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采用面板VAR方法检验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个区域互联网金融发展影响实体经济增长的情况,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在中部、西部和东北三个区域影响为正,在东部地区影响为负,且东北地区的边际效果最大;从贡献率上看,中部和东北地区贡献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不同用途之间的生产与配置效率的对称即能实现资本的帕累托最优。基于此理,本文对中国FDI生产与配置效率的区域特征及其区域经济收敛含义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发现是:(1)我国FDI边际生产效率从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依次递减;FDI区域经济贡献则按中部、东部、东北和西部依次递增。(2)FDI促进了中部向东部经济的收敛,但继续拉大东北、西部与东部之间的经济差距。(3)四大区域作为整体,具有较高的FDI配置效率,但区域间并无显著差异。(4)FDI配置与生产效率呈非对称性特征:除中部之外,其它三大区域FDI配置效率均不显著且与生产效率不匹配。基于区域间FDI配置与生产的对称性目标,本文提出优化FDI区域配置、促进区域经济收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证券导刊》2011,(30):41
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东部沿海10省、中部6省、西部12省和东北3省四大区域经济板块的总体发展格局。按照"十二五"规划中所确立的"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近年来各地区经济都实现了稳步发展。不过,就目前形势来看,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仍存在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4.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呈现东部快于西部、西部快于中部、中部快于东北的态势,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差距较大。本文着重从江苏省县域工业发展的角度分析现今产业链的分布情况。以及对我国产业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这一现状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把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四个经济区域,分别把全国和各区域的名义产出和实际产出与实际利率指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的利率政策的产出效应在我国的东部、中部、东北部和西部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区域差异,利率政策对东部的产出效应最为显著,远远大于对西部的影响,而中部和东北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对社会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生产都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不同城市间地理位置、经济、文化等的差异,所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房地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主要从区域差异角度分析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因素,实证得出结论,我国东部地区的房地产价格变动相对中部和西部地区更为敏感,且各地区相差较大,应适当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7.
基于VAR模型的我国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指示变量,利用幕于向量自同归模型(WAR)的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和预测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不对称性差异,货币政策对东部经济增长的效应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弱;东部经济增长对货币供应量的响应速度最快,敏感度最大,中部次之,西部地区的敏感度最低;货币供应量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解释力远低于东、中部地区,且对西部经济的影响呈明显的滞后性.文章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凌 《金融研究》2008,(12):I0015-I0019
近年来,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加速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呈现明显的区域化,初步形成了东部发展、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的四大区域经济带。同时在四个大范围经济区域内部,形成了若干具有一定稳定性和较强辐射性的小范围经济区域。这些经济区域以某个地区和城市为中心,周边地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范围超过行政区划单位,打破了以往形成的行政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9.
"四轮驱动"--中国区域经济新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明星  王志杰 《银行家》2003,(11):132-134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东北、西部在我国经济增长拉动中的作用只是前轮;马力更大的在两个后轮,即在东部和中部--总体而言"四轮驱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面板模型,对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区域效应差异。从贷款投放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来看,中部、东北和东部地区省份的效果比较明显,而西部地区的效果较差。对于资本投入相对不足的西部地区,要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调整区域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移;对于资本积累充足的东部地区,要提高资本的边际产出率,提高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11.
李伟 《金卡工程》2010,14(6):292-292
本文采用1992年-2007年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金融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并发现金融发展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从东部到西部依次递增,而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从东部到西部依次递减,这说明在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金融发展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而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更能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管是在区域经济管理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沿海经济发展战略、九十年代末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以来,目前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布局日渐形成,也就是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东部地区的发展步伐,鼓励东西互动,共同发展,带动中部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主要围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展开探析。  相似文献   

13.
由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到东部率先,中国四大板块区域经济格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四方,谓之天下也。随着近年数十个区域发展规划的获批和实施,被选中的地区,已经在中国担当起其新一轮经济起飞引擎的角色。而纵观10年来中国区域战略的持续推进,中国经济版图的深刻变化已经显现。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指出,虽然地区  相似文献   

14.
<正>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运用财政等政策手段先后实施了特区开发、浦东开发、西部开发等发展战略,培育了"长三角"、"珠三角"等一些增长极,使我国的经济结构明显地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  相似文献   

15.
东部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低于其他三大区域,体现东部地区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加快的特征。同时,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实施中存在政策配套完善不够、新区建设盲目攀比、农民工市民化进展缓慢等突出问题。2012年上半年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速最高,东部地区增速最低。2012年1-5月,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速最高,东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速最低,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增速分别高于东部地区8.59、7.98和6.2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构建了普惠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和熵值法确定权重,利用人类发展指数计算公式对2008~2017年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结合空间自相关检验和Kernel密度函数对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动态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普惠金融整体呈现东部、东北、西部和中部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省域间发展差距较大,空间集聚特征较为明显,超过83.9%的省份存在高高、低低的"俱乐部"特征。分区域来看,整体和东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主要集聚于中低水平,存在"双波峰"两极分化现象,中部地区发展波动性较大,西部地区上升趋势较为明显。本文结论能够为统筹各区域普惠金融协调发展和推动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相关理论,利用1985—2005年中国东、中、东北、西部四大区域的年度经济数据,实证检验了FDI与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滞后四期的FDI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滞后两期的经济增长是这两个地区FDI的格兰杰原因,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FDI和经济增长不存在长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0—2019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金融发展、资本错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内在关系.研究发现:(1)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区域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小;(2)资本错配显著降低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资本错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负面影响高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3)资本错配是金融发展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介因素,且各地区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由高到低依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4)依赖增加投资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而增加消费、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城镇化水平以及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收敛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11—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测算我国28个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基于测算结果分析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收敛性。结果表明: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全国及区域层面上均呈现收敛性特征,东部地区收敛速度最慢、中部地区最快。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借助条件收敛模型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收敛效应。总体表明:无论是从全国层面还是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来看,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高了全国及东部、中部、西部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收敛速度,有利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区域经济可分为四大板块: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东部沿海 地区。东部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但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十 一五”期间,东部地区如何进一步发展,需要进行认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