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去年以来,我省社队企业在原来“五定一奖”的基础上,又推广了“利润包干”、“计件工资”、“浮动工资”、“联利计酬”、“作业组包干”、“大包干”等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调动了广大从业人员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社队企业的管理水平,经济效果十  相似文献   

2.
我省广大农村,从去年以来,建立了大包干为主体的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并日臻完善。这种在生产队或生产大队统一领导和管理下的家庭承包式的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使农民摆脱了大锅饭,真正有了自主权。从而把个人物质利益同集体利益真正结合起来,实现了按劳分配,有效地防止了少数人专断包办和不正之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和经营的积  相似文献   

3.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地农村从实际出发,认真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地实行了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其中,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是一种颇有发展前途的责任制形式。一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的由来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曰按专业组织劳动,进行承包;二曰对产量负责,联产计酬。其具体做法是:在生产队统一领导、统一经营的前提下,根据生产经营项目及其规模和劳动者的特长,分别组织专业组、专业户、专业工;然后,按照方便生产,利于经营的原则,把各项生产任务分别包到组、包到户、包到劳力。包工包产指标(有的队还有包开支指标)由生产队干部和社员民主讨论或采用投标办法确定。生产过程的各项作  相似文献   

4.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农村广大群众、干部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因地制宜地恢复和建立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包括联系产量计算报酬的生产责任制和不联系产量计算报酬的生产责任制。在联系产量计算报酬的生产责任制中,又有“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统一经营、联产到劳”责任制和“包产到户”(包括“包干到户”)等多种形式。实行这些生产责任制的地区,一般都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一些长期以来经济落后,农民生  相似文献   

5.
<正> 近几年,工农业生产部门相当普遍地建立了各种联系产量计算报酬的生产责任制以及大包干责任制等等,改变了传统的计酬方式,使分配制度进一步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果。计酬方法的这种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作一些理论的说明。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很不平衡,计酬方法必须多样化。  相似文献   

6.
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自发订立了“大包干”合同,创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而拉开了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序幕,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经济咨询》2007,(1):1-1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1982年“一号件”与之后的连续4个中央关于农村政策的“一号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用名词——“五个一号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次飞跃是以“大包干”为标志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第二次飞跃是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目标,以形成“三足鼎立”农村经济格局为特征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三次飞跃。总结这三次飞跃的历史性作用和意义,研究这三次飞跃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我们能动地推进第三次飞跃的健康发展,有着现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我国乡镇制度外财政分析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正> 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使农产品商品率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增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农村组织制度方面,“大包干”生产责任制普及,农村政权建设以1984年以来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建立为标志走上了正规化的道路。我国农村经济格局和组织制度的上述发展给乡镇财政带了显著的变化,其特征可以概括为: 1.1980年开始实行的以财政“分灶吃饭”为开端的各级财政承包制的实施,使地方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支出联系在一起,给各级地方政府带来了看得见的实际利益,由此启动了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地方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以植物生产为基础的生态系统中,生态环境既是生物赖以生活生存的条件,又是它们进行物质生产的资源。在自然经济社会里,农业生产的特点是“经验+劳力+环境资源”。有了经验和劳力就可以把环境资源转化为产品,供人们使用;在商品化生产中,农业生产的特点则为“市场+科技+环境资源”,以市场信息为动力,应用科学技术把环境资源转化为商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改革,发端于农村。整个农村改革,大体上分四步进行:第一步,1979—1980年为酝酿准备阶段。当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划时代的改革措施时,开始有不少人存在着等上级布置,看领导态度、看左邻右舍,怕搞乱思想、怕影响生产、怕走上“老路”的“一等二看三怕”的思想。经过层层发动、统一思想,参观学习、培训骨干,试验示范、总结经验,很快形成共识,为全面推行这项改革做好了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经验准备。第二步,1981—1983年为组织实施阶段。主要是集体所有的耕地实行“三田制”,即按家庭人口分口粮田、按家庭劳力分责任田、按养猪数量分饲料田。从此,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从根本上打破了大锅饭,调动了积极性。同时,实行政社分设,乡镇一级建立人民政府和经济联合委员会,村级建立村民委员会和经济合作社。为时二十五年的农村人民公社自然解体。第三步,1984—1993年为巩固完善阶段。主要是根据“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对人口、劳力有变化的农户,承包耕地作适当调整,同时,形成一批种田大户;完善了农村服务体系,形成了集体农业投入机制。第四步,1994年到现在为发展提高阶段。主要是按照农村基本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发展经济,建设农村,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2.
现在,农村普遍实行了各种形式的联产责任制,其中许多地区实行了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责任制,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的效果。但是,对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责任制的性质,在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中都有不同的认识。由于包产到户还保持着统一核算,统一分配,人们认识上的分歧就主要集中在如何看待已不存在这两统一的包干到户这种责任制上。分歧的焦点是:包干到户究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联产责任制还是“分田单干”、个体经济?  相似文献   

13.
农业增长与劳力转移:二元经济结构时期的双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宏观背景下对我国农业增长与劳力转移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研究。作者认为,二元经济结构时期,农业增长与劳力转移保持着强烈的“正相关”效应,农业生产率成为劳力转移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二元经济的传统操作模式使农业劳力转移未能实现,而改革后生成的我国独有的双重二元经济结构更是直接影响着农业增长与农业劳力转移。因此,寻求一条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可行性战略,乃是实现农业增长与劳力转移顺利进行的关键。为此,作者提出了如下战略:“双重双滑”战略、“全面就业”战略、“农村—农业倾斜”战略及投入战略。  相似文献   

14.
“喜中愁”是当前粮食战线出现的一个新的矛盾。什么是“喜中愁”?就是农村实行“大包干”以来,由于粮食生产年年丰收,使我们长期焦虑的粮食不足,而转向暂时的粮食过剩。  相似文献   

15.
1.中国农业再也找不到像“大包干”那样的能够迅速有效的“济世良方”。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前夕,“大包干”经验所解决的是中国农业“量变”过程中的问题,而我们今天所要解决的是中国农业“质变”过程中的问题。“量变”与“质变”固然有联系,但毕竟  相似文献   

16.
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了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专业承包等以“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经济形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去年夏季,全国工交会议提出学习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在国营企业中相继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有不少企业,照搬农村的作法,笼统地强调“包干”的办法,特别是在企业内部,不分条件差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全国广大农村普遍建立,它对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下面是我们对陕西省长安县郭杜公社香积寺大队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情况的一个调查。一、香积寺大队的基本情况香积寺大队共有12个生产队,607户,3061人,男女劳力1418个。耕地4053亩,其中水地608亩,棉田860亩,菜地35亩,粮田2550亩。人均耕地面积一亩二分。农田基本建设有一定基础。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生产条件好,工副业收入多。1982年工副业总  相似文献   

18.
<正> “资产经营责任制” (以下简称“责任制”)提出来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已开始试点(分别见《经济研究》1986年第3期和1986年8月4日《世界经济导报》)。“责任制”中提出的“资产评估”、“权数分红”等措施给人们不少启发。但是,“责任制”未必能在实施以后建立起预  相似文献   

19.
<正>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指出:“在农村,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济是主要经济形式”。同时指出:“近几年在农村建立的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只能在总结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加以完善,决不能违背群众的意愿轻率变动,更不能走回头路”。这是当前党在农村工作中的两条重要原则。这两条原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农村,不以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就无所谓生产责任制;不在农村建立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劳动人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也就不容易巩固和发展。本文准备就第二点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大包干”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取代了过去那种“”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一大二公”的农村经济体制,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农村经济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农业生产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长期困扰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成绩喜人.但最近几年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新的水平上又出现了徘徊,后劲不足,萎缩的趋势显赫地暴露出来。从长远观点看,农业这个基础脆弱,问题严峻,面临着困境.本文就临沭县农业生产目前面临的困境和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谈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