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经济发展不仅存在着东、中、西部等梯度差异,还存在着中心城市与外围城镇乃至乡村腹地的经济落差,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的特点.区域经济发展应选择中心城市辐射与梯度推进相结合,并以中心城市辐射为主的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中心城市带动.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发展历程看,都实施了中心城市带动战略.  相似文献   

2.
全国各地尤其是经济发达的设区市为应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竞争态势,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加大区域内部资源要素整合力度。主动对接大都市或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以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在这种背景下,福建省泉州市必须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和建设海峡西岸中部枢  相似文献   

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发挥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通过论述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东北区域经济的具体规划方案,指出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打造区域竞争优势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河南中心城市带动能力评价及提高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只有强化中心城市的带动能力,中心城市才能以城带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从城乡统筹的视角,运用主成分分析等定量评价方法,对河南17个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心城市今后的发展对策。提高中心城市带动能力,既要采取多种措施提升中心城市市区的集聚力,又要迅速增强对中心城市市域内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发展的辐射力,即走城乡一体化道路,提高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实力。  相似文献   

5.
都市区建设是世界中心城市发展的主要选择,中心城市能级越大,都市区建设步伐越快。无锡区域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相对较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具有强大的内在动因。实施都市区发展思路,有利于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级,将多主体、多层次城市发展主体纳入统一的区域都市体系之中,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速区域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课题组 《经济论坛》2010,(4):103-106
河北省省会城市石家庄市是冀中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当前,其综合经济实力、迅速发展的第三产业、得天独厚的科教优势、“三年大变样”及“作风建设”的成果都为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供了条件。石家庄要增强中心城市实力,加强辐射,促进石家庄区域经济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龙岩市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经济总量在全省比重偏小的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要在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基础上,200g年把实施火项目牵动战略作为全市工作的一个重点,用大手笔谋划大项目、大投入带来火产出、大项目带动人发展,引领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哈佳中段建设副中心城市,是承接哈尔滨和佳木斯两大城市的经济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振兴哈尔滨东部地区经济的需求,也是完善黑龙江省哈佳中部地区的城镇建设体系,弥补哈尔滨和佳木斯这两个中心城市功能,改善哈尔滨市方正、通河、依兰、延寿、木兰等县域发展面貌,统筹城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从地理位置、经济资源、产业基础及交通格局的变化等因素看,将哈尔滨市方正县打造成哈东地区城市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西进"的大趋势下,重庆入选"国家中心城市"体现了中国区域发展的战略调整。作为西部大开发"领头羊"及西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能够增强它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和裂变力。推进重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不但可以提升成渝经济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凝聚成渝经济区在中西部的向心力,而且还可以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成渝经济区域一体化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省会城市是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阵地。近年来,部分省会城市服务业占比出现持续走低现象。究其原因,低利率政策导致服务业投资被挤出、城市扩张带来人口密度下降、服务业层次和效率偏低、空间依赖的城镇化无法为服务业发展形成有效的腹地支撑、片面追求高端服务业发展方式缺乏就业包容性,使区域中心城市内源性的服务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为依托城镇化实现区域中心城市服务业的外源式增长,需发挥中心城市在服务业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依靠城市群(城市连绵带)实现空间梯度发展;提高服务业用地效率,防止城市低效扩张;实施有差别的房地产政策,提高规划的包容性;消除投资配置扭曲,引导资金投向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环渤海区域经济已进入大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一方面,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把区域协调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明确提出要继续发挥环渤海地区对促进全国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另一方面,地处环渤海地区中心位置的天津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总体布局,与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表明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已经由地区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同时国家又进一步提升了天津的城市功能和定位,提出要把天津建设为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这对于促进环渤海区域合作、加快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是解决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内在矛盾的必然要求,也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和欠发达的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新时期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抉择.特别指出应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注重发挥其辐射、扩散和带动效应,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13.
根据经济辐射理论和梯度经济原理,结合重庆市"十一五"规划,针对重庆市经济极化现象严重、经济梯度不合理、经济二元结构突出、城乡经济差距过大等现实,提出重庆市应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为突破口,形成大中城市围绕特大城市、中小城市围绕中心大城市、中心集镇围绕中小城市、中小城镇带动农村的城镇化发展网络格局。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实现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跨越,建设具有高品位现代城市文化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新重庆。  相似文献   

14.
以中心城市为核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以郑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蕾 《经济经纬》2007,(2):72-74
相对一般型城市,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聚集、辐射功能和指挥、调节和综合服务的作用,在世界城市化进程加速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今天,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这可以带动区域实现跨越式增长.郑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规模偏小,辐射能力不强,在提高城市竞争力方面面临严重的挑战.因此,以"郑汴一体化"为切入点建设大郑州都市圈,对于提升郑州中心城市的地位及带动整个中原地区经济发展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珠江三角洲持续高速发展,已经成为国内乃至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珠江三角洲需要构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区域城市圈;适应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利用珠江三角洲区位优势以系统的观点提出城市圈梯度发展战略,即以“大三角”极核城市向腹地和国际辐射,以“轴心线城市带”带动东西两翼城市带发展,形成优势产业带,辐射山区。  相似文献   

16.
陈星桥先生今年在《大陆桥视野》第三期上发表《“陆桥联唱”提高沿桥城市竞争力》的文章,读后颇有感触。大陆桥是由海陆空各种运输设备、工具等共同组成的洲际运输大通道,如果它离开了经济发展,孤立存在就毫无意义。所以,建设大陆桥,畅通大陆桥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陆桥经济,开创一个陆桥经济的新时代。因此,提出“陆桥联唱”提升沿桥城市竞争力,从而带动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应当说是牵住了陆桥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相似文献   

17.
薛建良 《江南论坛》2013,(12):42-43
无锡市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以约占全国万分之五的土地、千分之四的人口.创造出占全国近2%的经济总量。积极探索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财富高度聚集区的防震减灾工作发展路径.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现代化建设进程.保障我市社会和经济发展成果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锦州的发展现状;论述了锦州实行区域发展战略,确立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依据,论证了整体开发锦州湾,充分发挥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的可行性;提出了锦州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在打造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第三产业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如何加快实施“退二进三”战略,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对于进一步提升城区功能和地位,充分发挥集聚、辐射和带动效应,推动全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陆桥视野》2013,(5):45-46
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总体要求,将建成西部中心城市、面向中西亚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多民族和谐宜居城市、天山绿洲生态园林城市和区域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并将在实现全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但由于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乌鲁木齐市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一直是全市各族人民关心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