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信息》2007,(16):36-3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日前发布的新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指出,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11.2%。受到国内经济建设和商业发展的推动,今年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占到4/1左右,中国也将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但是对我们来说,要紧的并不是津津乐道于此,而是要问一下:我们从“中国经济对全球增长贡献最大”中得到了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近期撰文指出,中国经济总体规模的迅速上升,促使中国的决策者和企业家在把握中国经济走势时,都必须更为关注全球的经济运行趋势.而中国经济的运行趋势也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更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世界经济论坛9月3日]中国每年9%至11%的经济增长率使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摆脱了贫困,带来了经济改革和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并推动了全球贸易、资本和人才的流动。中国经济对全球发展的重要性也意味着,中国发展所面临的风险与未来十年的新领军者们有着尤为重要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范天珍 《魅力中国》2011,(14):52-52
本文从广受关注的全球经济失衡现象谈起,探究了全球经济失衡现象的主要特征。并由此从美国自身以及中国等新兴国家等不同视角出发论述了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最后文章阐述了中国面临全球经济失衡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全球正密切关注次贷危机是否会使美国经济在2008年衰退,并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冲击。本文旨在测算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探索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以确保中国经济达到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6.
首先,文章介绍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过程及其对中国经济所造成的影响;其次,详细剖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最后,笔者对中国应该采取的战略对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结论认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双重“中心-外围”的世界分工格局所累积的全球经济失衡被打破的结果。面对这一危机,中国应该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立足广阔的国内市场搞大国经济战略,同时积极参与全球多极化制衡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历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持续5年的深度调整,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正在出现一系列新趋势。对于中国和全球经济“三新”格局,以及国内经济发展的常态化趋势,应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海外经济评论》2006,(28):23-24
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加息或抽紧流动性弓I发的全球市场动荡或许远未结束,但对市场的影响和震动的程度,可能已趋于缓和。市场的这一轮调整对中国经济整体而言,利大于弊,有利于中国经济朝着稳健的方向发展。首先,全球这一轮加息,普遍比较温和。目前,各国的通胀并不严重,未来加息幅度有限。加息只是使全球经济增长降温,但不会带来世界经济的全面衰退。因而,中国经济依然面临良好的周边环境,对出口的打击不会太大。  相似文献   

9.
全球经济复苏态势明显,中国经济复苏更是迹象明显。经济危机虽然带来了消极影响,但是也将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暴露无遗,使得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全球经济复苏的态势,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性,并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全球低碳经济潮流与中国的响应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对目前全球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气候变化危机及其共同根源的分析,作者认为低碳经济成为破解这一双重危机的必然选择,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全球气候推动全球形成低碳经济发展潮流。全球低碳经济潮流在近期表现为绿色复苏,从长期而言,将推动新的全球竞争格局,具体表现为激烈的国际政治、经济、技术、贸易、金融竞争。全球低碳经济潮流对中国的影响不容忽视,它既是对中国现状的挑战,也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机遇。通过对中国、美国、欧盟与日本的低碳经济进行比较研究,作者提出中国应走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并分别从国家、企业与社会公众层面提出了中国应对全球低碳经济潮流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海外经济评论》2008,(4):10-11
中国的全球贸易顺差一直推动中国经济在过去十年间以最快的速度发展,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疲软和美国经济衰退,中国的经济增长面临放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环球财经》2012,(8):52-57
中国经济是全球经济的一部分,中国宏观经济走势肯定要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因此探讨中国经济问题时一定要放到全球格局大趋势下来分析。这一轮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和政治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梳理未来10年中全球政治经济一些大的发展趋势,从而明确中国未来10-20年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 首先,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按名义汇率计算,2000--2006年间,中国占全球GDP的比重从3.8%上升到5.5%,对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8%,仅次于美国20.5%的贡献率。同期,中国进出口占全球货物贸易的比重从3.6%上升到7.2%,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对全球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2%,排名世界第一。2007年,美国经济由于次贷危机而放缓,中国有可能成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到欧洲参加一些有关国际经济和国际货币的小型会议,所到之处,人们都在谈论中国的快速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第一、中国出口世界第一、中国进口世界第二、中国人对全球奢侈品消费的贡献第一、中国人对全球旅游业复苏的贡献第一、  相似文献   

15.
人物     
《中国经济快讯》2014,(8):10-10
我们要高质量的经济增长、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较高的就业率,中国现在对全球增长贡献接近30%,甚至今后再低一点都有可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像2009年和2010年那样中国贡献全球增长50%,那是不可持续的,他呼吁各国一起推动全球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产权导刊》2009,(12):47-47
2000--2007年,中国和美国被称之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中国对世界经济成长贡献率每年在15%-30%之间,尽管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当时只有5%~6%,现在是达到7%,但是贡献率仍然超出了我们的份额。金融危机以后,主要发达国家和很多新兴市场国家都陷入了非常严重的衰退,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过去十年经济迅速增长,已把自己推到全球经济的中心舞台,成了“世界工厂”,全球领先企业的海外生产基地。现在,专家们相信,中国将向上游前进,通过扩大科学人才队伍,改善大学教育并吸引世界顶尖的技术公司,进入设计和革新领域。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全球正密切关注次贷危机是否会使美国经济在2008年衰退,并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冲击.本文旨在测算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探索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以确保中国经济达到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19.
1―2月(总第61期)特稿"世界经济与中国:促进共同繁荣"国际研讨会综述《国际经济评论》编辑部专题世界经济与金融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余永定2006全球经济失衡并增长着朱民亚洲金融格局——亚洲经济面临的八个关键问题Jonathan Anderson全球通货膨胀及其对中国的影响黄海洲货币紧缩和全球房地产泡沫谢国忠2006年:中国经济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Bert Hofman全球经济失衡对中国的挑战李扬银行业国际化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贺力平中国的利率和汇率问题哈继铭从长期萧条中走出的日本经济辜朝明专稿中国亟待建立一个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贸易差额统…  相似文献   

20.
《北方经济》2010,(15):37-37
“从全球视野来看,政策退出和复苏管理正在成为全球的共同课题和宏观经济政策的主旋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如是说。2009年,中国通过实施超常规政策率先走出危机,同时也对全球经济复苏发挥了重大的带动作用,“如今中国经济已经开启新一轮上升周期,而从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转换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