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首先分析中国主要林化产品1992~2006年进出口贸易情况及特征,然后在整体和分类2个层面上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主要林化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是世界主要林化产品出口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垄断地位。尽管中国林化产品贸易中存在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2种方式,但无论是从总量的角度来说,还是从增量角度来说,林化产品贸易均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中国林化产品贸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已实施多项水产业促进措施,以减轻渔业和渔民的收入损失,其中《水产品贸易援助项目》对水产品出口进行直接援助补贴。中美互相加征关税背景下,美国提高或降低补贴标准将对中美水产品贸易产生哪些影响?本文设置了三种不同的贸易政策情景,运用GTAP模型剖析不同情景下中美水产品贸易变动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加征关税会对中美水产品产量影响较小;对中美水产品贸易产生抑制作用,并给双方的社会福利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且美国的社会福利下降程度高于中国。加征关税情景下,美国会增加对其他市场的水产品出口,贸易转移效应明显;而中国水产品出口保持贸易顺差态势。如果美国以高标准补贴水产品出口,将提升美国水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而且在国际市场上美国水产品将对中国水产品产生替代影响。  相似文献   

3.
《农业经济问题》2021,(8):125-134
本文在构建多变量灰色模型MGM(1,3)的基础上,使用"反事实推理"方法测算了最近一轮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水产品进出口水平的总体影响程度。研究发现:中美此轮贸易摩擦未对中国水产品的进口水平造成负面影响,中国水产品的进口结构对此轮中美贸易摩擦做出了积极的胁迫性响应,并且已处于转型升级阶段;中国的水产品进口在贸易空间格局上存在明显的替代效应,中国水产品进口既有的多元化渠道保障能力不但能够抵消,而且远远超过了中美此轮贸易摩擦潜在的负面效应;受中国水产品出口对美国市场依赖程度较高的影响,中美此轮贸易摩擦的爆发对中国水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均造成了微幅的负面冲击。着眼于水产品国际贸易的高质量安全发展,"十四五"期间中国的水产品国际贸易不仅要优化贸易格局,做好水产品出口市场的适应性调整,而且要据时调整水产品生产加工结构,全面提升水产品出口竞争力,另外还要强化水产品质检防疫工作,提升冷链物流运营体系的安监水平。  相似文献   

4.
中美贸易关系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美关系良好发展的基石。自美国特朗普总统上台以来,推行"美国优先"的执政理念,以贸易逆差为借口,对中国产品强征进口关税,引发中美贸易摩擦。通过研究湛江市水产品输美贸易情况,以对比分析、定量分析为研究方法,发现中美贸易摩擦会给湛江市水产品输美贸易造成水产品出口量、出口额锐减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阻、水产品加工行业产能过剩等负面影响。为了消除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和企业应该携手并进,以切实的行动与务实的姿态,共同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全球农产品市场增长主导力量,具有强大市场引力效应。在中美贸易摩擦下,中国市场已成为影响全球农产品贸易的关键因素。在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贸易效率和运用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测算产品竞争力的基础上,提出交叉分析预测贸易前景的方法,测算2018年15个国家农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贸易前景,揭示中美贸易摩擦对贸易前景的短期及长期影响。短期看,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果蔬市场影响较大,贸易前景"光明"、"可期"以及部分"瓶颈"国家均从中收益。长期看,中美保持并发展农产品贸易是大势所趋,为突破"瓶颈"美国将挖掘新的贸易增长点,其他贸易前景"光明"的国家将会巩固和扩大中美贸易摩擦下获得的贸易成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发达国家木材产业内贸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世界木材产业内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利用GL指数对中国与发达国家木材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发达国家木材产业内贸易仍然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增长趋势明显。在此基础上,从产业规模化经营、产品的差异性、消费者需求偏好、产品的技术、产品生命周期以及加工贸易等方面,提出提升中国与发达国家木材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世界蔬菜贸易竞争力与产业内贸易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世界蔬菜贸易及中国在世界蔬菜贸易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并分别运用比较优势系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标,对世界主要蔬菜出口国的蔬菜产品竞争力和产业内贸易分别进行了测算和分析。本文的结论是:世界和中国的蔬菜出口贸易规模均在不断扩大,中国调理加工蔬菜、保鲜蔬菜和脱水蔬菜的国际比较优势也在不断提升,而且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蔬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为中国蔬菜产品出口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产品产业内贸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产业内贸易测算指标Gruble-Lloyd指数、Thom指数和Thom & McDowell指数对中国茶产品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中国茶产品产业内贸易有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种形式,其中产业间贸易占主导优势。产业内贸易方式主要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但目前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有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美水产品贸易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互为水产品贸易重要伙伴国。通过测算2002-2016年中国水产品资源禀赋系数、显示性比较优势和竞争力指数,分析中国对美水产品贸易竞争力及趋势,以为生态优先渔业阶段和贸易摩擦背景下的战略优化提供参考。研究表明,中国水产品竞争力总体上较美国更高;中美水产品存在明显资源互补优势,中国在养殖水产品和低成本方面具有优势,对美出口以养殖水产品和来进料加工方式为主,美国在捕捞产品方面优势较高;按照SITC分类,中国在干腌熏鱼类、鱼类制品、甲壳软体类制品方面优势明显;中国水产品竞争力呈快速下降趋势,面临来自加拿大、印尼、越南、泰国等国的挤压。基于研究结论提出转变出口创汇传统贸易思维和提升竞争力与拓展出口市场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文运用G-L产业内贸易指数、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Thom McDowell水平、垂直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东盟水产品产业内贸易数据进行测算和分析显示,双边水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呈增强态势,贸易结构互补性较强。从长期来看,双方贸易将呈现由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向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转变,在国际贸易中将由目前互补格局向竞争的态势转变。  相似文献   

11.
辽宁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态势及倍增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是中国水产品贸易体系的重要一员,2002年以来其水产品出口额位居全国前4位,出口品种达150种,出口贸易涉足6大洲99个国家;出口贸易的重心依然在亚洲,69%的水产品销往高收入国家或地区;加工贸易方式依然是出口的主要模式,成为辽宁渔业融入全球水产品生产网络并参与水产业分工的重要途径;出口贸易运行渠道可分解为原料水产品供应管理、水产品加工管理、水产品贸易管理、水产品物流管理等环节及流转途径.然而,水产品出口金额倍增目标的实现非常艰巨.对于此,可选择力推水产品优势养殖产业带建设、挖掘潜力发挥渔业产业链条作用、提高对渔业公共物品的投资强度、改进水产品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面向全球的水产品目标营销战略等路径.  相似文献   

12.
论文利用FAO渔业统计数据及COMTRADE数据并经整理,分析了1996~2010年世界水产品贸易,结果表明:世界水产品的进口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而出口市场则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生鲜水产品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水产深加工品的贸易地位不断上升,而初加工品的地位不断下滑;世界水产品进口市场集中度在不断下降;日本在世界水产品进口中的比重在不断下降,欧盟则不断上升,中国在世界水产品出口市场中的地位在不断上升,但出口的增速则在下降。最后.提出促进中国水产品出口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水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水产品出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以此为引擎推动了中国渔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大农业中唯一实现贸易顺差的产业。本文总结了我国水产品主要出口国家的贸易量、品种和消费动向,剖析了水产品出口存在的质量与安全、人民币升值和加工成本上升、贸易方式和市场竞争等三大瓶颈,提出了我国在未来国际贸易竞争中继续保持相对优势地位,需要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强化产品质量安全,化解不利因素、增强出口竞争力,转变出口方式、拓宽消费市场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概述中挪水产品贸易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市场占有率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分别对中国和挪威水产品贸易的竞争力和互补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的水产品竞争力有下降趋势,挪威的水产品竞争力则稳步提升;两国的水产品贸易有较强的互补性,但挪威对中国的互补性更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2000年以来中国水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及其结构性变化,明确中国水产品出口的变化趋势,为相关部门调整政策、适应国际水产品市场的新变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00—2020年联合国贸易数据库中的113万条大数据,文章采用三元边际分析方法对中国水产品的出口增长动力进行了多维度的分解分析。[结果]基于中国水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的阶段性转换,可以将2000—2020年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2007年,中国水产品的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出口数量增加,其中初级水产品在出口数量增加的同时出口价格也在提高,而加工水产品在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出口种类也在增加。第二阶段是2007—2015年,中国水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由出口数量增加转变为出口价格提高,初级水产品和加工水产品的主要动力都是出口价格提高。第三阶段是2015—2020年,这一时期中国水产品出口出现瓶颈,增长乏力。[结论]中国水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品种之间存在结构性差异。中国应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水产品出口竞争力:一是以提升水产品质量为主要抓手促进出口;二是加快发展加工水产业,不断延伸和拓宽水产品产业...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水产品国际贸易顺差的成因及其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我国水产品国际贸易状况的基础上,本文对导致我国水产品贸易顺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水产品贸易顺差对我国渔业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降低巨额贸易顺差带来短期冲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plores China's competitive threat to Latin America in trade in manufactured goods. The direct threat to exports to third country markets appears small: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s (LAC's) trade structure is largely complementary to that of China. In bilateral trade, several LAC countries are increasing primary and resource-based exports to China. However, the pattern of trade, with LAC specializing increasingly in resource-based products and China in manufactured goods, seems worrying. Given cumulative capability building, China's success in increasingly technology-based products with strong learning externalities can place it on a higher growth path than specialization in “simpler” goods, as in LAC. China may thus affect LAC's technological upgrading in exports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e issue is not so much current competition as the “spaces” open for LAC in the emerging technology-based world.  相似文献   

18.
水产品对外贸易发达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渔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得到长足发展,中国是世界头号渔业大国,2004年,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达到242.1万t,69.7亿美元,占世界水产品出口份额的7%,位居第一.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海产品生产国,渔业产量占世界的1/3,挪威是世界第一大海产品出口国.本文主要就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特点,面临的问题,及我国与挪威水产品贸易概况等方面的研究作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上海地区水产品外贸情况及深加工水产品出口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从品牌、资源、产品、科技和质量等方面探讨了上海深加工水产品出口的现状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水产品是各国间最重要的贸易品之一,各国间的水产品贸易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关税无疑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论文在考察多种面板引力模型设定形式的基础上,选取了包含两两国家固定效应(country-pair fixed effects)的引力模型对1990~2011年间128个国家(地区)的双边水产品贸易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重点研究了关税水平对各国水产品贸易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较高的关税水平对贸易量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关税水平下降一半,贸易量将增加1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