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产业》2011,(7):68-68
加拿大D-Wave系统公司近日宣布成功开发世界上第一台量子计算机工作模型机,并完成了样机的测试工作。处理器的测试包含了128超导磁量子比特和2.4万个约瑟夫森结装置,使其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复杂的超导电路,相应的论文发表于今年5月出版的《自然》杂志。  相似文献   

2.
成果荟萃     
微电子所在基于先进FinFET工艺的石圭量子器件研究上取得进展量子计算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一些特定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基于硅量子点的量子比特是实现通用量子计算最有前景的方案之一,具有较长的退相干时间和出色的CMOS制造工艺兼容性。目前,硅量子点量子计算正处于采用集成电路先进制造工艺实现量子点规模集成并进行量子比特扩展验证的关键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3.
据中科大专家介绍,该校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苑震生、陈宇翱等,利用冷原子量子存储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纠缠交换,建立了由300米光纤连接的两个冷原子系综之间的量子纠缠。这种冷原子系综之间的量子纠缠可以被读出并转化为光子纠缠,以进行进一步的传输和量子操作。该实验成果完美地实现了远距离量子通信中亟须的“量子中继器”,  相似文献   

4.
文章简要介绍了量子尺寸效应对超薄金属膜热力学超导性质影响的早期理论预言、主要实验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并作了简单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产业》2007,(3):113-113
我国“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继2006年9月首次成功放电后,2007年1月再获重要进展。该装置不仅在第二轮物理实验中再次成功放电,而且首次获得了时间3.7秒的非圆截面等离子体。近日,EAST通过了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专业验收。专家认为,这一进展标志着我国在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领域已经站在了世界前沿。  相似文献   

6.
资讯·科技     
◆国内科技世界首台超导限流—储能系统样机研制成功近日,世界首台超导限流—储能系统样机在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制成功。试验表明,该样机可迅速有效地限制短路电流、进行功率补偿和平抑瞬态故障。该样机的研制是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下完成的。样机的研制从原理、设计、技术实施等方面都属世界首次。超导限流—储能系统是一种全新的超导电力装置,兼具超导限流器和超导储能系统的功能。其工作原理是:在电网正常工作时,系统工作在超导储能模式,可以用于保障电力质量和在瞬态故障时维持不间断供电;在发生短路故…  相似文献   

7.
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日前在京公布了2006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的评选结果,10项具有原创性和广泛社会影响的代表性成果入选。 这10项入选成果分别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发现一个新粒子--X1835;找到前寒武纪两侧对称动物演化的有力证据;发现成熟森林土壤可持续积累有机碳;发现一种可有效通过皮肤传送大分子芗的透皮短肽;确定出果蝇识别和记忆图形重心高度和轮廓取向的脑区;在光纤通信中成功实现一种抗干扰的量子密码分配方案;研究证明人类干细胞可存活于山羊体内;精确测量银河系英仙座旋臂距太阳系的距离;研究发现神经元一胶质细胞间的突触具有长时程可塑性;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成功实现物理放电实验。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产业》2009,(3):110-110
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赵博、陈宇翱等,与德国、奥地利的同事合作,利用对磁场不敏感的原子态来存储量子态,通过延长自旋波波长的实验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将单量子存储的寿命延长至毫秒量级,达到1毫秒以上。该实验成功将单量子存储的寿命提高了两个数量级,向未来基于量子中继器的远距离量子通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9.
国外新科技     
美国研制出新型超导集成电路  2000年12月号的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分析》杂志报道说,美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超导集成电路,它的时钟频率能够达到100吉(1吉代表10亿)赫兹。  新设计出的这种“高速单通量量子”逻辑电路采用了超导材料铌。为了保证内部电阻接近零,这种逻辑电路需要在温度为9K的超低温环境下运行。  超导集成电路能在低功耗情况下高速运算。科研人员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把注意力投向超导体,试图用它取代大规模使用的半导体。然而,由于制作工艺繁琐以及逻辑电路设计中存在问题,超导集成电路至今没有能…  相似文献   

10.
数字·科技     
10千安目前世界上传输电流最大的高温超导电缆在我国研制成功。该电缆由中科院电工所与河南中孚公司等单位联合研制。它长达360米,载流能力达到10千安。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形成了系列化自主知识产权。针对超导电缆低温杜瓦管加工长度有限的问题,首次提出了"分段设计、插接集成"的思路和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标准化接口和双层夹套真空密封连接技术,可以实现任意长度超导电缆的连接,为长距离超导电缆研制奠定  相似文献   

11.
多量子阱(MQW)电吸收(EA)调制器在下一代数十亿比特长距离光纤传输系统中作为发送器的关键部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从调制器驱动电路的观点看,减少驱动电压仍然是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理想带隙的条件下,较宽的量子阱能增强MQW EA 的电吸收并降低其驱动电压。另外,用四重阱代替三重阱能提高调制效率。报导一种降低驱动电压和提高调制效率的新途径,即在三重  相似文献   

12.
正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是我国规划的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也是国家实验室最早部署和研究的领域之一。在2007年实现了北京和维也纳之间世界首次量子洲际通信之后,很多国家都提出参与这一科研项目的合作意向,而中国也在不断精进技术,促进量子信息与通信的新发展。本文的主人公夏可宇教授,利用其擅长的光学领域,也在为量子信息  相似文献   

13.
媒介速递     
《自然》实现量子信息百公里隐形传输8月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报道,我国科学家潘建伟等人近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为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讯卫星"奠定技术基础。量子信息因其传输高效和绝对安全等特点,被认为可能是下一代IT技术的支撑性研究,并成为全球物理学研究的前沿与焦点领域。"在高  相似文献   

14.
<正>这次的实验结果,让人们看到了聚变能商业化的可能性。北京时间2022年12月13日,美国能源部宣布了一项重大科学进展。其下属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国家点火设施(NIF)的一个团队首次成功在可控核聚变反应中“点火”,即在实验中做到产生的能量大于输入的能量,实现“净能量增益”。“核聚变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初就一直在进行,这是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聚变产生的能量超过消耗的能量。”纽约罗切斯特大学核聚变实验室原主任迈克尔·坎贝尔说。  相似文献   

15.
1986-1987年在超导研究上科学家为了争夺首创发现权展开了一场异常激烈地的竞争。1986年1月27日,美国IBM公司设在瑞士苏黎世的研究所的两位科学家缪勒(KarlAlexMiller)和柏诺兹(J.G. Bernorz)在实验中发现了转变温度为30K的超导材料,他们开始时故意秘而不宣,既不敢告诉公司里的同事,也不敢告诉外界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机器学习应运而生,而人工智能的重点是机器学习。在人们的生活中,机器学习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在藏文识别方面,机器学习理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方便人们更好地对藏文进行学习。文章采用Keras机器学习工具和卷积神经网络图像识别算法,识别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7.92%,为图像识别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说,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想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基础创新能力方面必须要过硬。产业链、供应链有短板弱项,追根溯源还是基础研究能力存在薄弱环节,基础不强。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和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对基础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基础创新能力在“十三五”期间取得很大成绩。国家创新体系中,基础研究的比重和位置越来越重要,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也更加合理,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格局也正在形成,在铁基超导、干细胞、量子信息、类脑芯片等领域,以及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都取得一批基础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环球科学》杂志第12期报道:楚尔&#183;豪森和蒙塔尼耶首次从艾滋病人体内分离出HIV;2008年,他们因此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这场对抗艾滋病的战役中,虽然多次失败,但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已让我们看到胜利的曙光:基于对HIV的深入理解,治愈艾滋病的方法或许会在两年后诞生。  相似文献   

19.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4,10(2):11-11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近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这是中科院首个揭牌的卓越创新中心。该中心主要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着力于突破推动量子科技革命的前沿科学问题和战略性高技术问题。目前,该中心已有包括4名中科院院士在内的一批科学家和学术领军人才,已取得一系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始创新成果。创新中心当前已经牵头承担“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千公里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京沪干线”等项目。据介绍,其他4个即将建立的卓越创新中心分别是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创新中心、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卓越创新中心。这5个卓越创新中心代表了相关领域国内最高水平。(中国科学院院网)  相似文献   

20.
400秒 等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5,11(3):13-13
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辅助加热系统工程近日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验收。这标志着EAST装置完成了重大升级改造,其科研水平已达国际磁约束聚变装置的最前沿,成为未来五年世界上最有能力实现400秒长脉冲高性能放电的聚变装置之一。验收委员会认为,EAST辅助加热项目组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设计、研制了关键部件,建成的辅助加热系统其输出功率、运行脉冲长度等参数均达到或超过设计指标,拥有完全独立知识产权,其中“低杂波系统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性束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EAST是由中国独立设计制造的世界首个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其科学目标是为ITER计划和中国未来独立设计建设运行核聚变堆打下基础。(cnBeta.c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