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工问题研究石忆邵一、市场经济呼唤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扩大1.农业生产地域分工是农业商品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农业生产地域分工是指不同地区利用各自的特有条件进行各有侧重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间进行产品的交换,是农业生产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①。农业...  相似文献   

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在构建制造业基地方面已形成一定产业集群及建立了一系列的加工制造业。以产品内分工为基础来研究构建制造业基地的产业选择方向对北部湾经济区快速融入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分工与贸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经济决定因素和物理决定因素,来选择其参与产品内分工的行业及切入产品内分工的价值链环节。  相似文献   

3.
杨波 《北方经济》2012,(7):70-72
正一、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内涵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界定要明确两个问题,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首先,区域产业结构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也是地域分工的产物。各个地区资源禀赋不同,形成不同的比较优势,产生了地域分工,也就产生了区域的产业差异。在区域层次上,地域分工表现为以专  相似文献   

4.
日本与东盟贸易关系的发展及其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40年来,日本与东盟一直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双边贸易额剧增,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日本在出口技术密集的高附加值产品的同时,从东盟进口的初级产品比重减少,制成品进口比重迅速增加。但这只是资本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势下,部门内非熟练劳动与技术交换的垂直分工形式,并不能说是水平分工。东盟仍是日本重要的资源供应地、生产基地和工业品市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国的制造业部门作为研究对象,基于1995~2008年间的面板数据集,对产品内国际分工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这种新型国际分工模式是否产生了技术升级效应。研究发现,产品内国际分工从进口和出口两方面共同促进了生产率增长,但出口的贡献更大。分工的技术升级效应在近几年才开始显现且主要来源于零部件贸易。中间品出口通过熟练劳动力偏向的劳动要素配置效应以及其他途径间接推动技术进步,而中间品进口对技术升级的作用则更多地依赖投入引导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6.
国际服务贸易是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产物。分工和专业化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服务的效率,增加了国际服务产品,另一方面,又使得人们为了“消费多样性”的需要,通过市场与他人进行服务与产品或服务与服务的交换,并产生相应的交易费用。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就取决于服务产品在分工与专业化之后所带来的好处与其因为交换而产生的交易费用之间的力量对比。[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增长理论是经济学的重要部分,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福利和一个国家的地位。文章运用广义价值论研究经济增长问题,以分工为切入点,把分工产生的新增利益和该利益的公平分配统一起来,论述了递增性假设之外另一条增长的可能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比较优势的分工交换可以持续地产生比较利益即超过自给自足收益的净收益,这一收益不依赖于技术的递增或递减变化,具有普遍持久稳定性;(2)由分工交换产生的净收益构成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既促进了生产规模和分工范围的扩大,又支持了研发和技术进步;(3)劳动生产力任何提高的效应都通过分工交换产生的比较利益加以放大,在一个分工交换系统中,行为主体提高比较优势产品和比较劣势产品的生产力分别具有正的和负的外部性;(4)基于广义价值论的内生经济增长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一个好的制度是能够保证在交易中各方的比较利益率相等,掠夺性制度不仅直接损害经济增长,也不具备长期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分工和贸易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突出表现为产品的价值链被分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优势更多地表现为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生产阶段和环节的优势,从而使得国家之间按同一产业或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或工序进行分工,学术界把这种新的国际分工形式称之为全球价值链,相应地,这一新国际分工模式下的贸易可称为全球价值链贸易。相比传统国际分工模式下的贸易,全球价值链模式下全球贸易的本质内涵已经发生深刻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区域产业分工出现了由传统的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再到产品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化的历程。在我国,经济区内产业间、产业内和产品价值链的分工同时存在。文章测算了首都圈和长三角产业间分工水平,部分证实了首都圈产业分工较为落后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陈学军 《特区经济》2006,(12):154-155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资金、人才、技术的全球流动,使得国与国之间的分工已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中间产品的分工,许多行业部门之间的专业化转向产业内分工(intra一industryspecialization),又发展到企业内的全球分工。在跨国生产经营中,价值链各环节的跨国分布衔接形成行业内、企业内的国际分工,因此我们认为从“价值链”角度来研究跨国公司全球产业转移或许更合适,本文试图以一个新的视角来探悉跨国公司全球产业转移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和劳动地域分工的进一步深化,经济竞争超越国界,更多表现为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的合作性竞争,而区域间的竞争合作受经济、政治、生态环境、人口、文化以及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引入种群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将区域合作的双方视为存在复杂关系的有机体,通过分析郑汴区域合作的共生条件、共生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加强闽台农业合作优化福建农业产业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小香 《北方经济》2008,(17):60-62
一、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一般规律 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农业中各产业的构成比例,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生产结构,主要表现为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二是产品结构,主要表现为同一生产部门中不同产品之间的结构;三是品种结构,主要表现为某一产品中不同品种之间的比例.  相似文献   

13.
正一、基于价值链的国际分工(一)国际分工方式的演变国际分工是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20世纪60年代之前,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是产业间的国际分工,即不同国家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生产专业化的分工,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  相似文献   

14.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间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点。这种社会劳动的按比例分配,既包括物质产品生产领域内部各部门的分配,也应该包括物质生活领域与非物质产品生产领域之间,以及非物质产品生产领域内部的按比例分配。建国以来,我国比较长时间内只重视物质产品生产领域内部(特别是农轻重之间及其内部)社会劳动的按比例分配,仅仅强调物质产品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一个方面,当然,这是必须和应该的;但在另一方面,却忽视物质产品生产部门与非物质产品生产部门之间以及非物质产品生产部门内部社会劳动的按比例分配,因而形成非物质产品生产领域的某些部门,大大落后并且拖住物质产品生产发展的后腿。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历史上,交换活动很早就产生了。氏族部落时代,部落与部落之间就有交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制的产生,产品的一部分就是通过交换到达消费者手里。随着交换的发展,商人出现了,商业也出现了。在人类历史上,商人和商业在两个时期表现的最活跃:一是原始社会末期到古代社会,一是封建社会末期到资本主义社会。关于商人,商业在氏族社会末和古代社会里所起的作用,恩格斯曾作过很好的分析和评论。他指出:人类走近文明(阶级社会)的门槛,是由分工方面的一个新的进步开始的,这个新的分工,创造了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商品交换的阶级——商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ALLEN替代弹性模型对制造业分部门的投入要素的自价格弹性和相互之间的替代弹性进行了测算,发现资本、能源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关系不仅在整个制造业层面上差别很大,而且在每个分部门的内部差别也非常显著。就制造业整体而言,资本与劳动、劳动与能源之间都表现出明显的替代关系,而资本与能源之间表现出较强的互补关系。此外,能源的自价格弹性要明显地高于资本和劳动的自价格弹性,表明了利用能源价格上升进行节能具有较大的空间。在制造业内部,要素价格变化导致每个行业内部不同的要素替代。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能源政策的调整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从国际劳动分工和不平等交换的角度,作者讨论了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以及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挑战。文章认为,如果把国际劳动分工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必然导致一个有中心和有边缘、有主导和有附庸的世界经济体系的产生。在资本、资源、技术和劳力重新组合的国际劳动分工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拥有雄厚资金和发达技术的一方将明显地占有优势。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是国际劳动分工体系的建立,国际劳动分工体系又是国际资源与财富分配的基础,而一个国家在国际财富分配中的份额又会影响其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进而影响到国家政局的稳定,所以,如何应对全球化并在国际劳动分工体系中占领一个优势地位对未来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该学说的内涵主要是双方均凭借自己的绝对优势从事生产和交换.就可从中获得好处、最终实现社会总体的福利最大化;并且认为绝对优势的差异是由各国劳动生产效率的差别引起,故称为绝对成本学说。这个学说虽然回答了国际分工和贸易产生的原因,但却无法回答在占近优势的国家和没有优势的国家之间国际分工和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表现为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逐步弱化,产业链分工逐步增强的过程。同样地,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不是强化产业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分工,而是根据不同地区的要素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关联等因素,一个产业的管理控制、研发、设计、采购、零部件生产、装配、物流配送、市场营销到售后服务等诸多环节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分工。产业链分工水平和结构调整速度,一是取决于工业化水平,二是取决于市场机制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20.
国际分工是国与国之间在广义生产中所形成的产业分工与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是超越国民经济疆界的社会分工。国际分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包括社会生产力发展、国际生产关系、自然条件、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条件、上层建筑等。这些因素中决定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格局的,主要有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的基本原因。按照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经济史的逻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决定了国际分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