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04年,为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落实“两补一降”政策,安陆市从规范“卡书”填发人手,狠抓直补资金的社会化发放,精心组织,规范操作,较好地落实了各项改革政策。按要求农业税降低了3个百分点,第一批粮食直补资金674万元和5万元的早稻粮种补贴90%以上已发到农户手中。截至目前,全市没有一例因早稻补贴不实、不执行粮食直补政策或违规操作和农业税收问题而出现农民上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沂水县农税局根据税改后农业税纳税资料较多,农民群众不易保管,纳税时携带不便的实际情况,于今年农业税夏征开始前,专门为纳税人制做35万份实用易保管的《农税资料袋》。同时,在资料袋上印制了农业税收的政策规定和纳税人的义务,实行《农业税计税核定证书》、《农民负担卡》、《纳税通知书》、《农业税税票》等纳税资料一袋管理。既方便了农民群众纳税资料的保管,缴纳税款时的携带,又增加了农税政策法规宣传,加强规范了农业税收的征收管理,使群众心中有数,交“明白税”,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农民群众自觉纳税、主动纳税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国家决定,2004年黑龙江、吉林两省先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并对粮食主产区的农民实行直接补贴。黑龙江省首批粮食直补资金早已发放到位,其余直补款和良种补贴也在同年6月底前全部兑现到户。与此同时.全省免征农业税试点工作也已启动,双城、讷河、富锦、兰西等4个试点县市正按《黑龙江省关于全部免征农业税试点工作方案》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4.
大年初一到三爷家拜年。年近八旬的老人精神矍铄,身板硬朗,三十多年村干部的经历让老人很健谈,一见面便很高兴地拉我坐下,打开了话匣子。因为想了解农民对财政支农惠农政策的看法,我直接把话题引到农业税废除和粮食直补上来。老人一听激动起来,提高了嗓门:“三皇五帝到如今,就数今天的政策得人心。”“你听听大伙怎么说的吧——‘东方红,太阳高,中国出了个胡锦涛。  相似文献   

5.
农民收入低是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一大问题。从工业反哺农业开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扶持农业,发展农业,提高农民收入。从粮食价格政策到农业税减免政策,以及近年出台的粮食直补政策,都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但对收入低问题的解决却不显著,如何才能最终提高农民收入呢?笔者结合调研情况试对比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唐河县是全国粮棉油百强县,也是全国首家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该县以落实国家粮食直补政策为契机,扩大种粮面积进而提升粮食产业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随着取消农业税及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种田的热情高涨,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纷纷返乡要地种粮,由此引发一系列土地纠纷,成为影响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稳定因素。本文拟就当前农村土地纠纷的类型及调解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是制定《粮食补贴条例》,使短期政策变为长期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持主销区粮食生产稳定,有利于粮食供求平衡,确保粮食安全。推行粮食直补政策应成为长久之策,无论丰年、欠年都要实行直补,只是补贴标准不同。进一步加大粮食直补政策实施力度,制定地方粮食直接补贴条例,确  相似文献   

9.
实行粮食直补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三农”问题所实施的一项战略决策。几年来。我市根据中央、省、市的直补政策,在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对全市种粮农民全面进行粮食直补,惠及我市12个乡镇657个村的42万农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一、存在的问题。随着农业税税率的全面下调、“两工”的取消和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农业税征收工作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农村信用社发放粮食直补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直补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取消农业税后作出的又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的重大决策。粮食直补由当地农村信用社监督发放既加强了信用社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了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纽带的作用,又是农村信用社立足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的具体体现。尽管如此,发放直补工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减免农业税后亟待制定的配套改革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减免农业税需要配套改革政策。从宏观角度来看,减免农业税与国家鼓励和扶持粮食生产有密切关系。我国粮食连续几年减产,供求缺口不断增大。粮食主产区免征或大幅度降低农业税,其必然结果会刺激粮食生产。从巩固税费改革成果的角度来看,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进行减免农业税改革试点,除把相应的基础工作落实到户外,更重要的是制定相关配套改革政策。  相似文献   

13.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国家取消农业税和实施粮食直补后又一项新的惠农政策。2009年度三麦工作已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全面展开,投保面积达58.87万亩。  相似文献   

14.
去年以来,中央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国家又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取消农业税等两补一免的惠农政策,使去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0.9%。农业税的取消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好事,对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缓解农村突出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广大农民来讲,可  相似文献   

15.
童珂 《财政研究资料》2006,(10):23-27,31
当前,各地推进粮食直补改革的基本做法是:首先,确定粮食直补范围。据不完全统计,以粮食主产区、种粮大户为直补主体的比重约占2/3,以种粮农民或者农业税纳税主体为主要对象的比重约占1/3。粮食直补资金分配实行特惠制政策的地方要明显多于实行普惠制政策的地方。其次,确定粮食直补资金筹措规模。各地粮食直补资金主要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列支,划出了近40%的粮食风险基金全部用于种粮农民的直补收益。有些地方还将在两年左右把粮食直补资金占粮食风险基金的比重提高到45—50%。再次.确定粮食直补资金分配方式。省对市、市对县分配直补资金的依据是:(1)近三年或五年国有粮企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的平均数。(2)应纳农业税额或粮食种植面积、粮食总产量、收购保护价粮数量各占一定比例。(3)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签订储备粮和军供粮订单数量。县对乡、  相似文献   

16.
2011年4月1日,大连地区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新农保”是继农业税,粮食直补,合作医疗后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普兰店市将有23个乡镇(街道)的20多万农村人口参保,其中领取养老金人数将达15万人左右。  相似文献   

17.
农业税的取消、粮食直补的实施,农民的负担确实减轻了,农民人均收入和农村居民储蓄增长幅度连续三年超过城镇。但是。一方面由于农业税的取消、实施粮食直补两者已经没有多大政策空间;另一方面农民收入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农民收入的地方性差异、群体性差异、结构性差异不断增大,农村消费市场对全市整体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足,要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任务仍然还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多数省市实行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农业税减免的三补一减免政策,据测算,可使农民人均直接增收50元左右。但近年尤其是今年年初以来,农业生  相似文献   

19.
赵昕 《财政研究》2013,(5):51-54
我国粮食直补政策实施以来,是否促进了农民增收,增收的程度如何,是目前研究粮食直补政策的一个焦点问题,它关系着对粮食直补政策成效的评价,也决定着粮食直补政策的改进取向,分析研究这一问题非常必要。一、直补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程度分析(一)直补政策使农民普遍增收。我国粮食直补政策自2004年实施以来,从总体来看,应该说是农民普遍得到了实惠,增加了一定的收入。1.综合补贴收入。我国粮食直补可以划分为综合性补贴和生产性专项补贴,综合性补贴政策主要由粮食直补政策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构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站在历史的新阶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一项重要国策,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农业税从减到免,再到粮食直补,无不体现党中央支农惠农政策,更体现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快富的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