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假说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推论,其中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假设之一--边际报酬递减,是导致趋同产生的直接原因.但是,这一结论在大样本国家问并没有获得成立,因此在学术界便引发了对趋同假说概念的修订与争论,与此同时伴随的是相关界定方法的更新.  相似文献   

2.
近10多年来,趋同分析是实证宏观经济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这是因为,从理论的角度看,趋同是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推论;而新增长理论,特别是早期的AK类型经济增长理论,预言的是趋异。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否存在趋同就成了实证检验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看,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已具有两个大型的跨国数据库,即Maddison跨国数据(Maddison,1982)和Heston—Summers跨国数据(Heston & Summers,1991),这为趋同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趋同分析   总被引:63,自引:2,他引:63  
徐现祥  李郇 《经济研究》2004,39(5):40-48
Lucas(1 988,2 0 0 2 )一直强调城市具有不同于国家、省区层面上的经济增长特性 ,但为现有的有关文献所忽视。本文采用趋同分析的标准方法 ,就我国 2 1 6个地级及其以上城市展开讨论 ,结果发现 ,与我国省区趋同模式不同 ,我国城市经济增长存在δ趋同和绝对β趋同 ;从趋同机制上看 ,我国城市层面上同时存在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所强调的趋同机制。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 ,且有助于对我国地区差距的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增长地区性趋同路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焕明 《财经研究》2007,33(1):76-87
研究经济增长的地区性趋同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是否存在趋同性;二是怎样才能趋同。文章通过对我国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主要宏观经济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的分析,给出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即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性趋同的路径为:人力资本与资本存量的差异程度影响对外开放的地区差异程度,进而影响人均GDP的地区性差异程度。与全国相比,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的趋同路径又有所不同。最后文章给出了加快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趋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同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以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趋同假说为基础,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进行经验分析认为:中国地区间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趋同非线性、区域性、南北二元分异的特征;人力资本、经济结构变动、市场化水平等对增长趋同存在显著影响;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关键在于为欠发达地区创造形成趋同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新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杰  陆凤存 《经济师》2006,(1):37-38
新经济增长理论是21世纪80年代以后最主要的经济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考虑了技术作为经济系统内生变量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研发和传播速度的加快,我国的经济增长也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的进步。文章通过对新增长理论的介绍及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来说明新增长理论的理论适用性和解释力,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库兹涅茨在1955年发表的,《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平等》的论文中,提出了收入差距演变的“倒U假说”。假说认为,在经济增长初期收入分配差距会逐渐加夫,扩大到一定程度就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经过这个稳定时期到经济充分发展,市场经济充分完善的时候,收入分配差距将随着人均GDP增长而逐渐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长期变动轨迹是一条倒U形曲线。  相似文献   

8.
后发优势理论与经济趋同理论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格申克龙的“后发优势说” 首次明确使用“后发优势”(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一词来表述后进国家对先进国家追赶潜力的,是20世纪美国著名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 (Alexander Gerchenkron,1904~1978)。他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的演化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胜洲 《当代财经》1999,(10):18-21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部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下降,与东部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差距增大,呈现出“边缘化”特征。其内部的经济联系主要表现出的是竞争而不是合作态势,使得其经济发展出现趋同现象。中部地区要摆脱“中部塌陷”的困境,在适度竞争的同时更要加强分工与协作,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注重市场机制的培育与完善,充分发挥其综合优势,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该文的结论与一些学者使用看似完美的结构主义的经济增长模型的结果不尽相同.从实证的角度给出不同回归方法对PANELDATA模型回归结果的不同影响.该文力图说明以下两点:一是SGMM法估计扩展的SOLOW模型是有效的,而科学合理的方法是获得正确结论的前提;二是模拟的结果表明我国三个经济带之间的经济增长的趋同性较小,而经济带内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分析了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惯性的地区差异性对我国经济增长趋同性的影响.指出了西部大开发中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更有效.  相似文献   

12.
扩展的SOLOW模型的应用-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性差异与趋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的结论与一些学者使用看似完美的结构主义的经济增长模型的结果不尽相同.从实证的角度给出不同回归方法对PANELDATA模型回归结果的不同影响.该文力图说明以下两点:一是SGMM法估计扩展的SOLOW模型是有效的,而科学合理的方法是获得正确结论的前提;二是模拟的结果表明我国三个经济带之间的经济增长的趋同性较小,而经济带内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分析了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惯性的地区差异性对我国经济增长趋同性的影响.指出了西部大开发中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研究——基于资本配置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在实现高速增长的同时,省际间的差异也在持续不断的扩大。以收敛性理论为分析基础,从固定资产投资角度对1978-2007年我国省际间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我国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β趋同,但是存在俱乐部β趋同,东部和西部趋同比较明显,而中部趋同不明显。通过对固定资产投资主体的细分,论证固定资产投资各主体投资行为差异是否是条件β趋同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经验表明,土地要素的市场化交易不仅极大地促进了资本的形成和城市化的推进,而且有效地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缓解了分税制改革带来的地方财政收支责任失衡,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本文运用使用附加人力资本和土地出让的四要素CES生产技术模型构造了城市经济增长的面板趋同方程,考察了中国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趋同性的实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有关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及研发投资理论的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亚斌  曾铮 《经济评论》2005,(6):63-66,95
新增长理论的价值在于将技术内生化,而其中的研发投资理论更是将自发性技术变迁作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并且注重了研发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效性的研究。但是,研发投资理论没有对研发投资有效性进行深入研究,没有将其与之相对的生产性投资联系起来,研究资源稀缺状况下二者的权衡,所以在解释国家层面上如何权衡研发投资和生产性投资的比例这一问题没有给出很好的答案。当吸收能力和国家创新能力两大概念与现有研发投资有效性研究成果结合之后,以上问题将得到较好的解决,并且对中国的现实经济政策有深刻的政策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针对我国实际工资水平较低的问题,理论界从比较优势假说、经济结构假说和收入分配假说不同的分析角度,分别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而技术依赖假说则强调,实际工资的变化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依赖关系:当技术进步偏向利用资本、节约劳动时,实际工资呈下降趋势;当技术进步偏向利用劳动、节约资本时,实际工资呈上升趋势。对我国实际工资水平变化的实证研究也为上述解释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8.
增长趋同的预言曾经使得新古典增长模型面临困境,同时也成为新增长理论必须通过的假设检验。经济增长理论现有文献中存在着各种关于趋同的概念和假说,以及围绕这些趋同假说所展开的经验研究方法等研究成果。这些成果表明,趋同问题的研究给增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东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西方国家60、70年代的水平不相上下,当然与西方国家目前的水平(美国一些经济学家说美国目前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7.0%)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也决不是一些经济学家所说的零或者很低。而且从时间的纵向比较也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