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张,并从必然性、途径、原则等方面论述了政治权力的法治化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践中,江泽民又大力推动了我国政治权力的法治化进程。这对于依法规范权力运行,实现中国政治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永广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2):106-109
现代法治社会要求具备科学合理的法律监督机制.其主体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其客体重点是圆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还涉及相应广泛的监督内容、权力与权利,以及监督原则。现代法治社会法律监督应坚持相对性原则、合法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当前,完善法律监督应积极培育公民的监督意识,加强制度环境建设,树立法律监督的权威性,建立健全科学的法律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
4.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8)
近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快速发展,然而学校学生的违纪处理的法治化水平依然比较落后。为了降低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促使学生合法权益受到保障,必须保障对学生违纪处理法治化,保障对学生违纪处理规范化。这就需要以法律为出发点,对学生的违纪处理制度重新构建,从而真正实现处理的法治化与规范化。本文从现今在学生的违纪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学生违纪处理法治化、规范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宪法的信仰是一个全新的提法。文章提出,人们对法律的信仰是历史的必然,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又始于对宪法的信仰,进而论证法治是宪法信仰的基础。笔者认为,宪法的信仰只能生长在法治的环境之中,另一方面,中国的法治化也需要宪法的信仰作为支持。 相似文献
6.
胡永广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1):93-96
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法治化建构是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从我国法治化的现实背景看,不但目前我国国家结构现状如国家组织管理结构、国家权力结构、社会控制系统等不完善决定法治化进程具有渐进性,而且我国现实社会条件诸如现行经济体制不完善和理性主导化地位尚未最终确立等因素也决定法治化进程具渐进性,因此可以明确界定“渐进性”乃中国法治化的自然逻辑属性。 相似文献
7.
行政法治化环境是指由各种相关因素有机构成的,能够影响行政法制化水平的各种社会条件,其总体状况直接影响到行政执法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行政立法的水平。积极营造依法行政的良好环境,对于依法行政进程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程宗璋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4(4):30-32
受传统化消极影响,中国现代法治化进程中出现“泛德化”倾向。中国传统道德成为中国法治化培育环境的“温情杀手”,传统道德的残余使中国法治化进展大打折扣,法律的价值和权威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确立,因此,清除“泛德化”对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影响实属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 ,宪法的信仰是一个全新的提法。文章提出 ,人们对法律的信仰是历史的必然 ,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又始于对宪法的信仰 ,进而论证法治是宪法信仰的基础。笔者认为 ,宪法的信仰只能生长在法治的环境之中 ,另一方面 ,中国的法治化也需要宪法的信仰作为支持。 相似文献
10.
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及其辩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首要环节,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实现科学、高效的行政管理,行政决策的优化是关键。衡量行政决策优化的三个要素是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行政决策民主化是行政决策科学化和法治化的前提和基础,行政决策科学化是行政决策民主化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目的,行政决策法治化则为行政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许小莲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12):18-19,102
2005年4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重新界定了我国公务员的范围,其中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是将党派机关工作人员纳入了公务员的范围,依法进行统一管理,标志着长期游离于法治边缘的客观存在的党派组织及其机关工作人员将进入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轨道,这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12.
杨毓团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1):102-107
近3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但与此同时,也不可否认地存在着一些阻滞中国继续向前发展的社会文化问题。基于此,本文拟从中国文化与社会主义之关系的角度来论析近代以来社会主义实践在中国何以可能,及其当下所遭遇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14.
15.
张鸣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1):102-103
法治作为西方的产物。同时也是全人类的文明成就,对中国法治建设具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我国的国情.实现法治社会和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16.
在现有的法治绩效评价与预测中,定量研究分析较薄弱,从而导致评价欠理、预测不准确,甚至于误导法治实践。因此,必须构建法治绩效综合评价与预测指标体系,充分考虑社会历史现实和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选择案发率、社会公德状况、法治队伍密度、人均财经资源、人口素质、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对外贸易依存度八大指标,通过数据结构化和无量纲化,利用AHP法,对1987年至1997年的综合法治绩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一般的定性分析结论基本一致,同时,对1998年至2002年的法治绩效进行乐观与悲观预测。 相似文献
17.
18.
肖鹏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19(4):4-7
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作为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目标,是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两个重要基石。通过回顾中国20年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得出的结论是:尽管中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由于收入分配不公所导致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也在加剧。结合西方发展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从中国国情出发,批判了“增长主流论”的观点。并认为实现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动态协调发展,在用财税手段对收入分配差距进行调整的同时,也必须对权力机构、垄断、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以寻求标本兼治之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研究(I):过程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永峰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6)
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以哈耶克的“社会秩序二元观”视角和新经济社会学的“社会建构”视角观照中国的企业制度变迁过程,发现中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既是一种“过程创新”,也是一种“目标创新”,因而中国特色的企业制度将会是一种必然。重点分析作为“过程创新”的中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0.
田永峰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28(6):720-724
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以哈耶克的“社会秩序二元观”视角和新经济社会学的“社会建构”视角观照中国的企业制度变迁过程,发现中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既是一种“过程创新”,也是一种“目标创新”,因而中国特色的企业制度将会是一种必然。重点分析作为“过程创新”的中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