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内蒙古到2035年与国家同步实现经济现代化发展目标,需要有质量的经济增长.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内蒙古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4.7万亿元(2019年价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18.9万元(2019年价格),那么在2035年之前这两个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就必须达到4.7%.要实现目标,就需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2.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中国2035年发展总体目标之一,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中国将经济增速长期保持在合理区间。当前,国民经济仍然承受着较大的下行压力,中国在消费、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市场、外需等方面存在的八大问题仍然需要关注。如能充分发挥中国的高国民储蓄率、高质量人力资源、统一大市场等九大潜力点,中国经济仍将释放出巨大的增长潜力。通过综合有效施策,重振增长,释放活力,中国长期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在合理区间,为2035年实现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总体目标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我国2035年发展总体目标之一,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国经济增速长期保持在合理区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治理改革的基本方向是简政放权,在宏观经济上表现为反复过热;近几年来,国家治理能力大幅提升、治理格局走向规范有序,在宏观经济上表现为收缩效应。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治理的基础性任务应当从“防过热”转向“防过冷”,防止经济增速长期处于潜在增速之下。若能充分发挥我国的高国民储蓄率、快速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高质量人力资源等优势,我国经济仍将释放出巨大的增长潜力。通过重振消费增长、化解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提振民营经济信心,我国的经济增速有望长期保持在合理区间,实现高质量发展,为2035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总体目标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刘伟  蔡志洲 《新财经》2007,(12):47-47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均GDP翻两番"的经济增长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即使不考虑人民币汇率的价格变动,中国的人均GDP也将达到5000美元左右,中国将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中等收入国家。那时的中国人口将会超过14亿,中国的经济总  相似文献   

5.
蔡昉 《发展》2013,(3):8-8
十八大报告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大幅度接近世界银行定义的高收入国家门槛的水平。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件事,尽可能实现社会公平,方能跨越中等收入阶段、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6.
按照国民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设想,我国将于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当时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根据这一战略设想,我国的基本现代化与2050年前后的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是一致的。因此,正确认识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搞清楚2050年前后的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基本状况,是我们确定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化标准的重要前提。一、正确认识和科学界定“中等发达国家”是目前科学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迫切要求随着小康目标在全国的普遍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下一个奋斗目标就是现代化,各地区制定经济…  相似文献   

7.
《宁波通讯》2007,(12):4-5
中国经过持续30年的高速增长,人均GDP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国家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百姓的预期必然不断提高。同时国家财力也日益雄厚,从10年前财政收入8600多亿元到今年预计可增长到约5万  相似文献   

8.
【日本《经济学人》周刊12月20日】现在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日本的1/3,人口是日本的10倍.所以,中国的人均GDP只相当日本的1/30。实际上,中国的人均GDP是1200美元,日本是3.5万美元(2004年的数据).中国当局的计划是,今后人均GDP每年增加7%.就是说10年中使人均收入倍增,20年翻两番.到2025年,中国的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左右,但是即便到那时,也不过相当日本今天人均GDP的1/7的水平.所以,再过20年,中国经济才能刚刚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并且,实现目标的道路未必是平坦的.  相似文献   

9.
黄源水 《开放潮》2003,(6):52-53
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惠安县制定了本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05年,全县基本实现宽裕型小康,人均GDP2.65万元,城市化水平46%;到2010年,全县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GDP4.15万元,城市化水平60%;到2020年即建党100年时,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达到当时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2050年即建国100年时,全县达到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分步骤、分阶段、分层次,一年一年地扎实推进。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大力推进“三化”进程,着力建设好三个支持体系,努力夯实三大保障体系。 大力推进“三个化”进程,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要根据十六大关于经济建设的八方面措施及省、市委部署,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布局,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  相似文献   

10.
一、全面小康社会的城镇居民住房目标 全面小康社会,需要有相应的居民住房指标来衡量。根据国外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规律和阶段划分,我国目前正处在住房需求数量快速增长阶段,突出表现为人均住房面积的迅速扩大。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26平方米,比1998年增加了7.51平方米。到2020年,人均GDP将买现5000美元左右,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改善将进入到数量和质量并重阶段,人均住房面积扩大趋势将有所减缓,对居住质量的要求将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21)111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00()美元,达到4382美元,真正进入了国际公认的“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也是经济社会风险高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Robert Zoellick)9月1日撰文称,如果中国不进行根本的结构性改革,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实现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双重转变,意味着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参与全球利益分工的盈利模式必须做出重大改变。  相似文献   

12.
张文魁 《改革》2023,(6):1-14
经典的现代化理论及分析框架未将经济增长作为重要内容,与现代化研究关联较大的发展经济学也没有把经济增长放到应有位置。对历史资料的梳理表明,1979年我国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主要是出于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起步水平较低、经济增长追赶过程较长等方面的考虑。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每次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战略谋划,都将经济增长指标作为核心目标之一,从而使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变得更加具体、更可测度。不过,到2035年,如果把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目标作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就需付出更大努力,应对一些重要挑战。充分挖掘潜力、释放民间活力、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合理经济增长,应与发展质量的提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中国式现代化须遵循这种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一、2020年我国环境保护发展目标 党的十六大和国家长远发展规划确定了我国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GDP达到25000元人民币,约合3000美元,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与此相应,我国环境保护的目标,在2010年前,主要是控制环境恶化趋势,并改善重点地区的环境质量;从2010年起到2020年,则是要求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到那时,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将初步进入到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从求生存、求增长阶段进入到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整个社会步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这一目标,可称得上中国历史性的跃进.  相似文献   

14.
《宁波经济》2021,(7):3-4
今年来, 碳中和、 碳达峰的有关议题引发关注. 在近期举办的中国实体经济论坛上,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国研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演讲中谈到 "3060 目标" 这一话题时指出, 当前中国人均 GDP 才1 万美元左右, 2035 年我们要实现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在低碳或者零碳的同时, 我们的经济还要...  相似文献   

15.
北京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2008年人均GDP已经超过9000美元,进入人均GDP6000到10000美元的新阶段。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意味着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以上水平,即将向高收入国家和地区行列迈进(钱纳里,1970)。发达国家在经济崛起过程中基本遵循“轻工业阶段-重化工业阶段-服务业阶段”的发展路径(梅松,2008)。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步走"的第一阶段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中国的城市作为实现国民经济目标的重要载体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层单位,如何科学、合理地预测设定2035年的GDP目标,对于如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部分代表性省会城市为例,介绍如何使用多种方法预测、设定城市2035年GDP和人均GDP水平,从而为中国的城市预测设定2035年的GDP和人均GDP水平目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鄂尔多斯市召开的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对鄂尔多斯市两个文明建设的经验作了全面的总结。储波书记在解析“鄂尔多斯现象”时总结为“三个走出了”,即“鄂尔多斯市走出了一条跨越发展之路。”“十五”以来,鄂尔多斯市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发展质量明显提高。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94.8亿元,经济总量跻身西部145个地级市第15位,综合实力列全国百强城市第53位。人均GDP达到4978美元,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财政收入达到93.4亿元,是“九五”末的近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达到11025元,是“九五”末的2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4%,达到4601元,是“九五”末的1.9倍。  相似文献   

18.
未来三十年     
中国“中等发达国家”目标的实现。需要以“一亿中流”为代表的各阶层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现代化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主要标志是到2020年GDP总额达到约36万亿元人民币,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GDP约3000美元,意味着今后我国经济将至少保持年均7.1%以上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20.
按照产业演进规律。确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目标:2003年,天津人均GDP超过了3000美元。从现在起到2010年,天津正处于上中等收入的下限向上限迈进的阶段;从工业化发展阶段看,天津步人了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社会转换的过渡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一阶段,经济发展将保持高速增长,人均GDP水平加快提高,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