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资大举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有利于房地产金融体系的发展以及推动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但是也加大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以及金融体系的风险。外资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有待于金融监管及相关体制的完善,从而使外资真正为我国房地产市场所用。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2003年以来,我国逐步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国内资金尤其是银行资金的流入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这就为外资快速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打开了方便之门。如何保证在有效利用外资的同时,又避免其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国内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总结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外资结构的变化,揭示这些变化的原因及其负面影响,进而提出房地产市场外资的监管措施。我国房地产市场外资结构的变化在我国,外资包括港、澳、台投资和外商投资。20世纪80年代后期,外资开始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经…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外资规模日益加大,其影响与日俱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外资在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概况及其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产生的影响,针对外资集中投资房地产现状探讨政府和企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来解释外资在投资于我国房地产市场时采用何种策略达到其炒高房价的目的。分析结果认为,外资高成本、高定价的策略可以使国内开发商与之形成默契合谋跟随其定价策略定出高价,抬高房地产市场的整体房价。调控外资在房价上涨中的作用,需要金融体制改革与之同步进行。汇率制度改革,金融市场完善,外汇进出的监管,都是必须的措施。要从整体上使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需要有一个宏观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来解释外资在投资于我国房地产啼渤时采用何种策略达到其炒高房价的目的。分析结果认为,外资高成本、高定价的策略可以使国内开发商与之形成默契舍谋跟随其定价策略定出高价,抬高房地产市场的整体房价。调控外资在房价上涨中的作用,需要金融体制改革与之同步进行。汇率制度改革,金融市场完善,外汇进出的监管,都是必须的措施。要从整体上使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需要有一个宏观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近年来外资大量涌入我国房地产市场这一现象,深入分析了外资进入的主要成因及其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对外资宏观调控的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孙彬彬 《商业时代》2007,(15):101-102
外资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必然造成巨大的冲击,同时也有促进我国房地产企业竞争能力和提升产业实力的作用。本文分析目前我国对待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相关规制措施,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前 《大经贸》2006,(9):54
近日,中国国家六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对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出台规范措施。其实,中国并非特例,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180多个成员中,超过130个成员对外资投资房地产都有限制性政策。比如美国、菲律宾对非居民土地拥有权有上限规定,当然,也有不对外资买房设限的国家,像法国、韩国等,不过前提是他们的高税收政策让外资对其房地产市场“望而却步”。 我们选择了新加坡这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从他们的经验可以看到,实际上,无论是对外资进入本国房地产设限与否,都是为了本国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蒋博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2):92-93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和人民币的升值,外资以不同的形式进入我国房地产行业。外资的进入,推动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但是由于其较强的投机性,也会引发一系列风险发生,通过研究外资进入房地产行业的原因及影响,提出监督管理外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严焰  徐超 《商场现代化》2008,(1):218-219
一年内,我国先后出台了4个对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进行规范、限制和管理的文件。本文主要分析了限外政策后,外资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外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外资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当今中国房地产市场上的外资来源和投资分析,分析了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和表现,提出外资的引进有助于推进我国房地产的行业的竞争和成熟,同时也应对外资进行政策引导,保证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独立和稳健。  相似文献   

12.
邹毅 《上海商业》2007,(6):12-12
"限外"政策出台以来,外资投资国内房地产的模式已经出现新的情况,以参股房地产企业的投资模式开始抬头。这似乎表明外资对国内地产的中长期看好,而非短期的投机性。  相似文献   

13.
《国际市场》2005,(6):50-50
中国蓬勃发展的房地产市场不仅吸引了国际房地产界的投资者,连外资贷款机构也竞相向中国的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中国政府为防止经济过热而收紧了向房地产业的贷款,这却为外资金融机构涉足中国房地产市场打开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14.
2006年7月,六部委联合签发的《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最终下发,房地产市场中的外资渐渐成为热锅上的蚂蚁,各种争论喧嚣一时。支持者认为地产调控终于开始“打蛇打七寸”了,反对者则认为:外资成了中国高房价的替罪羊。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两年来,我国对于国内过热的房地产业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尤其是对于限制外资进入我国房地产业的政策不少。例如,2006年7月11日和9月4日先后发布了“171号文”及其细则以对外资投资房地产进行限制。但海外资金仍对进军中国房地产兴趣浓厚。对于大多数内地房企而言,此进彼出的外资永远是带刺的玫瑰。《2006上海金融稳定报告》显示,2005年通过4种途径进入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海外资本已达37.63亿美元。而这个数字比2004年增长了40%,其中非居民直接将外汇资金结汇购买房产的比例最高,占总注入金额的4成。  相似文献   

16.
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琰 《商场现代化》2006,(29):180-181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出现了过热现象,在国家对国内资金采取调控措施后,外资在其中所起的推动作用开始被关注。以盈利为目的介入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外资进一步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同时还造成国民财富和国家税收的流失。为此我们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对外资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从2007年开始,中国已经成为了连续多年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房地产早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吸收外资的最主要领域,房地产已经成为了外商投资的第二大顶梁产业.很多原因导致了外资大量地涌入了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中,包括:资本主义本质、房地产的金融环境、国民经济的增长、房地产事业的扩张和人民币的升值等.房地产领域的外资流入对我国房地产事业的影响和对应的管理政策已经成为了当前房地产领域的焦点话题.采取有利的外资流入管理政策成为了我国房地产领域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毛学麟 《新财富》2007,(4):62-66
房地产是股权市场之外,外资投行在中国的另一个重要业务领域,主要通过两条路线展开:在直接投资市场上,外资投行从对国内房地产公司的债权融资逐渐延伸至股权融资,从被动的财务投资逐渐介入地产开发;摩根士丹利更以不断“唱空”中国地产业的宏观研究报告为掩护,大笔收购高档写字楼、高级公寓等物业,一步步完成了对中国高档商业物业的建仓。在资本市场上,摩根士丹利等外资投行不仅大量保荐房地产公司上市赚取佣金,而且充分利用尽职调查中所掌握的信息,通过PreIP0等形式人股房地产公司,待相关公司上市后,借助自身在公司研究、股票指数等方面的影响力,在二级市场的股票交易中获取巨额利润。 从最近的上海卢湾等项目看,摩根士丹利已经开始正面出击房地产开发业务,初步构造起融资——开发——招商——运营的地产产业链,并且可能继续复制这一运作模式;而从麦格理以150%的投资收益出售旗下物业分析,在保险、养老基金等机构可能逐渐进场接盘的情况下,外资投行可能已经开始了对中国地产业的套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我国房地产利润空间较大以及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外资纷纷看好中国地产业并加速流入。2006年来,房地产业已经成为仅次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行业的第二大外商投资行业。大量外资流入给正处于调控风暴下的国内房地产企业带来了宝贵的资金,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外资对国内房地产业的投资明显增加。为了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人和管理,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2007年5月,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业审批和监管的通知》,对外商投资房地产公司的设立、经营范围、返程投资、银行结售汇等进行了更详细的规定。我国对外商投资房地产的约束已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相应的监管措施也更具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