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三个面向"最早见于1983年邓小平给景山小学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按十六大报告的解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而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也就是说,"三个面向"原本是一个关于教育或如何发展教育的命题.江泽民同志从这一命题中引伸出"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这既揭示了教育与文化的本质内在关联,又说明了发展社会主义教育对建设先进文化所具有的基础或前提意义.  相似文献   

2.
儒家"大一统"民族观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统一便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也成为各民族的共识.尤其到了清代"大一统"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人们的大一统意识也越来越强,而长城之设与"大一统"又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因此,本文试图以长城为视角,通过探寻清代在"大一统"方面所具有的新民族观以及对民族关系的影响,以希望能更好地继承并弘扬儒家"大一统"思想的精华,为维护祖国统一与各民族团结提供借鉴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3.
神话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积淀,反映了早期人类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想象和解释,成为一个民族文化和文明的最初形式和源头之一.中国和希腊神话最大的差异在于"善"与"美"的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中国和希腊两个民族在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以及整个文化方面的巨大差异,同时这种差异也对各自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许多研究发现,经典的生命周期理论无法充分解释居民退休后消费明显下降的现象,即存在"退休-消费之谜","退休-消费之谜"对生命周期模型提出了质疑,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和争论.本文围绕"退休-消费之谜"的提出、存在的争论和如何解释退休后的消费下降,系统地评述国外相关文献,旨在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退休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小康"这个古老的话语,被当代共产党人灵活地加以改造和运用,并赋予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成为邓小平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以小康社会来界定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贡献.小康社会是中国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核心范畴,它不仅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标准和起点问题,也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人民一定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奏出辉煌的乐章!  相似文献   

6.
迄今为止,关于物业管理与物业服务的争论经过多次DK,一直没有产生出结果,但是显然有人更加急于盖棺定论,为物业管理划上句号.这一次他们为清退物业"管理"而准备的逐客令,是借用万科物业将其属下所有物业管理企业更名为物业服务企业的声明.  相似文献   

7.
"经济人"假设历来争议不断,利他主义行为是"理性人"自利动机的挑战者.利他可划分的亲缘利他、互惠利他和纯粹利他,前两者在生物学上都得到了较好的解释,行为者在根本上是自利的,可以纳入"经济人"范式.纯粹利他之"纯粹"的界定是一个难题,它的存在性、解释仍存在较大争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扩张与现代主流经济理论的"贫困化"并行,建立广义效用假说,拓展自利偏好和"效用"内涵以解释纯粹利他,进而维护"经济人"范式有广泛的基础和重要意义,同时也必须认真面对效用论的研究领域和边界,虚心向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学科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的实质是政府和农民的关系问题,财政政策可以视为政府对待"三农"问题的"指示器".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兴衰和朝代更迭一般都能从统治者对待"三农"问题上找到深层原因.当代"三农"问题的凸显既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工业化、城市化现象密不可分,亦与国家所采取的财政政策直接相关.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必须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诸多因素解决"三农"问题,而从财政入手是关键.为此,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财政改革.  相似文献   

9.
市民社会及其"农民市民化"的逻辑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读:今年关于城市的研究在不同学科领域迅速展开.其中,社会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关于"农民市民化"这个话题讨论较多,其主要集中在农民身份转变及社会认同变化方面,而对"市民"这一概念的传统语境及其与现代化的实践渊源却缺少必要的探讨.研究这一问题时应该更多思考城市化过程中"户籍身份"转变问题本身是一个"真命题"还是"伪命题"的问题,因为,城市化应该是一个社会文明机制发展及成长的表象及动力,而不是简单的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0.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目标.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果断提出实现"小康"这一作为实现现代化的过渡环节.三步走战略,要求中国到21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实现这个目标最困难和最关键的是农村和农民问题,最大的矛盾是发展不平衡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大的制约因素是能源不足及发展问题.出路在于加大城市化的步伐和严格控制人口的规模,以及大力发展节能型工业结构.  相似文献   

11.
"乐学"教学是现代化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将"乐学"作为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打破旧的模式、走向更高更新层次的有效的教育方式.本文根据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情况和经验、体会,对"乐学"教学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培养人的活动,正日益被世界各国高度重视而纷纷将其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也先后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但是,由于对"三个面向"的模糊认识,导致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还相对滞后,影响了高职人才的全面发展,高职教育还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①要求高职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专门人才";为社会的开放输送善于开展国际交往、交流和合作的人才;为迎接未来新技术革命挑战造就"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3.
国资委在"郎顾之争"后,严令叫停了MBO(管理层收购).文章认为,这场争论不是理论之争或者学术之争,也不是所有企业都不能实行MBO,基于法律基础和事实条件,满足实行MBO条件的国有中小企业可以采取此种产权治理结构来促进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哲学上关于"一分为三"的命题已经争论了十七年,作者认为"一分为三"具有普遍性并论证其产生的根源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虽然,这场争论中各方各执一辞,但作者希望能逐步确立这一命题,建构立体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初期关于高等教育方针的争论,实质上是一场关于知识分子在国家危急存亡之时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问题的讨论,是人们对特殊时期高等教育所作的独特思考。这场争论对推动国民政府制定"平时教育"政策起了促进作用,它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知识分子不仅是社会的"匹夫",更是民族文化的承载者,他们的能量既在战时,更在战后。同时,这场争论还有助于人们深入认识大学的时代使命。此外,这场争论的结果对保护、发展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事业,打破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文化的阴谋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1979年初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苏绍智、冯兰瑞提交的发言稿<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社会发展阶段问题>再次引发了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围绕"过渡时期"、"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中国是不是社会主义"等问题,理论界进行了长达五年之久的争论.作为当代中国思想理论界一次重要的学术论争,这次"阶段风波"是理论界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角度,对理解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探索.它促使了30年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一次重大转折,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直接思想来源.今天应该坚持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给予"阶段风波"以客观的历史评价和定位.  相似文献   

17.
湘桂黔边侗族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协作就是必由之路.提出了构建"侗族文化旅游圈"的理论基础,并分析了"侗族文化旅游圈"构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最后得出了构建"侗族文化旅游圈"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实践建议.为"侗族文化旅游圈"区域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建议.  相似文献   

18.
消费社会中,一些学者﹑教授文化身份向大众文化身份的转换,有其必然性,而由此产生的社会认同的不同选择和争论,也是正常的,人们应以更宽广的理性视野解读"易中天现象".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现代化进程的中国,是一个"主义"话语纷繁时期.以"平民经济的原则"相标识,实现"各分子皆有独立的精神,有自由发展的机会"和"人人都是劳动者、工人,又都是企业管理者、资本家"的合作自治社会为终极目标的合作主义经济思潮,是诸多"主义"话语之一种.它是人们在既要避免竞争求利的资本制度在中国发生与成长,而又对社会主义变革手段和前途不信任的两难心态下,试图从经济上寻求变革社会"第三条道路"的产物,最终认定合作社制度是寻求公正合理经济制度的最佳途径.其作为一种力图在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中国社会变迁"终极原因"的新潮流,不仅为社会变革多了一种可资借鉴的理念,而且也是合作经济学的本土化或构建中国合作经济学最初的起步和努力.  相似文献   

20.
对发展贵州"原生态"蜡染文化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开放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贵州"原生态"蜡染文化产业日趋衰退,如何保护和振兴这一民族传统文化产业是地方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运用经济学理论观点,分析蜡染产品具有的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的二重性特征,可发现蜡染产品生产函数的主要投入要素是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文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原生态"蜡染的优势和劣势,可提出发展贵州"原生态"蜡染文化产业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