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玉良 《商业研究》2005,(16):146-147
经济伦理是现代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经营理念。以“诚信”为突破口,伦理道德已引起包括经济界在内的全社会的重视。如何在理论上弄清楚经济伦理所特有的本质内涵,就必须理顺与其相关联的几个问题。从市场经济与市场失灵、经济人与社会人、经济伦理与经济理性探讨了经济伦理规范市场经济的必要性,着重强调了其内涵的根本点在于限制经济主体的自私和贪婪,在无害于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界限范围内谋求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8,(1)
经济伦理所探究的是经济利益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的经济伦理观念是以孔子的"崇仁"、孟子的"尚俭"等重义轻利为主要价值取向的;西方传统的经济伦理观念更加注重"经济人"利益的实现,而将"道德人"的培养放置于次要的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倡导的是效率与公平兼备的经济伦理原则。经济观念指引并支配经济行为,因此,积极的经济伦理观念的树立是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经济伦理学应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展开研究,本以此出发探讨了“利益与道德”、“效率和公平”等基本范畴的内涵,认为经济效益原则、社会公正原则、平等互利的竞争原则、人的个性发展原则分别作为基础性、主导性、手段性、理想性原则应成为我国经济伦理学所倡导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熊梦莹 《商》2013,(2):58-58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经济生活快速发展,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经济伦理作为调节经济活动的伦理道德规范,其重要性愈发突出,它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撑,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它还是经济个体利益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活动既是人们的物质活动,又是人们谋求利益最大化的思想活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伦理建设,对于形成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乃至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商业伦理的内涵与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了商业伦理建设的基本原则和途径,以期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一、经济生活中的新伦理精神因素(一)义利观念市场经济既是一种求利经济,又是一种高度规范的法治经济。义利统一观念主张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一致,发财致富与合法经营不矛盾,义利兼顾,既求财,也讲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是以儒家经济伦理为基础的理论思想体系,它是我国古代小农经济条件下的产物。虽然传统经济伦理中的伦理要素有其合理积极的一面,但它已无法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要变革传统经济伦理,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发展,并使之有益于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儒家"社群至上"的经济伦理,主张由国家塑造社会,强调国家意志的普遍性,并通过国家权力和伦理规范来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对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认为经过现代化的扬弃和重构,赋予其新的内容,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尤其是当代的企业经营管理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郑晓 《商场现代化》2010,(12):148-148
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和不断发展,伦理观念在财务管理活动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财务管理常与社会行为产生冲突。因此,如何处理企业财务与伦理的关系,就成为企业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双赢的核心问题。本文就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伦理失范和造成我国伦理困境的根源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关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翟晓英 《中国市场》2011,(26):124-126,128
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目前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从西方经济与伦理关系的回顾着手,分析了目前的市场经济和伦理道德的辩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市场经济下经济行为的伦理底蕴。  相似文献   

11.
关于公有制经济中经济利益均衡的理论思考张翠玉,王来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实现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利益均衡,从理论上思考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利益和利益均衡范畴如何界定,探讨实现经济利益均衡的条件,不仅是个理论问题,也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实...  相似文献   

12.
区域协调发展是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广义的经济伦理意义解读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内涵。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探讨区域政策的伦理意义:实现全面发展和公平与效率并重。  相似文献   

13.
张颖 《商场现代化》2006,(6Z):177-178
市场经济不但是法治经济,而且是由商业经济伦理架构维系的经济。中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传统的经济伦理正在发生嬗变,曾经作为中国文化主流思潮的儒家思想,内容庞博,影响弥久,作用彰著,但是其对中国商家的影响,正在发生悄然变化。重新审视经济伦理的基本内容——“义利观”,及其对中国企业家的作用,对构建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的伦理体系,激发企业家的开拓性和创造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道德经》一书蕴含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但在运用于现代市场经济前,必须对老子的经济伦理思想进行重新解释。本文采取批判性的诠释方式,将老子的经济伦理思想概括为天道原则、不争的分配伦理、诚信的交换伦理、节制的消费伦理和适度的发展伦理。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精神文化的巨大作用.本文基于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信用缺失问题,反思我国社会转型期伦理精神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揭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伦理价值向度.  相似文献   

16.
杨艳昆 《商场现代化》2007,(15):397-398
经济伦理这一全新概念伴随市场经济自身矛盾的发展而产生。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各个环节,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伦理是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树立现代中国经济伦理观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济和伦理是一个社会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两大关系类型,两者相互制约,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而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打破了原有的传统伦理基础以后并未建立起适合自己的社会伦理关系.由此带来的矛盾和冲突在当代社会愈加明显,而这些经济问题大多可以用市场经济体系缺乏相应的伦理基础来解释.  相似文献   

18.
经济和伦理是一个社会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两大关系类型,两者相互制约,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而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打破了原有的传统伦理基础以后并未建立起适合自己的社会伦理关系。由此带来的矛盾和冲突在当代社会愈加明显,而这些经济问题大多可以用市场经济体系缺乏相应的伦理基础来解释。  相似文献   

19.
蔡桂生 《商业研究》2004,(16):52-55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才能更好地建设和完善经济伦理道德,更好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正确理解并处理经济制度与经济伦理观念之间的矛盾关系,是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红雨 《商场现代化》2007,(21):166-167
本文探讨了我国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研究制度伦理的意义是为了更有效和合理地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减少甚或消除社会经济生活中可能出现或实际出现的利益矛盾冲突,从而更有效地维护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秩序,使之能够真正维持长久的稳定和效率。本文同时提出了目前我国制度伦理建设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