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哈佛商学院的学生存毕业前,都要去上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教授的一门叫“怎样建立和保持企业持续性的成功”的课程,克里斯坦森教授是乔布斯的老师,曾荣获2011年“当业思想家”第一名。这门课中提到。如果耍想获得事业持续的成功,必须找到真正激励你的因素,在这门课中称之为“激励理论”。  相似文献   

2.
章亮 《企业导报》2012,(5):237-238
自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M.Christensen)于1997年在《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首次提出"破坏性创新"这一概念以来,其创立的破坏性创新理论在创新技术管理研究领域卷起了一波学术浪潮。  相似文献   

3.
女性要想培养真正的领导力,关键是先掌握领导自己的能力五年前,“颠覆式创新”理论大儒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颠覆咨询业》,指出大数据、移动计算等新兴数字技术不仅在颠覆行业,也危及传统咨询行业。数字化在改变战略咨询的行业客户,也在改变战略咨询本身。这也是余进在这个行业扎根15年后的顿悟。咨询业的未来必然是帮助客户找到战略与数字技术的最佳结合。完成这个结合的使能者必须具备战略管理咨询以及数字化转型的DNA。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的一些行业,比如保健品、房地产等行业,大多数企业为了先掘到第一桶金,宁肯先放弃品牌.尤其是一些小企业,由于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生存和迅速做大,因此不得不采用价格战甚至不择手段来经营.对此,整合营销传播之父唐·E·舒尔茨敲响了警钟:对于不重视整合营销传播的企业来说,存在的一个危险就是"你的第一桶金,可能也是你的最后一桶金".  相似文献   

5.
尚希 《经营者》2009,(19):40-43
科宝·博洛尼来自意大利时尚产业链腹地布雷西亚,将艺术通过设计融合到家居生活中,不断挖掘和满足消费者对家居的文化要求,使科宝·博洛尼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迅速走红市场,成为中国家居文化的一艘航空母舰。做什么,就颠覆什么。科宝‘博洛尼为中国家居业导入了一个又一个全新的概念,为中国的消费者提供了越来越完美的家居生活,艺术与生活在科宝·博洛尼完美邂逅,为全人类提供完美家居服务的企业远景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6.
<正> 每个企业都逃脱不了上帝的诅咒,中国企业只要是想“做大做强”就一定会失败。中国民企如要做大做强,只会造成悲剧!我个人认为,企业经营的决策和方式并不算问题,问题在于我们的民族在具备一定的创造力后,你再问他们准备怎么做企业,每一个人都会告诉你:我要做大做强。我敢说:这是不可能的。没有哪一个民营企业能够做大做强的,不但举不出成功企业的例子,也算那么两三家跨进了这个跑道,能不能做成功还不知道。  相似文献   

7.
管理文摘     
组织提升篇史玉柱:在中国做企业要低调在中国做企业还是低调一点好,低调一点麻烦事少,太高调了麻烦事多。1997年是巨人最落魄的时候。之前我一直是很荒唐的一个人,不按经济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中小企业的战略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溪 《企业导报》2009,(3):12-14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当下的金融危机给我国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造成了极大的挫伤,它们必须面临由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众多难题并谋求企业的转机与长远发展。本文重点分析了本次金融危机的性质与影响,以及我国中小企业当下所面临的战略困境,分析借鉴了哈佛大学克里斯坦森教授提出的破坏性创新理论,作为我国中小企业在这一特殊时期的适应性战略出路。  相似文献   

9.
《东南置业》2009,(7):50-51
福州滨江总部经济圈如何做大做强呢?在“中国·福州滨江总部经济发展论坛”上,福建省产业与企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陈明森、台湾资源整合专家张运同等数十位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纷纷为福州发展滨江总部经济“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10.
又是一年3·15。媒体上,照例一边是商家信誓旦旦的承诺:须臾不敢忘记顾客——我们的“上帝”!一边却是“上帝”们在痛诉:光明牛奶不“光明”,惠尔浦洗衣机爆炸,托普手机一个月修三次,还有冰箱着火、电视严重漏电……这样一个明媚柔润的春天,在中国,多少人的内心却是如此不平静。翻翻一年的记录,各路厂商那些让“上帝们”飘飘然的承诺又有几个真正兑现了?本刊联合315投诉网,推出了“黑榜315”,对那些被消费者投诉“最多”的企业做了一次排名,并对投诉重灾区的十大行业企业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我们的目的不是曝光被投诉的企业,而是为了进一步提醒中国企业:企业要生存发展下去,取得顾客的信任和尊重是关键中的关键。如果说,一个企业被投诉是因为质量或服务的缺陷,那么反复被投诉则意味着企业根本就没把顾客当回事。企业做的好坏,顾客心目中自有一杆秤,企业的产品如果被多次投诉,那么最终会在顾客的抱怨声中逐渐丧失市场、丧失公信力、最终彻底消失。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参加中国成长企业100强颁奖盛典的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对年会和排行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为获奖企业颂奖并对他们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晓华:在众多的活动当中,之所以已经参加了三次,是因为这个活动至少有两层意义:一层意义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的中小企业,成长中的企业,在任何一个国家这些企业都占到绝大多数;另一层意义,成长中的这些企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势。首都经贸大学校长文魁:多年来,《当代经理人》一直关注中国企业的成长,对中国企业的健康成长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和宣传媒…  相似文献   

12.
猎食者游戏     
“破坏游戏规则是新进入市场者的最佳的进攻办法。”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坦森如是说。奥克斯、波导、格兰仕、比亚迪……这些积累了制造经验和获得进攻资本的民营企业,以强大的低成本制造和营销能力,毫不犹豫地切入它们精心遴选过的行业,以自己的游戏方式改变着旧有的行业规则。而在民企多元化潮流中,不同的企业表现出不出的风格:注重长期投资和稳定回报的企业选择了战略性多元化,而以奥克斯为代表的企业则表现出注重短期收益的战术性多元化,后者并不经历整个产业链的完整周期,而只是选择产业曲线的上升阶段切入,剽取利润,然后掩身而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马德军副院长用一个启示性的问题引发了我们对行业未来的思考,为什么业界会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朴素的说法反映了一个竞争的道理,但是有多少人去认真地思考过???马院长就家电行业的诸多问题为我们做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去。那么这些习惯于在中小城市做营销的企业,回到大城市时是否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品牌形象?如何做到?汤姆·艾格豪夫:如果一个公司还没有强有力的产品号召力,那么就必须建立客户的信任。一个有强大产品声誉的企业在进军大城市时,能够克服比在小城市内更多的困难。但是由于竞争在大城市更激烈,企业需要建立客户对自己更多的信任,这比好的服务还更重要。回到大城市,企业需要在产品、销售方式、渠道建设方面做哪些调整?汤姆·艾格豪夫:在小城市需要更多人性化的服务,比如能够知道顾客的姓名,公司与顾客之间存在更多的交流等等。但是在大城市,…  相似文献   

15.
关于股份制企业投资的相关问题,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做过研究。尤金·法马和迈克尔·詹森研究了股份制企业的治理结构与投资决策的关系,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重要思路。国内一些学者虽然也对股份制企业投资运行机理进行了研究,但是由于对中国特色的股份制企业缺乏实际认知,因此大多股份制企业投资运行机理的研究只不过是西方理论的翻版而已。本文将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针对股份制企业投资运行机理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6.
民营企业多元化的问题一直是各各有说辞的话题,究竟一个企业的多元化在企业的发展历史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民营企业应不应该多元化?为此,我们采访了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博士:很多中国企业做大、做成功的都是多元化,因为它有风险规避的功能,带来的好处是无可置疑的。另外,因为中国还是个新型市场,不够规范,一些市场发达的国家很难做到的,不等于在中国就做不到。多元化是蛋糕做大的手段和思路,但是在西方多元化的道路不是很成功,原因是对手非常强  相似文献   

17.
开场白:2014年有一个关健词就是"新常态"。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2014(第十三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于2014年12月12日~14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创造纪·不一样  相似文献   

18.
初看《精益企业:企业精益化之道》,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书中没有提出特别新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写作手法还是外国人惯用的漫谈式。但看到后面掩卷细想,才觉得作者的说法颇有几分道理,若能认真按照书中说的去做,真可能给企业的质量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本书两位作者布鲁斯·A·汉德生和乔格·L·拉科不仅是企业管理方面的学者,而且具有管理企业的实际经验,前者  相似文献   

19.
3·15是消费者的盛大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消费者比平时更容易找到做一把“上帝”的感觉。同样,3·15也是企业关注的日子,一些企业由于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产品和服务而受到消费者赞扬,另一些企业因产品质量或服务低劣而被消费者投诉被媒体曝光。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企业家们在3·15想说些什么呢?我们本期特辟“企业家热谈3·15”栏目,请读者朋友们听听我们邀请的企业家们对3·15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20.
组织提升篇     
《中外管理》2011,(7):130-132
史玉柱:在中国做企业要低调在中国做企业还是低调一点好,低调一点麻烦事少,太高调了麻烦事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