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西部》2014,(4):1-1
<正>在正确的农业政策引导下,将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配合国际化、规范化的运营管理,农民完全可以改变旧有生存模式,转型成为新一代"产业工人"。长期以来,中国的特色农业无法在国际市场中取得骄人的成绩,很大的原因是生产管理技术落后,品种商品性差,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农产品无法在市场上卖出好价钱,农民也就不能从中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这也是许多自然资源丰富的地  相似文献   

2.
当黄熟的柑桔烂在枝头无人采摘,肥大的生猪价格一再"跳楼"仍无人收购,满仓的稻谷虽多方努力仍调运不出时,......人们便真切地感到,一个略显陌生的名字,买方市场,开始降临在我们面前。早些年还品味着供给不足苦涩的政府和农民,如今又得为农产品"卖难"而发愁了。面对"买方市场",作为政府理应加强对农民的引导,努力搞好服务,帮助农民找市场、找销路;作为生产主体的农民更应勤换"脑筋"努力去贴近市场,迎合市场,并最终摆脱"买方市场"的困扰。现在有不少农民面对"买方市场"并未表现出应有的"灵活"。前不久,某乡为提高本乡的牲猪品质…  相似文献   

3.
请善待“民工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民工经济"的现实地位 "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以其对社会经济生活越来越大的影响而备受关注。民工从概念的外延上看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约定俗成的看法是指那些"离乡不离土",以提供劳务服务而获得劳动报酬的农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对土地的依附关系的解放,"民工经济"从无到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1982年间的农村劳动力解放初期,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劳动力所有权关系明晰,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但分散的小农经营方式,显然是无法解决农民"用钱"问题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为农村发展提供了两方面的契机:一方面是发展了劳务经济;另一方面是农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情省力》2009,(2):44-44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天天要接触到价格问题,去菜场买菜就涉及到农副产品市场价格,去商店买东西就涉及到商品零售价格。在社会经济工作中,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等指标都是用货币额表示的,因而在计算时,有采用什么价格的问题。为了分析指标的变动情况,不同情况下应分别采用当年价格、可比价格和不变价格。  相似文献   

6.
正世界就是由无奈的客观世界和"有奈"的主观世界组成的。客观存在的东西对人来说是无奈的,但主观行为却是"有奈"的,无奈与"有奈"既对立又统一。如果没有无奈,客观事物就没有固定的约束,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有奈",事物就会静止不动,世界就无法发展和进步。人类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无奈的客观环境之中,通过"有奈"去寻求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家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市场经济是企业家活动的舞台,企业家是市场经济舞台上的主角。市场经济不能没有企业家,企业家也离不开市场经济。同时,企业家本身也必须进入市场。因此,有必要建立企业家市场。建立企业家市场是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体系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使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就要求全方位开放劳动力市场,培育劳动力市场体系。这就是说,所有的劳动者,包括工人、农民、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科学技术人员、经营管理者等等,都必须进入劳动力市场。因此,必须相应的有产业工人市场、服务人员市场、技术工人市场、科技人才市场和企业家市场。所以,企业家市场是劳动力市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体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陈如 《改革与开放》2004,(10):i004-i004,25
<正> 根据国际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本转化的经验,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农村劳动力的流向主要有二:一是到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及其他行业,即异地转移;二是到农村新兴小城镇从事非农产业或留在已被改造了的具有现代化性质的农业生产领域就业,即就地转移。因此,笔者认为在加速南京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要坚持"城乡统筹",培育和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力系",充分发挥城市拉动力、农村吸纳力和市场推动力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中,农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崛起必然也将迎来一个农业崛起的时代。从"人民公社"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到"联产承包"的小农单干经济体系,再到各种农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组织的纷纷涌现出来。第二次"农民合作",是生产关系的一再调整和转变,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农村生产力,更好地  相似文献   

10.
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作了全面部署。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进一步强调,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的"三农"问题已不单纯是一个涉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农民收入的局部性问题,而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从我国的未来发展来看,没有发达的农业,没有繁荣的农村,没有殷实的农民,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  相似文献   

11.
浦东开发开放17年来,浦东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2002年的6月19日,浦东农村"升格"为郊区,并提出了2002—2007年的总目标:加速"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进程。此后,大量农民扔掉锄头,住进新房,开始了全新的城市生活。据统计,整个新区从浦东开发开放之初至今,已经有20多万名农民离开土地,变成了居民。目前浦东近九成的农民已不务农,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已经达到88%。农业生产不再是浦东农民的主要工作方式。城市化不仅仅是让农民搬一个家。从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新区政府就在义务教育、户籍管理、劳动就业、医疗保障、民主参与、文化娱乐等领域逐步地实现让郊区人和城区人一个样,浦东的一代农民更早体会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张江镇居民周凤娣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2.
葛浩阳 《改革与战略》2015,(3):10-13,88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首先要考察现实中束缚人的发展的各种条件,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作为劳动者的"人"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诞生以来,劳动者在实现其劳动力价值之前,首先要面对的是"劳动力市场"。正是"劳动力"的市场化,使人普遍具有了"商品"的属性,并且导致"异化""物化""相对贫困化"等各种制约人发展的困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要解决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发展问题,就必须对造成这一切弊病的制度根源——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改造,这一思路对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师仓 《中国城市经济》2010,(9X):314-315
<正>统筹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又是"五个统筹"之首,这是我国现实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没有八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城镇化,没有农民的市民化,就不可能有中国的现代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仍是不断扩大的趋势。农村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新一代农民工边缘化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统筹好城乡,重点解决好"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口城市化需要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的第二、三产业就业,而二元经济形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机制严重阻碍了劳动力的乡城流动.转换就业体制、统一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并完善农民就业培训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使农民向城镇的候鸟式流动转变为永久性地定居,彻底地消除城乡福利差异.  相似文献   

15.
九十年代初以来,伴随着城镇化运动的开始,中国广大农村开始了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地转移。许多农村青壮年离开村庄去城市打工,妇女、儿童、老人留守村庄。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1%,进城务工农民达2.53亿人;在农村人口中,留守儿童、老人、妇女分别达到5000万人、4000万人、4700万人。三十多年过去了,农民工在中国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与农民工相伴的是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农村"空心化"背后的土地利用问题值得我们去认真地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城市发展走过一段曲折道路。最初是提倡"小城镇战略",希望农民一辈子"离土不离乡"。由于违背人性,导致实际情况是农民离开土地以后,小城镇又留不住他,怎么办?只好去北上广深这种大城市,因为大城市的公共服务比较完善,就业机会也多,于是就都集中到了大城市,结果使得北上广深变成了超大型城市。一个城市跟一个企业一样存在着规模效益,当一个城市  相似文献   

17.
为了彻底跳出传统农业的"窠臼",农业产业化成了求解的跨世纪话题。就大农业而言,许多农民对农业的经营意识,已经由过去的种植业外延到了林牧渔业上。然而要使农民将"农业"转变到"产业化"上去认知,并自觉地去实施它,由于落后的生产力和自身素质以及其它因素的淤滞,农民对其还缺乏更深邃的理解力和主动精神。因为农业产业化,它不只是指  相似文献   

18.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学者认为,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应转变政府职能,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早在 2001 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就明确提出,今后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是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使政府成为"有限政府",更多地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转变政府职能是一项艰巨的系统性工程。专家认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可以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陈思贝 《中国经贸》2009,(6):174-174
2008年“两会”的主题是“建设和谐社会”,如果实现这一目标,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农民问题。民工短缺现象引出的民工的待遇问题,让我们有了重新审视民工价值和社会贫富差距的机会。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国内投资大涨,推动劳动力需求量的骤然增加。但是,受到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束缚,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劳动力市场无法及时、准确地传递这种信息,导致了“民工荒”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中央明确"化解房地产库存"是2016年的关键任务,并从户籍、住房、租赁、营销等方面提出了"四个要"以助推农民进城购房;笔者认为:农民的市场行为存在失灵,如果能在"四个要"的基础上,再辅以"四个化"的供给侧改革措施,政府制订并依据法律法规,用法依规地去助推农民进城购房,效果必将更卓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