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剑 《发展研究》2000,(10):29-30
当前,国企债转股工作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开始以一种与以往不同的全新方式来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整个债转股的流程大致如下:银行将不良资产债权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收回资金→资产管理公司承接债权转化为相应股权→资产管理公司转让股权收回资金。  相似文献   

2.
债转股,就是国家成立了与国有商业银行相对应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将国有企业欠国有银行的一部分不良贷款剥离出来,分别转交给对应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债权人由原来的贷款银行转为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再将这一部分不良贷款转化为投入贷款企业的资本金,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就由原来的债权人转变为股东,依法享有股东权益,企业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通过债转股的政策,扭转了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长期居高不下的局面,减轻企业债务负担,促使企业走出经营困境,并消除国有银行承担的巨大金融风险。实行债转股政策,对国家、企业、银行、国有资产管理公司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培华  黄越 《当代经济科学》2000,22(4):F003-F003
债转股是从产权入手解决债务问题,其实质就是剥离企业所欠银行的债务,经过重整,变成银行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成为企业和股东。债转股的目的使债权得以清偿,化解了企业的包袱,为企业走上良性循环发展之路提供外部条件。但是,债转股的企业如何确定,如何转,转成什么,转后的出路在哪里是问题的焦点,也是债转股成败的关键。一、债转股要以市场为导向。债转股确立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涉及上千家企业,上万亿贷款,政府以“红头文件”的形式把债转股作为国企的一项重要举措列进相关的政策性文件中,至此政策性就该到顶了,剩下的事情应该可以由政策…  相似文献   

4.
王晖 《财经科学》2000,(5):69-71
对符合条件的国企实施债转股是我国推进国企改革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为了搞好此项工作,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债转股的主要目标,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债转股的道德风险问题,通过迫使债转股企业付出相当代价的方式规避债转股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建立资产管理公司阶段性股权的退出道德。退出方式包括企业内部人员持股,兼并与资产重组,回购,建立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等。  相似文献   

5.
目前债转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6.
7.
债转股是盘活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一项重大举措,尚无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需通过总结经验,尽快在法律上给以全面的规范。本文从法律角度,通过对债权、股权的法律性质及债权与股权一般关系的分析,揭示了债转股的本质,论述了债转股在实施过程中的合同问题、法律关系问题、与现有法律规定的冲突问题等,从而指明债转股如何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和国家现有法律规定,成为化解金融风险,减轻企业负担的一种全新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关于债转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相似文献   

9.
债转股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秀忠 《经济师》2001,(2):150-150
在我国经济转型期累积形成的债权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国企改革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拦路虎,银行大量的不良债权蕴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我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运而生。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对应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它们以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为使命,以最大限度地保全这部分资产,减少其损失为主要经营目标。我国新组建的信达、华融、东方、长城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以运作债转股为其使命的。通过初期阶段剥离银行不良资产,实现了债权从银行到资产管理公司的转移。目前,资产管…  相似文献   

10.
“债转股”就是把债权转为股权,一般来说,它可发生在任何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像企业债权转股权、企业内部的集资转股权、银行在企业的债权转股权、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权转股权等。但就目前具体操作的情况,国内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初衷是将债转股作为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和减轻国有企业社会负担的一个重要措施提出来的,从世界各国进行债务重组的经验看,债务重组可以采取“银行和解协议”、“法庭和解协议”、“破产和清算”、“债务出售”、“债务归还”、“债务证券化”、“债转股”等,从不良资产程度和对回收率的预期看,债务重组可依次分为催收、一般性重组、债务延期或避免、债转股、破产诉讼等,究竟采取哪种债务重组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不良资产的程度,其次取决于债务重组在经济、法律制度等方面受到的约束,而我国现实的情况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基本上是由国有企业的不良债务引起的,银行的不良资产和国有企业的不良债务基本上是对称的,由此决定了我国的债务重组只能是银企合二为一的整体重组,这种整体重组既不能实施大规模破产清算的“硬”措施,这样地造成社会不稳定和大的金融风险,但又不能实行像催收、一般性重组、延期、免息、免债的“软”措施,这样不仅不能达到目的,而且银行、财政的承受力不行,债务重组证券化现在又不具备条件,经过综合考虑权衡利弊,收益、成本比较最后才选择了债转股这一形式是把债转股当作权益之计,仅仅为了企业脱困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还是把它当作治标治本的措施,为改变 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和治理机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标的确定直接影响着“债转股”这一资产重组方式运作的成败,其实,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解决方案早在1993年就讨论过和建议过,但一直未能彻底解决,其原因便是认为国企经济效益不好的原因是资产负债率过高,利息负担重。所以改革措施多在如何降低负债率、如何减轻国有企业负担上下功夫,在更深层增加新投资和推动创新方面明显不足,结果不仅没实现“脱困”,反而还使人们对改革产生了怀疑。为什么会如此,就是我们的出发点目标定位不准确,没有找准“解困”的关键点,如今国有企业脱困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选择了债转股这种方式,分别成立了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后,短短几个月时间,国家经贸委首批一次圈定了108家债转股企业,从北京水泥厂的债转股开始,到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实施了债转股,以这样快的速度实施,似乎让人感受是件很容易做的事,是为了实现三年脱困的目标必须马上完成似的,故而对债转股的目标一定要明确,才能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债转股的实质及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债转股的目标定位应该是改变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其根据是我们认为国有企业的不良债务及国有企业不断亏损的原因不是资产负债率高、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其根据是我们认为国有企业的不良债务及国有企业不断亏损的原因不是资产负债率高、利息和税收负担重,而是经营机制没改变,有效治理结构没建立起来,更谈不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故而企业资产盈利能力低下,亏损逐年加大,银行贷款也就越来越多,债务也就越来越大,恶性循性。  相似文献   

11.
12.
任子欣 《经济前沿》2000,(10):45-47
1999年,是国家开发行银行开始涉足债转股运作的一年。从实际的运作效果来看,大家对于债转股的意义和特点的认识还不够深,对面临的障碍和难点也缺乏深入的分析,比如怎样化解面临的障碍、债转股目标企业的搜寻、怎样建立债转股的股权退出机制并最终取得债转股的成功。本文仅就以上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14.
宋冬林 《经济纵横》1996,(11):4-6,34
关于资本运营的几个问题宋冬林一、资产与资本资产和资本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从联系的角度看,资产包含资本,资本是资产中的最活跃的要素。从区别的角度看,在一定意义上,资本就是资产,但资产却不一定是资本。资产只有被作为要素商品用于增殖目的的时候,才...  相似文献   

15.
债转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信  朱军 《经济纵横》2000,(5):30-32
为解决国有企业资金不足和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而出台的债转股已引起世人的关注。这一举措从直观的角度上看对解决银行的不良贷款和国有企业脱困起着一举两得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人们不能不担心此举会给赖账经济提供温床 ,从而违反债转股的初衷。本文试图从债转股的操作方式和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以期引起人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邵凯旋 《技术经济》2001,20(9):55-56
(1)化解金融风险。早在1995年国际权威资信评级机构之一的美国穆迪公司认为,我国国有独资银行不符合国际监督标准,并将其信用评级降为E级(最后一级)。所以,没有理由不为我国可能出现的金融危机担忧。虽然现在有中央政府良好的政府信用为国有银行作担保,但是一旦人们对国有银行的资信失去信心,爆发金融危机的外因被激活。居民大量从国有银行提款,对国有银行形成挤兑。而银行由于不良债权太多,无法兑现城乡居民的挤提,从而引起社会恐慌,爆发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7.
18.
19.
“债转股”对于解决我国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和改善国有企业的负债结构 ,对推动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资产和增强抗风险能力的确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债转股”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  相似文献   

20.
石薛桥  张胜利 《生产力研究》2000,(1):121-122,136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由于经理层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地位的重要性,经理层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必须双到位,不可或缺;监事会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作用较特殊,但事实上监事会的监督功能存在着严重的弱化问题,应以措施予以强化;进上步规范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途径很多,而建立职工持股会制度是其中较为有效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