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1992年8月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中韩两国的经济贸易和交流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化,中韩两国之间由分散的小规模贸易逐渐发展成集群式的大规模贸易。韩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从小到大,投资领域日益广泛;中国对韩国的进出口商品交易规模也日益扩大,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投资对象国,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韩国政府实行对外投资的积极奖励措施,鼓励韩国企业对外投资,从而促使本国直接对外投资有了长足的发展.中韩建交18年来,两国经贸关系飞速发展,贸易额超过1800亿美元,韩国在中国的企业总数达到5万家.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更重要的是,韩国企业界和经济界人士已经成为联系中韩友谊的纽带.  相似文献   

3.
中韩贸易逆差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使用中国资讯行 (海关统计 )和《海关统计年鉴》1992年—2003年中韩贸易数据,运用比重法、RCA指数法、IIT指数法对中韩贸易结构和比较优势进行研究,发现两国贸易产品价值差异使贸易逆差存在潜在的可能,韩国国内市场相对狭小、市场进入限制以及中国具有比较优势行业在韩国国内的“相对劣势”,则使得中方贸易逆差从可能转变为现实;韩国出口对中国市场依赖度增长和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公司从其母公司进口设备、原材料,则引致贸易逆差的扩大。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所决定的贸易赤字不能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扭转,但人为限制中国产品进入韩国市场而引发的贸易赤字,则是应该而且可以通过要求韩国市场进一步开放来加以解决;韩国在华投资对中国出口创汇的贡献,可以部分抵消中韩贸易中方赤字对我国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吉晶 《经济研究导刊》2014,(36):278-281
中韩建交二十年来,中韩双边贸易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中国目前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最大的投资对象国。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来源国、第四大出口对象国。在此背景下,分析韩国近十年主要经济指标和中韩双边贸易的数据,认为中韩贸易逆差的原因主要是两国服务于外部市场的生产增长方式。中韩应加快建立FTA,实现贸易公平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5.
胡玥  王生 《经济纵横》2019,(5):102-108
近年来,中国与韩国的经贸合作不断深入,双边贸易和投资稳步增长。但中韩贸易逆差不断加大以及贸易摩擦、竞争升级等问题,给中韩经贸关系带来一定挑战。随着中韩自贸协定的不断深化,两国贸易和投资将更加便利化,"一带一路"倡议与韩国"新北方政策"将实现顺利对接,数字经济成为两国合作的重点。为促进中韩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加深,应提高中韩经贸合作的质量,推动贸易便利化,推进政策对接,加强新兴产业、交通物流等领域的合作,促进两国经贸和人文交流。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韩两国经贸关系日益密切,两国间的直接投资也不断发展。韩国对华投资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而中国对韩国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看,两国直接投资面临着结构升级、转型和政策等方面的挑战,两国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以促进直接投资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1992年建交以来,中韩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对外投资对象国,韩国成为中国第六大贸易伙伴.但由于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自2006年起,两国经贸关系出现所谓"拐点",进入调整阶段.新形势下两国经贸合作潜力依然很大,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8.
中韩建交以来,经济交往日益频繁,贸易总额以年平均30%左右的速度增加。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及韩国对华投资和国内需求变化等,近年来中韩贸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两国贸易中高技术产品的比例不断提高,生产资料和原材料贸易比重增加,消费品贸易比重相对下降,中方的贸易赤字趋减,产业间贸易比重减少,产业内贸易比重增加等。综观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中韩两国贸易规模扩大的趋势仍将继续,两国贸易结构的变化将继续沿着现在的方向前行。  相似文献   

9.
2012年是中韩两国建交20周年.建交以来,两国各领域友好合作不断深化,文化往来频繁,经贸合作更是突飞猛进.中国已超过日本、美国,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韩国则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中韩自贸区协定(FTA)谈判已进行4次磋商,2013年或迎来关键性转折,围绕中韩、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以及未来中韩双边贸易的走势,《经济》记者在韩国驻华大使馆专访了韩国驻华大使李揆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韩两国的建交,两国的经济关系更为紧密,很多韩国企业来中国投资,使两国的经济保持快速发展。但是在中国市场,外国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韩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时间短,给韩国的投资者带来了一些困难。本文在对这些现实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韩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方案。  相似文献   

11.
李孝圣 《当代经济》2006,(10):89-90
随着中韩两国的建交,两国的经济关系更为紧密,很多韩国企业来中国投资,使两国的经济保持快速发展.但是在中国市场,外国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韩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时间短,给韩国的投资者带来了一些困难.本文在对这些现实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韩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方案.  相似文献   

12.
毕吉耀 《经济纵横》1993,(10):40-43
<正> 1992年8月24日,中国与韩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此结束了两国长达40年的敌视关系。同年9月27日至30日,韩国总统卢泰愚正式访华。进一步消除了多年来影响中韩经贸关系发展的种种障碍,使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由民间提升为政府间合作,为加速和扩大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中韩建交不仅有利于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而且顺应了国际经济地区化的潮流,对中韩两国经贸关系及东北亚地区经贸合作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影响。本文拟就中韩两国的经贸关系发展现状,特别是双边贸易结构及韩国对华投资进行分析探讨,并对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传统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扩展,研究了中国和韩国之间签订FTA合作协议对两国贸易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中韩之间签订FTA对两国之间贸易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贸易总额将会增长近60%。本文建议中韩两国在保护各自敏感部门的同时,应当重视自由贸易协定给两国带来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沿海地区韩资企业的市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以来韩国对华投资迅速增长,1996年,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第一大投资对象国,同时,韩国也发展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国之一。韩国投资企业在扩大中外贸易规模、促进我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贡献受到广泛承认,与此同时,利用韩资过...  相似文献   

15.
《大陆桥视野》2009,(7):11-11
近日,大韩贸易投资振兴会社在天津市政府、市交通委员会以及天津港务局等有关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在天津保税港区隆重举行了天津韩国共同物流中心的成立仪式。据悉,此次成立的韩国物流中心为中韩建交后,韩国政府首次正式在天津设立的企业支援项目。针对韩国中小企业开拓中国市场时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中韩物流合作中心”将提供从物流、通关到最终市场推广的一站式服务。中韩两国的经济合作,因两国相近的地理位置及互补的产业结构而取得飞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韩经贸合作始于70年代末,以去年8月两国正式建交为标志,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1992年,中韩两国的经贸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今年以来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按中国海关统计,1992年中韩两国贸易额为50.6亿美元,比1991年增长56%,其中出口24.37亿美元,进口26.2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8%和146%;今年1—6月为31.0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4%,其中出口11.01亿美元,进口20.0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和128.8%。中韩贸易在各自的对外贸易中已占相当重要的地位,中国是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韩国是中国的第七大贸易伙伴。1992年,中韩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3.1%,对韩出口占出口总额的2.9%(按中国海关统计);韩中贸易额占韩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5.2%,对中国出口与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8%(按韩国海关统计)。  相似文献   

17.
中韩建交以来,中韩贸易迅速发展,随着韩国企业对华投资的增多,贸易与投资呈现长期均衡关系。本文就韩国企业对华投资与中韩贸易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论证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理论,同时结合实际分析中韩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20):F0002-F0002
中韩两国建交20余年来,双边关系在各个领域均取得长足进步,经贸合作成果尤其令人瞩目。2012年双边贸易额超过2500亿美元,较建交之仞增加50多倍,年均增幅高达21.7%。两国领导人确立的到2015年使双边贸易额达到3000亿美元的目标很可能提前实现。中国已成为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最大进口来源国、最大投资目的地,韩国则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  相似文献   

19.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24):F0003-F0003
中韩两国建交20余年来,双边关系在各个领域均取得长足进步,经贸合作成果尤其令人瞩目。20l2年双边贸易额超过2500亿美元,较建交之初增加50多倍,年均增幅高达217%。两国领导人确立的到20l5年使双边贸易额达到3000亿美元的目标很可能提前实现。中国已成为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最大进口来源国、最大投资目的地,韩国则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  相似文献   

20.
韩国是我国的近邻和重要的贸易伙伴,自1992年8月中韩两国正式建交后,韩国对华投资迅速增长,2004年韩国在华投资额达到44亿美元,中国成为韩国最大的直接投资对象国;2004年韩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近25亿美元,占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44.9%,排在香港、维尔京群岛后,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外国资本来源地.截止2004年底,韩国对华累计投资额达到260亿美元,占中国境内外商投资总额的12.19%.长期以来,韩国在华投资以中小企业为主、投资行业以消费型传统制造业为主、地域分布以东北和环渤海地区为主;近期韩国投资行业和地域发生巨大变化,投资主体中大中型企业明显活跃、投资行业发展对电子、汽车等行业、投资地域沿东部沿海向长三角和珠三角发展.韩国在华投资迅猛增加及其新趋势,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相关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著,尤其是促进大西北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振兴东北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