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营利组织在理论界被称之为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目标不仅是重要的财务理论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财务实践问题。本文试从非营利组织的特殊性对该组织的财务管理特征、目标及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岩 《经济研究导刊》2009,(14):207-208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让我国本土非营利组织得到我国政府正式关注,并为非营利组织提供一个快速成长的契机。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非营利组织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如何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非营利组织的最大优势,与政府形成良性互动,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非营利组织会计人员素质问题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营利组织作为与政府和企业并列的“第三部门”,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筹集社会资金等提供公共产品,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它既可以有效弥补政府财政资金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不足,又可以避免像企业那样的趋利倾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问题。因此,对于非营利组织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就提到了日程上来。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关系到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空间的大小,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对于非营利组织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就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丁智萍 《经济研究导刊》2013,(18):213-214,229
非营利组织作为新兴的公共服务提供者,基于其资源和能力限制,通常需要与政府合作来实现其公益目标。首先,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有深厚理论基础,治理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与组织间网络理论等均为两者的合作提供理论指导。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存在不同的关系和合作模式。其次,主客观因素对两者的合作及合作绩效有重要影响。最后根据两者合作的理论基础,关系和合作模式以及影响绩效的因素,提出改进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让我国本土非营利组织得到我国政府正式关注,并为非营利组织提供一个快速成长的契机。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非营利组织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如何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非营利组织的最大优势,与政府形成良性互动,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基数效用原理和社会福利函数理论构建了非营利组织三次分配的可比较社会福利函数模型。通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模型,比较了非营利组织三次分配与政府二次分配的社会福利效应。证明了非营利组织的三次分配能够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是政府二次分配功能的有效补充。同时利用广义矩估计的方法实证分析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财力支持,由此政府有必要运用财政激励手段扶持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准公共物品是一种特殊性的物品,它的建设情况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由于它的公共性的特征,使得我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承担着这项艰巨任务。随着西方非营利组织成功经验的传播,以及我国政府在准公共物品建设中的乏力表现使得具有独立性、效率高的非营利组织进入准公共物品领域成为可行。但由于政府在培育非营利组织上发挥的作用有限,加之其自身资金、管理等原因,阻碍了非营利组织的进入进程。因此政府应该对非营利组织从资金上给予援助,政策上予以支持,同时提供其参与准公共物品建设的机会;而作为非营利组织自身则必须尝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扩大宣传面、同时改变管理模式,发挥非营利组织在准公共物品建设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非营利组织作为第三部门,有其存在的功能必要.因此,运用西方相关的经济理论,从多角度切入,得出有效的引申和推理.福利政府理论和相互依赖理论得出这样的推论:经济越发达,政府提供社会福利服务的程度就会越深,非营利组织的规模就会越小,非营利组织中医疗、教育与社会服务的部门就会越小.实际上该结论并不成立,而是另有其他重要因素在影响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非营利组织具有所有者空位、非分配约束等较为独特的性质,在社会经济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经济理论对非营利组织的关注自初始洞见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弥补政府失灵、弥补合约失灵以及供给创新等多种理论,近年来社会企业的出现对非营利组织的经济理论研究又带来了新的挑战。深入研究非营利组织、促进其快速协调发展是社会和谐、制度创新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在政府转型,国家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前提下,非营利组织所从事的社会服务工作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形态,所以对非营利组织来说,人才就是一切。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已经成为非营利组织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文章以人力资源配置理论为依据,分析佛山市行业协会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提出了行业协会在人力资源配置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转型期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营利组织作为独立于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第三方组织,它在弥补政府、市场失灵方面,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从纵向和其他国家比较来看,我国的非营利组织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构成了萌芽时期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巨大阻力。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国情提出我国转型期非营利组织完善的动力机制,从而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生态位理论基础之上,以新的视角对非营利组织营销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主要论述了生态位理论对非营利组织营销的启示:非营利组织营销生态位的选择以及非营利组织营销协作竞争战略的运用。试图在向自然学习过程中,用生态位理论的思想逐步解决社会理性领域尚未很好解决的非营利组织营销问题。  相似文献   

13.
徐国民 《经济师》2006,(4):208-20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会计信息在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我国预算会计体系应改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应分为政府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两大部分。政府会计包括政府总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包括国有非营利组织会计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力研究》2006,(4):290-290
2月22日-26日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董克用院长与魏娜教授应台湾政治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的邀请,参加了在台湾举行的“2006两岸非营利组织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大陆、香港的学者以及台湾学术界和实务界人士近100名代表参加,会议就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以及管理问题,展开丁深入的研讨与交流;董克用教授就“大陆事业单位改革以及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做了主题发言,并引起强烈的凡响;魏娜教授做了“大陆非营利组织与社区发展”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15.
有一种说法:“如果说政府构成了行政资本,企业构成了市场资本,那么非营利组织则构成了社会资本.”非营利组织的兴起与发展,毫无疑问为社会的构成注入了新的元素,但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非营利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本文在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困境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制约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人才保留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改善其人才保留困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非营利组织的兴起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但随着政府资助的减少和公众对非营利组织要求的增加,非营利组织不得不寻求从企业获得更多的捐赠。采用梳理和整合相关文献的方法,归纳出企业捐赠行为对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三方面促进作用:提供筹资渠道、促进有效运作和管理、提升组织知名度。  相似文献   

17.
非营利组织指的是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为社会公益或共益服务的独立机构。非营利组织的基本职能是弥补政府、企业在满足社会需要方面的不足。一方面,非营利组织是私人性质的组织,具有比政府更高的灵活性,两者又密切相关。非营利组织的成立和活动的开展要获得合法性,就是要得到政府的认可,在运行中也受到法律和各种规章的制约。非营利组织还是政府的合作伙伴。政府不能无限制地扩张其机构来满足福利变化的需要,因此政府需要合作伙伴,让他们来实现福利提供,政府则提供资助。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在本质上与营利组织对立,因为从组织目标上看,收益…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非营利组织数量剧增,但是一部分非营利组织在财务方面存在着违规操作、挪用政府拨款和捐赠资金等现象,致使整个行业出现信任危机,整体发展受阻。本文旨在通过对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和监督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主要从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企业的协同发展等宏观角度入手,相对忽略了微观层面上组织能力建设在非营利组织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非营利组织的组织学习与组织绩效关联机制的理论框架,并结合浙江省邵逸夫医院组织学习的经验,对组织学习如何影响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如下:非营利组织的学习过程可分为知识获取、知识吸收和知识创新三个阶段;通过改善非营利组织的学习环境对知识获取、知识吸收和知识创新的促进效果,可以很好地提升其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20.
“社会组织”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在社会学中,卒十会组织有广、狭义之分。我国目前使用的“社会组纵”是专指区别于政府和企业并且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独立性、志愿性、公益性等基本特征的组织,相一于外同一些同家和地区所说的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绀织、公民社会、第三部门或独立部门、志愿者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