、性质和标准及西方的翻译方法论,并以具体的文学翻译实例评析表现了翻译的特点和魅力.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滇越铁路、个碧石铁路的修建,导致云南传统交通运输格局的重大变化.但值得重视的是,滇越铁路、个碧石铁路通车后,云南传统的陆上驿运、局部水运没有也不可能终结,仍旧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近代化铁路机车运输快速发展的同时,传统的人力畜力运输,特别是马帮运输,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新的发展.清末民初的云南交通运输格局,出现了人力畜力与机械动力并举的时代特征,构成云南交通运输史上重要而独特的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