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逯晓翠 《经济师》2022,(11):120-122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这对资源型经济省份的绿色低碳发展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在“双碳”目标下,如何用好用足绿色金融助推资源型省份高质量发展是今后一个重要方向。经过多年探索与努力,山西绿色金融实践已取得稳步发展。为了更好发挥绿色金融对资源型经济省份的支持作用、全方位推动山西高质量发展、助力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文章系统阐述了山西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产品创新、信息披露、激励机制、组织构建等方面提出促进山西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奋力探索更具山西特色的绿色金融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恶化与气候变暖等外部因素对经济发展与人类生产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成为全球共识。绿色金融应运而生,并在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绿色金融发展的引领者之一。中国于2020年提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也将催生巨大的绿色投融资资金需求,绿色金融的作用有待更进一步发挥。从绿色金融的概念出发,并通过进一步阐述绿色金融的国际进展,形成绿色金融发展三阶段的特点分析,明确当前《巴黎协定》已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进入新阶段。在此全球宏观大背景下,立足“双碳”目标对经济社会传统发展方式与新兴发展力量的影响,结合对绿色金融在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及市场定价方面的主要功能的分析,从政策、市场、生态融合发展等角度分析了要实现“双碳”目标,将对绿色金融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对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现状进行梳理后,深入分析了“双碳”目标下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作用空间及深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从政策、市场、配套建设、国际合作等角度对未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以绿色金融助力中国“双碳”目标按...  相似文献   

3.
刘媛 《经济师》2023,(5):111-113
“双碳”目标是新时期乃至今后长期低碳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也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绿色金融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加快推进绿色金融与双碳目标的契合进程,以实现“双碳”为目标,以人民健康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以政策体系为支撑,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完善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新型方式,优化绿色金融资金的投资结构,建立绿色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路径。文章结合钻石模型分析得出我国绿色金融产业在绿色信息披露制度、绿色标准体系、绿色金融产品结构、绿色主体合作意识以及碳市场上还存在一定缺陷,为实现低碳目标促进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应当制定统一的绿色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绿色信息披露制度,提升应对外部环境风险能力。强化生产要素投入,加大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完善碳市场监管机制,构建“一带一路”绿色金融体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系统安全。  相似文献   

4.
当前,绿色金融发展在中国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内绿色金融体系日渐完善,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得以建立,在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和城市层面形成了多样化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就国际合作而言,绿色金融认定及分类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但在“双碳”背景下,现有绿色金融法律政策体系、产品创新体系等仍与“双碳”目标的要求有较大距离,同时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金融机构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在“双碳”背景下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应从法律政策体系、市场体系、风险管理机制、发展模式等方面逐步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业要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绿色金融"、"碳金融"是必经之路。绿色金融在低碳经济下发展势头迅猛,碳金融交易市场成为低碳经济制高点。中国碳金融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应积极发展碳金融,获得主动权:积极制定碳金融发展的战略规划;健全碳金融监管和法律框架;培育碳金融创新机制,完善碳金融中介服务;创新和发展多样化的碳金融工具;建立统一的碳金融市场;积极推动碳交易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欧盟2020战略”确立欧盟未来10年的奋斗目标是发展智能经济、建成更绿色的经济体、提升就业能力、加强社会凝聚力和实现知识经济社会。本文通过剖析教育和创新在该战略中所处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厘清欧盟重视教育和推动创新的总体思路:以教育促创新,以创新促增长,以增长促就业,以就业促和谐。这一发展思路不仅符合当今世界范围内改革与发展的潮流,而且值得我国在制定教育和创新发展战略时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如何借助绿色金融推动中国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议题。本文利用上市公司工业企业数据,检验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经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该研究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通过金融资源配置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具体而言,一方面通过资金导向和信息传递作用引导企业增加技术改造投资和绿色创新投资,进而提升产能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设立门槛限制企业融资,倒逼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促进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非国有、成立时间较短、市场化程度较低和环境规制强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中,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上述结论为推进企业绿色转型,助推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绿色金融政策,助力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当前,实现零碳金融转型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但仍需进一步围绕碳中和目标,解决零碳金融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充分利用现有的绿色金融工具对企业给予融资支持,完善零碳金融法律和相关政策,加大零碳金融投资的力度,防范零碳转型投融资风险,提升市场主体绿色信息披露意愿,大力发展碳金融产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热点     
北京绿色交易所与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签署绿色金融业务合作协议近日,北京绿色交易所与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签署绿色金融业务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绿色金融、碳市场建设、课题研究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致力于建设首都金融生态圈和提高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气候变暖问题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国内外低碳发展需求均愈加强烈。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低碳转型,控制碳排放,出台相应减排措施。2021年,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重大部署,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其中,推行碳排放权交易成为影响最大、最具市场调节作用的方式。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制度创新,对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因此,研究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并对碳市场在全国进一步推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7,(5)
发展绿色创新经济不仅需要供给端以技术变革为核心的效率改进战略和需求端的适度消费战略,还离不开绿色新政的政策法规支持和虚拟经济领域的绿色信贷推动。文章从绿色信贷与绿色创新经济的关系入手,针对绿色信贷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财政政策、信贷政策、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的资金引领、金融机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金融监管统计和考核推动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绿色信贷是助力我国经济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绿色金融工具。首先,介绍了我国绿色信贷的起源;其次,系统梳理了绿色信贷政策体系的构建及其在我国的创新实践,重点分析了绿色信贷在我国的发展趋势,数据基于主要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及占比、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规模差别、国有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变化趋势、不同行业绿色信贷占比;最后,从创新金融工具,提高发展绿色金融内驱力;扩大绿色信贷规模占比,挖掘各类银行绿色信贷潜能;优化绿色信贷行业分布,促进经济结构绿色转型;推进绿色信贷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合作等四个方面提出绿色信贷创新实践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NGO参与和推动绿色金融的启迪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赤道原则是国际银行界首次制定和认可的全球项目融资的环境与社会标准。民间环保组织积极参与和推动中国银行界接受赤道原则,有利于国内银行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和金融风险评级,推动国内银行业设立行业标准,有助于银行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科学发展的落实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国内银行融入金融全球化的浪潮中,参与国际金融规则的制定和修改,从而最终促进金融的和谐发展与绿色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2010—2018年245个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金融科技对绿色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促进城市绿色发展。从传导机制看,金融科技通过推动供给侧绿色技术创新动能和需求侧产业结构升级动能进而促进绿色发展。从地理结构看,金融科技中心溢出和地方金融科技集聚均能促进绿色发展,随着各城市与中心城市距离的增加,金融科技中心溢出和地方金融科技集聚对绿色发展的作用存在替代关系。从区域上看,金融科技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最强,中部稍次,西部最弱。从内部渠道看,金融科技通过降低排放消耗和拉动经济增长推动绿色发展。从外部环境看,环境监管和金融监管处于动态中性有助于金融科技促进绿色发展。本文为高质量实现金融科技赋能绿色发展,完成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5.
韩国是亚洲最早发行绿色债券的国家,特别是于2008年实施绿色增长国家战略以来,在绿色金融创新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整理韩国在构建多层次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上,包括绿色信贷、绿色担保、绿色保险、绿色认证等绿色金融工具的实践创新,以及绿色金融领域国际合作方面的先行经验,我国应抛开传统金融的发展模式,深入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健全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的双重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强制性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以及绿色认证评级制度,加快绿色债券、绿色保险市场发展,同时开展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构建面向个人与企业的多层次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6.
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提出的长期战略目标,需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长期的关系。本文旨在阐述碳中和的经济学原理,从碳中和经济学的内涵、碳定价的争论、碳核算和责任划分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和评述,并对碳中和的实现路径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的实现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和政策启示。碳中和目标和推动经济社会低碳化转型仅仅依靠市场调节作用和绿色技术进步很难实现,还需要碳税、碳交易、绿色金融等宏观调控措施以及有效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7.
王婉芬  钱佳 《江南论坛》2021,(10):39-40
近年来,无锡金融不断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引,结合市区绿色环保企业发展和宜兴绿色金改实践,在支持绿色环保中小企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在强化政策引导、破除融资瓶颈、优化服务能力和创新绿色融资模式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和成效.但也要看到,无锡金融支持绿色环保中小企业发展,仍面临绿色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足、政策支持和法治建设不完善、市场深度和广度不够、金融机构参与融资不足等问题,这迫切需要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加大绿色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发展,实现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金融能溢出良好的外部效应,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利益诉求并举的金融创新.发展碳金融,能改善吉林省资源浪费和碳排放过高的不利局面,更能促进吉林省绿色GDP的增长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吉林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吉林省发展碳金融存在着尚未建立碳交易市场、碳金融本身存在政策、交易风险等障碍性因素.加快碳金融发展步伐,应采取创新碳金融业务模式、建立健全合理的制度及合理控制风险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欧盟实施面向2030年的集成电路发展战略的背景,欧盟集成电路发展具有的独特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概述了欧盟面向2030年加快集成电路发展的战略目标、思路和重要部署。欧盟提出,到2030年先进芯片产值要占全球份额的20%。为此欧盟将实施《欧洲芯片法案》,强化对研发和创新的支持,完善产业生态系统,开展教育与技能培训行动,建立平衡的半导体伙伴关系,确保其在集成电路研究和创新方面的领导地位。基于欧盟政策动向的分析,从立法引领、全局统筹、技术攻关、金融支持、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加快中国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一、发展碳金融策略1.加大舆论的宣传与引导力度。在发展我国碳金融的过程中,要注重舆论的宣传与引导,加大对环境问题的宣传力度,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形成碳消费理念,形成全社会理解支持碳经济的氛围;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的监督作用,使金融机构支持碳经济的行为与社会形象挂钩,推动金融机构积极践行碳金融原则,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我国碳金融发展的氛围。2.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应把碳金融创新作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