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提出并建立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囊括能源市场和碳减排的多地区多行业的一般均衡模型,将生产中能源的使用、碳排放、碳税、碳关税以及全球生产网络纳入模型,为在全球化背景下量化研究低碳政策的福利和排放效应奠定方法基础。本文利用结构式方法估计了模型的主要参数,量化研究了中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和欧盟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对中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和碳排放的影响,并提出了新颖的渠道分解方法。结果表明中国实施碳市场可以降低中国碳排放、优化产业结构,但将通过降低出口竞争力为中国带来一定的福利损失。由于存在碳泄漏问题,中国实施碳市场对全球碳排放的降低影响有限。欧盟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将对中国出口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影响程度有限,对全球碳减排贡献有限。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欧洲议会正式通过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又称碳关税),碳关税距离正式通过更进一步。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碳关税的实施无疑将通过国际贸易关系和产业链供给传导至更多产业,刺激产业转型;另一方面,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议题下,碳关税的出台,也在向世界传递以碳为代表的气候风险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碳关税久拖未决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碳关税的由来碳关税也称边境碳调节,最早是由欧洲国家提出的,指欧盟国家应针对《京都议定书》框架外的国家课征商品进口税,以应对欧盟实行排放交易计划  相似文献   

4.
孙瑾  庄婧玙 《环境经济》2023,(23):56-61
<正>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日前在日内瓦召开2023年度第三次会议。会上,中方在今年3月和6月提案的基础上,提交了《关于碳边境调节机制有待多边讨论的政策问题》提案。提案聚焦碳边境调节机制相关的政策问题,提出若干需要在多边开展专题讨论的具体问题。近日,由欧盟驻华代表团与清华大学合作举办的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线上研讨会召开,欧盟委员会税务和海关同盟总司总司长杰拉西莫斯·托马斯及负责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设计和实施的欧盟官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尤其是针对各政策参与方的角色,监测、报告和核查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一、“碳关税”的由来 “碳关税”也称“边境碳调节”,最早是由欧洲国家提出的,指欧盟国家应针对《京都议定书》框架外的国家课征商品进口税,以应对欧盟实行排放交易计划(Emission Trading Scheme)后本地生产商面临没有实施减排计划国家进口品的竞争力问题,其中也包括来自美国的商品。  相似文献   

6.
<正>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以下简称CBAM)于5月17日正式生效,尽管只是欧盟内部法律,但是其影响不亚于《京都议定书》与《巴黎协定》。如果说《京都议定书》拉开了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行动的序幕,《巴黎协定》进一步明确了国家责任与行动目标,那么CBAM则是构建了一种全新的责任体系,将减排责任传导至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美国和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相继在气候投融资领域推出新举措,建立完善气候领域的国内与国际政策布局,一方面增加对外气候与基础设施投资,另一方面推出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和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以气候议题为核心的贸易保护措施,将气候投融资纳入产业发展与对外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取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Grossman的经典理论框架下剖析贸易开放对碳排放的影响,并从规模、技术和结构效应角度分析贸易开放对碳排放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对碳排放具有较强的直接促进效应;机制检验表明,贸易开放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效应和数字经济的技术效应增加碳排放,但能够通过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结构效应抑制碳排放,但综合效应会增加碳排放;基于人均GDP的异质性检验显示,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贸易开放对碳排放的间接抑制作用无法抵消直接效应的促进作用。经济发展较弱的地区贸易开放能够通过直接效应抑制碳排放,但综合效应会增加碳排放;碳泄漏检验显示,经济发展较弱的地区存在较严重的碳泄漏问题。  相似文献   

9.
欧盟东扩对中欧和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珂 《现代财经》2003,23(12):25-27,47
本文介绍了欧盟东扩的背景和现状,以区域经济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外学者对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贸易转移效应的研究,分析了欧盟东扩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和对中国的影响。介绍了近年来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变化,分析了欧盟东扩后外国直接投资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对中国的影响。并提出中国在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的应对措施,以积极适应区域经济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气候”已成为经济真实的变量,碳关税在此背景下步入世人的视野。虽然碳关税还未真正实施,但经济走低碳化道路将是大势所趋。为此,从碳关税对中国外贸影响的两重性,即从碳关税对中国外贸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随后,提出应对碳关税的对策措施,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全球产品内贸易的第二大参与者,也是未来欧美发达国家碳规制的主要影响对象。碳规制通过直接影响高碳产品出口和间接影响进口两条途径来影响产品内贸易,采用混合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碳规制对中国产品内贸易具有负面影响,且对进口的影响大于出口;若欧美等国对每吨碳排放征收30美元或60美元的碳关税,中国产品内贸易的进出口总规模将分别下降10.42%和24.31%。为应对欧美等国的碳规制对中国产品内贸易的影响,一是应根据"共同但有差别"的减排原则进行积极申诉;二是在全球产品内分工中积极朝低碳方向进行升级;三是若边境碳调节税开始实施,应根据生产者责任原则,以实际内涵碳作为征收依据,减少其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发达国家碳标签制度的逐步推行,其国民对碳标签认知度的提高,产品实行碳标签制度是国际贸易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将对各国进出口贸易产生巨大影响,尤其对发展中国家影响更甚。结合目前国外碳标签制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碳标签制度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并从政府、企业、消费者三个层面提出来相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自2022年2月中旬俄乌冲突以来,欧盟对俄罗斯的能源、经济、金融、外交等多个领域出台了多轮制裁措施。这些制裁措施在打压俄罗斯经济的同时,也正在反噬欧盟。目前对俄罗斯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禁运措施,已经使欧盟深陷能源短缺危机。面对日趋严峻的能源困境,以往标榜自己为“减排先锋”的欧盟国家又开始增加煤炭产能,重启燃煤发电。这一行为显然与欧盟以往减排理念和政策相违背,也让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面临更大压力和挑战。与放松对自己的碳减排要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盟正通过单边主义的“碳边境调节机制”向发展中国家提出了更高的减排要求,这一机制实质上就是征他国关税,为欧盟内部的污染企业输血。这展示了欧洲国家在碳减排上的“双标”行为。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外直接投资中的贸易保护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贸易保护因素历来是企业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动因。研究表明,国外关税壁垒的升级导致了近年来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反倾销、反补贴及特保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均使得中国加大了对贸易壁垒较少的中低收入国家的直接投资;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市场规模、中国对东道国的出口规模成正比,但没有更多地流入欧盟、东盟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中。因此在当前中美及中欧等贸易摩擦频繁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应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加大直接投资的力度,借此化解国外的贸易保护压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与欧盟经贸合作的不断加深,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双方在第三国开辟经贸合作新领域,经贸合作领域呈高端化趋势。但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合作也面临贸易摩擦加剧、投资壁垒增多、中国企业对欧盟投资存在多重风险、欧盟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不认可等困境。为此,中国与欧盟应拓展更宽的合作视野,调整经济合作方式与路径,促进双方在贸易与投资领域的合作便利,尤其加强在第三国的经贸合作,共同推进经贸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欧盟在绿色金融创新应用领域构建了目标清晰、立法完备、标准统一、与国际高度接轨的绿色金融法律框架体系,不断调整碳减排承诺和绿色金融战略,积极探索推动绿色金融实践。欧盟绿色金融建设同时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欧盟内部在实施绿色金融战略方面存在争议、公共财政和私人资本均难以填补绿色投资缺口、低碳转型逐步脱离公平原则等。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已正式提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由此衍生出巨大的投融资需求。在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以解决融资问题方面,中国可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有选择地借鉴欧盟经验,遵循适度从紧、循序渐进的发展原则,同时加强制度、标准、创新等方面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蓝碳是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碳汇之一,但蓝碳生态系统往往是依赖自然资源获取收入群体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生计来源。论文分析了蓝碳生态价值实现助力双碳目标和平衡群体发展的双重作用,探究了其对我国当前碳交易体系提出的创新发展需求,并进一步阐释如何将碳普惠机制作为蓝碳生态价值实现的通道,以海南为例探索构建了本地化的蓝碳普惠模式。研究认为,碳普惠机制将控排企业以外的减排增汇行为进行量化并予以激励,有利于推进和创新发展碳市场,促进碳减排;适宜的机制设计可以助力以蓝碳生态系统为生计群体的平衡发展。碳普惠有望成为我国碳市场的重要补充,是蓝碳价值实现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18.
王疆  黄姝淼 《经济论坛》2023,(2):102-116
文章选取2006—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海外直接投资事件为研究样本,基于企业异质性角度,探究了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腐败行为以及公司内部控制水平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存在增加投资谋取私利的动机,上市公司的高管腐败行为会显著提高中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当考虑企业内部控制水平时,内控控制水平越高,上市公司越可能更谨慎地制定投资决策,因此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抑制作用。同时,企业内部控制措施可以调节高管腐败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影响,抑制高管腐败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基于所有权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的检验发现,在制造业企业、非国有企业中,上述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领导人注意力传递机制事关中国治理成败,然而已有文献尚未完整建构领导人注意力与地区治理行为之间的稳定关联。文章以碳治理问题为现实载体,从注意力理论视角切入,通过分阶段文本检索筛选出党政领导人涉及碳治理的议题文本,并以活动场域分类赋分构建领导人注意力衡量指标。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碳治理现实逻辑进行情景化建构,揭示领导人注意力对地区碳治理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领导人注意力对地区碳治理具有促进效应,经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领导人注意力对地区碳治理的促进效应依然显著。影响机制发现,领导人注意力通过提高地区研发投资强度和市场化水平显著加强了碳治理。进一步通过分样本回归发现,领导人注意力对地区碳治理的影响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存在异质性。文章搭建了中国治理体系下领导人注意力与地方碳治理的理论框架,以为促进“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政策参考和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20.
从荣刚 《产经评论》2013,(1):113-124
本文在回顾欧盟碳市场拍卖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多主体的碳配额拍卖模型(CAAM),讨论拍卖出清价格是应该采取统一价格拍卖还是歧视性价格拍卖这个问题。研究结果对中国在未来设计碳市场相关机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