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不丧失控制权处置子公司投资的处理企业对子公司投资后,如果出售子公司部分股权,出售后仍然保留对子公司的控制权,出售股权的交易可区分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与合并财务报表两种情况处理。(一)个别财务报表从母公司个别报表角度,应作为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处理,确认处置损益。(二)合并财务报表  相似文献   

2.
在评价长期投资决策时,大都假定现金流量或投资折现率是确定的,而投资活动实际存在着不确定性。若面临风险较小,在进行投资决策分析时可以忽略;但若投资项目面临的风险较大,就需重新估计和评价备选方案。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关键是投资项目风险处置问题,投资项目风险处置就是针对风险对投资项目的影响,适当地对风险因素加以分析与计量,然后再进行投资项目的评价。投资项目风险处置的方法有调整现金流量法和风险调整折现率法。  相似文献   

3.
投资企业从被清算企业分得剩余资产,在税收和会计上均相当于处置投资资产。由于会计上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有成本法与权益法之分,根据不同方法计算确认的投资处置损益金额悬殊较大,而且两种方法下与税务上确认投资转让损益也均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根据新税法、新准则的相关规定,分析研究投资企业从被清算企业分得剩余资产,在税收与会计上确认的处置损益存在差异的原因及相应的税收与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4.
股权投资准备是企业以非现金资产对外投资时,投资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其帐面价值的差额,在扣除未来应交所得税后计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明细科目的余额,在该项投资未处置前不作其他处理,待该项股权投资处置后,已实现的资产评估增值准备由“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  相似文献   

5.
闫翠苹 《财会月刊》2012,(11):92-92
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一般情况下企业会将此项投资持有至到期,但也存在提前将其处置的情形。笔者将其分持有至到期与提前处置两种情况,分别讨论其累计投资收益的计算。  相似文献   

6.
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一般情况下企业会将此项投资持有至到期,但也存在提前将其处置的情形。笔者将其分持有至到期与提前处置两种情况,分别讨论其累计投资收益的计算。一、持有至到期情形下累计投资收益的计算  相似文献   

7.
梁爽 《财务与会计》2015,(23):32-35
2014年2月,财政部修订并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 合并财务报表》(CAS33,2014)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 长期股权投资》(CAS2,2014),其中对以往分散于原CAS2、原CAS33、《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关于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部分对子公司投资会计处理的复函》(财会便[2009]14号)等相关规范中的关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方法进行了系统规范.但在会计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对于某些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的情形(包括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新准则或规范不够明晰或比较费解,本文对长期股权投资处置规范的这些难点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会计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股票市场处置效应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简介 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常常是非理性的.投资者倾向于过长时间的持有损失的投资并且过早的卖出盈利的投资.Shefrin和Statman(1985)首先将投资者的这种倾向定义为处置效应(Disposition Effect).后悔厌恶和损失厌恶能够较好地解释处置效应.本文我们将检验中国股票市场中的处置效应.  相似文献   

9.
张秋玲 《西部财会》2007,(12):17-19
股权投资,即权益性投资,是指债权性投资以外的投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对权益性投资收益区分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采取不同的核算方法,税法上对权益性投资的持有收益和处置收益的政策规定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10.
《财务与会计》2016,(21):69-71
1.问:假设A公司将其全资子公司B的股权对外转让,受让方为A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另一企业C公司.请问:在A公司的合并报表层面能否确认转让的投资收益?税务处理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 长期股权投资(2014年修订)》第十七条规定:"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处置该项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按相应比例对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1.
投资性房地产处置会计处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规定:企业出售、转让、报废投资性房地产或者发生投资性房地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处置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  相似文献   

12.
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会计核算业务较复杂.本文拟从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核算的成本法、权益法以及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等几方面的纳税调整谈点粗浅的认识,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会计核算业务较复杂。本文拟从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核算的成本法、权益法以及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等几方面的纳税调整谈点粗浅的认识,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定资产处置,具体包括出售、报废、投资、捐赠、抵债、调拨等。由于财务会计核算和税收核算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因此对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之间的转换包括:因追加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换为权益法或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处置投资,权益法或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本文通过一系列案例,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6.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之间的转换包括:因追加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换为权益法或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处置投资,权益法或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本文通过一系列案例,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7.
银行和金融资产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过程中,对抵债资产的最终处置主要是通过出售(转让)来实现的。其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选择合适的出售(转让)方式,以尽可能小的处置成本,取得处置变现的最大化。从处置实践看,抵债资产变现处置可以选择拍卖出售、协议转让、招标转让、竞价转让等多种方式。经营性处置可以选择经营租赁、资产置换、对外投资等方式。但如何寻找社会潜在的投资者、购买者和合作伙伴,选择何种处置方式,才能实现处置变现最大化,是抵债资产处置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科技与企业》2004,(3):87-88
由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环保总局会同财政部、建设部组织编制的《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表明,多达600多种的危险废物,在今后的3年内将基本得到集中处置。《规划》提出,为控制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环境污染,我国将加大投资力度,吸引社会投资,在3年中投入149.2亿元人民币,基本实现危险废物的安全贮存和处置。  相似文献   

19.
反馈网     
德阳旌阳审计督促上缴国有资产处置款近日,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审计局在2008年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发现德阳市旌兴国有资产经营投资有限公司已收到2007年国有资产处置款15万元滞留未及时上缴。为此,审计组及时向  相似文献   

20.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及应用指南的解释,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有以下两种情况发生:一是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即追加投资情况.二是因处置投资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能力由控制转为具有重大影响或是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实施共同控制,即处置投资情况.下面通过举例来探讨在这两种情况下,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有关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