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公布,2003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已连续3年下滑,跌至5600亿美元,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流量下降了1/4,达到3760亿美元,创下了6年中的最低水平。而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出流量却增加了4%,达到5700亿美元。日本作为发达国家中的重要成员,其外国直接投资状况虽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国际背景的影响,但是,在2004年日本对外、对内外国直接投资上还是体现出了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海外经济评论》2006,(43):33-33
联合国贸发会议17日发表的《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连续第一年增长,反映出许多地区经济增长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3.
《海外经济评论》2009,(21):33-34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5月20目在日内瓦总部发布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受持续蔓延的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大幅放缓的影响,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将继续缩减,其中在2008年表现出较大韧陛的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将逐步遭受到负面冲击,使得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增长速度明显回落。  相似文献   

4.
国际     
《天津经济》2011,(8):77-78
201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达1.24万亿美元 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于7月26日在北京召开((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发布会时指出,201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增长了5%,达到了1.24万亿美元,但仍比危机前的平均值低15%,  相似文献   

5.
《海外经济评论》2009,(38):34-34
9月17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UNCTAD)在北京发布《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称,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数量将比去年大幅下降30%-40%,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会在明后两年分别回升到1.477亿美元、1.8万亿美元的水平。但仍不及2007年约2万亿美元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海外信息     
《新财经》2007,(2):14-14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2006年增长34%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近日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200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增长34%,总额达到1.2万亿美元。截至2006年底,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已连续四年增长。报告说,去年流入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约48%,达8007亿美元。与此同时,对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仅增长10%,为3677亿美元。其中亚洲和大洋洲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为2299亿美元。在亚洲和大洋洲地区,中国、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仍然保持亚洲吸引外资的前三位。印度超过韩国名列第四,去年吸引外国投资95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现代乡镇》2004,(10):25-26
新闻背景:近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外国直接投资趋势和近期发展》颇为引人注目。报告露,中国2003接受外国直接投资(FDI)达到30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流入PDI最多的国家。然而紧接着,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却发表研究报告称,“中国经济对外国直接投资严重依赖已是事实”;并且警告说,利用外资给我  相似文献   

8.
崔健 《现代日本经济》2008,159(3):25-29
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日本政府设立了专门机构并制定和实施了专门的计划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从而加大了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力度,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量也在不断增加。尽管在日本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和流入量不平衡以及流入量相对较少的状况没有根本改观,但是,逐渐增加的对日直接投资还是给东道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除了资金、技术和管理方法等经营资源流入以外,在振兴地方经济、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力和解决雇佣问题等方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19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了约21%,由2007年的1.83万亿美元减至1.45万亿美元。预计随着全球经济衰退程度的加深,FDI下降速度可能加快。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目前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至今,外国直接投资的年流入量都超过了400亿美元,2002年达到了527亿美元。根据我们的研究,在这些投资中劳动密集型的、以从事加工贸易为主的企业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从1993年到2001年,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出口总值中所占比重从27.51%逐年增加到50.05%,  相似文献   

11.
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资本流动开始减缓,跨国直接投资与并购活动也急剧萎缩,2008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下降20%以上,但是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大幅上升。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高达521亿美元,相比2007年增长将近1倍。其中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06.5亿美元,比2007年  相似文献   

12.
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可望达万亿美元 (据新华社、科技部稿编 )   日前公布的联合国贸发会议《 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跨界兼并和收购与发展》指出,由跨国公司带动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今年有可能突破 1万亿美元,大大高出 1999年 8650亿美元的水平。   发达国家仍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 1999年发达国家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 6360亿美元,比 1998年的 4810亿美元增加了 1550亿美元。而发展中国家吸收了 2080亿美元,比 1998年的 1790美元增加了 290亿美元。   《投资报告》指出,对许多公司来说,在全球市场谋求生存和繁荣成…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塔吉克斯坦引进外国直接投资3亿多美元,俄罗斯、塞浦路斯和美国成为主要投资国。俄罗斯的投资额最大,其次是塞浦路斯。美国居第3位。塔吉克斯坦借助于外来投资保证了国内生产、贸易的增长和人民生活的改善。2007年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达到了预定的目标,GDP  相似文献   

14.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发展趋势1.近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呈高速增长态势。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简称 FDI)均以高于经济增长和贸易增长的速度增长,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199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额达8655亿美元,流出额达7999亿美元。1982年至199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年均增长率为17.2%,其中1998年和1999年分别达到43.8%和27.3%,估计2000年增长率超过25%。199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占世界国  相似文献   

15.
刘汉雄 《首都经济》2005,(10):86-89
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全球投资展望评价报告里.外国直接投资专家.跨国公司和投资促进机构都预测在未来中、短期内.外国直接投资将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产业》2005,(3):23-23
近来,关于内资和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并轨的话题日渐升温,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这个话题的背后,是我国规模庞大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量。  相似文献   

17.
<正> 80年代资本国际运动的流向出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即外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急剧增大。到1987年底,外国在美的直接投资总额为2619亿美元。据摩根、斯坦利公司估计,1988年外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将高达750亿美元,比1987年还高出146%。可以预计,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外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还会进一步扩大。外国对美国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原因很多,对于不同的投资国或投资企业,其具体原因也是不尽相同的,然而从根本上说,对美直接投资剧增主要是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迅猛发展所造成的结果。1984年以来,外国直接投资额在美国的急剧增长是外国投资者和美国双方之间的相互需求或依赖程度日益增强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由37.55亿美元上升到424.47亿美元,10年内增长10.3倍,增速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1992年以前,我国利用外资是以对外借款为主,外国直接投资所占比重不大.1992年,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达到112.91亿美元,占外资利用总额的58.8%,这一比重超过了对外借款,使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开始占据主要位置."九五"期间,这一比重又上升到73.74%,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与对外借款相比约为3∶1.不难看出,20世纪最后10年尤其是"九五"期间,我国吸收国际投资得到了空前的高速发展,可谓如日中天.  相似文献   

19.
试析我国入世对美在华直接投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美国是全球第一大对外直接投资国 ,我国是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但目前美国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却远少于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本文通过对美国在华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在华投资强度、投资行业分布、投资动机和投资战略等方面的研究 ,来分析了我国加入WTO对美国在华直接投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过去十年,新兴市场大部分时间都是全球投资者的宠儿,但最近资本流向新兴市场的大环境剧烈恶化。2002年至2007年,流向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大幅增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短暂暴跌,随后在2009年至2011年再次大增。2011年,对欧洲可能爆发金融危机的担忧打断了这一流动,但2012年再次恢复。2012年底,流向新兴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FDI)、股票组合投资和债券组合投资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