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时及怎样推出创业板,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自然的,创业板的退出机制,也是其中的重要之一。我们选取目前运作最成功的那斯达克及与中国化接近的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的新兴市场作为分析国际二板市场退出机制的研究对象,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探讨国内创业板退出机制的特点,就如何建立创业板的退出机制提出我们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9月1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连续召开4次会议,审核通过了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七家企业的首发申请。9月24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首批创业板公司上市公告,特锐德等10家创业板公司于25日网上申购。从1998年官方最早提出创业板的设想,到今天已过去11年的时光,十年磨一剑,创业板终于破茧而出。创业板的推出,无疑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大盛事,更是中国经济的一大盛事。  相似文献   

3.
9月1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连续召开4次会议,审核通过了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七家企业的首发申请。9月24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首批创业板公司上市公告,特锐德等10家创业板公司于25日网上申购。从1998年官方最早提出创业板的设想,到今天已过去11年的时光,十年磨一剑,创业板终于破茧而出。创业板的推出,无疑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大盛事,更是中国经济的一大盛事。  相似文献   

4.
创业板市场的设立是改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重要措施。通过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创业板市场成功运作的经验,并且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需求、主板市场规模和成熟度相结合,探索一套具有特色的创业板运作模式,是我国创业板市场制度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创业板解析     
少雄 《企业导报》2001,(4):13-14
<正> 去年以来,创业板的设立已成为中国经济界关注的焦点。经过专家和证券从业人员的认真研究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创业板的轮廓逐渐明了,具有指导意义的《创业板市场规则咨询文件》也已出台,可以说,中国创业板已初具雏形。目前,国内数千家公司正在对照规则,积极创造条件,希望成为第一批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 为了提高创业企业上市工作质量,培育后  相似文献   

6.
王敏玉 《物流科技》2002,25(2):42-44
创业板市场由于主要吸纳处于创业阶段的小企业,其风险高于主板市场已经被国外实践所证明。我国即将开设的创业板市场虽然在初创阶段因吸收大量的已经超越了创业阶段,具有较高赢利水平而且发展潜力巨大的民营企业,其风险性比国外创业板小,也比国内A股市场小。但由于创业板市场门槛低,不要求企业有赢利记录,未来难免一些没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进入创业板市场积聚风险。故为保证我国创业板市场运作成功,吸取A股市场教训,特别需要解决如下问题:1.避免政府部门的干预;2.严格监管;3.借鉴他国经验,为创业板市场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7.
创业板市场是一个与主板市场相对应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在主板市场之外为中小型高成长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的融资途径.并为风险资本提供了有效的退出渠道的新兴证券交易市场.20世纪后期,二板市场热潮席卷全球1971年美国NASDAQ证券市场创立,各国随之争相效仿.如今,纵观世界二板市场发展良莠不齐有的已关闭,有的业绩平平,真正成功的只有NASDAQ.2009年10月23 日,中国创业板市场正式开板截至目前已成功运行近两年的时间、 但与NASDAQ市场相比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如何打造中国的NASDAQ",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中美创业板市场发展的对比分析,有利于为我们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创业板市场提供多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2009年3月31日凌晨,在创业板设想提出十余年之后,中国证临会终于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于2009年5月1日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9.
2009年3月3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自2009年5月1日起实施。这意味着筹备十余年之久的中国创业板市场于5月1日起正式开启。 业内人士认为创业板公司将有三大来源,即排队中小板的拟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公司和部分新申请创业板的公司。此外,一些与创业板定位契合、对创业板情有独钟的新兴企业也有望首批亮相,其中大批是从事新经济、新商业模式、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企业。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0月30日是创业板市场开板两周年之日,创业板满两岁过来不易。截至2011年10月底,通过发行会审核的企业达291家,其中271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筹资超过1915亿元。创业板市场在稳步成长中壮大起来,对创新和成长性的集聚和示范效应日益显现,带来资本市场多层次发展的诸多变化。这一来之不易的局面不是某些言者所讲的“尴尬”,而是在世界金融危机频仍不断的国际背景下中国金融市场建设的重要成就,是中国资本市场变革和中国推进中小型创新企业成长和实施围家自主创新的举足轻重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刨新的中小企业不断涌现,一批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迫切需要新的融资机制。此时,推出对企业经营历史、收入规模和盈利门槛要求更低、更看重成长性的创业板,把股票牛市效应传递到企业刨业,使更多的创新型新兴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快速成长,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总会计师》2008,(3):14-14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陈东征近日表示,深交所已经为建立创业板准备了8年,目前已是水到渠成。关于广受关注的创业板风险问题,他说,中国目前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而中国的创业板不能让市场投资者承担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而是要承担创业企业成长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中国总会计师》2009,(8):10-11
据中国证监会消息,日前,第一届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第一届创业板发审委的成立,标志着创业板发行工作即将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4.
日本创业板     
佳斯达克(JASDAQ)市场是日本最大的创业板市场,也是迄今发展最成功的创业板。佳斯达克市场成立于1998年,是日本模仿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在0TC市场基础上建立的。建立之初主要是面对日本国内的风险企业和一些高科技企业。2004年12月,日本佳斯达克升为证券交易所。  相似文献   

15.
中国证监会3月31日发布创业板IPO办法,5月1日起实施。这对被创业板一拖十余年之久的创投机构来说,也算是尘埃落定。创投机构对创业板的情感很微妙,可谓是爱恨交加。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创业板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市场在社会各界的期盼中走上了历史舞台。截至2010年12月共有142家企业登陆创业板,募集资金超过一千亿元。这一年多来,创业板市场搭建起了一个高科技,公司的孵化平台,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在闪耀的光环之下难以掩饰的是创业板上市以来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愈演愈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得到进一步的生存发展并处于有利地位,越来越多的公司都逐步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公司成长性方面,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推出,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上市,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而言,成长性是其能否成功募集资金并顺利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是创业板市场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探索建立起一套适用的成长性指标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潘虹秀 《中国企业家》2009,(11):118-119
毫无疑问,一大批企业正在冲刺深交所的创业板,创业板成为今年资本市场最火爆的词汇。这能否说明创业板是创业企业,尤其是高成长阶段的创业企业最欢迎的资本市场?在这一片磨刀霍霍声中夹杂着一种不容忽略的音符。“我们对创业板的期望值不高。”软银赛富合伙人阎焱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给创业板泼了一瓢冷水。  相似文献   

19.
股改进入尾声以后,监管高层关于推出创业板的声音越来越密集。最近,从两会上传出确切消息,创业板将于“五一”后推出。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0月30日,神州泰岳(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002)在创业板开板首日股价暴涨至147元,成为创业板首只百元股。同时,神州泰岳58元/股的申购价、68-80倍的市盈率、18.33亿元的融资金额,使其成为创业板首批上市公司“吸金”的最大赢家。据神州泰岳公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发行公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