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行农地征用补偿标准的确定采用年产值倍数法,缺乏理论依据。利用马克思的地租地价理论得出的农地征用补偿的价格应包括土地物质补偿价格、土地保障补偿价格和土地资本补偿价格,可以作为农地征用补偿是否公平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马驰  卢莎 《经济论坛》2006,(21):130-132
一、中国农地征用补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土地征用是国家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将集体所有的土地征为国家所有的行为。土地征用是国家和政府在特定条件下对土地的强制性使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建设用地的规模日益扩大,对农地的征用面积也随之增加,土地征用的问题也凸现出来。土地征用过程中涉及最多的是对农民的补偿问题。我国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按土地年产…  相似文献   

3.
孙长忠 《经济经纬》2008,(3):103-106
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农地非农化理论是土地征用过程提出的重大命题。据此命题,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应该突出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征地合理补偿机制。应该从完善征地程序、提高补贴标准、正视征地行为等方面完善征地制度,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现行农地征用补偿制度产生了诸多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种现实障碍.本文对新中国农地征用补偿制度进行梳理,对不同阶段农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效果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农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根本问题不在于补偿标准,而在于农地产权制度、公权力的无约束、土地生产要素功能的被忽视和农民权利的缺失.因此,今后我国农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改革应主要从上述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5.
李长兵 《生产力研究》2012,(5):37-39,4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地征用次数越来越频繁,土地变得越来越稀缺,由此引发的矛盾和冲突也日益激烈,农地征用中农民的利益维护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运用动态分析和博弈论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农民和开发商所扮演的不同博弈角色以及在博弈中的利益分配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民在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是制度缺乏理性和政府职能缺失所致。当前,应注重通过完善土地征用立法,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加强农民合法权益保护等措施,更好地维护广大农民在土地征用中的合法权益,实现农地征用过程中利益博弈动态均衡。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非农用地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的农地征用补偿制度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其弊端日益显露,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深刻剖析我国现行农地征用补偿制度,对建立更加合理的农地征用补偿制度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委托-代理视角下的农地征用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敏 《经济师》2009,(2):21-23
城镇化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而现阶段我国建设用地的需求量迅猛上升,耕地面积减退迅速,农地使用状况非常不乐观,农民土地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可以借助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视角阐述我国农地征用过程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结合现实情况就当前农地征用委托-代理失灵的困境进行制度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优化我国土地征用制度,从而探索摆脱农地征用的困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发达国家土地征用补偿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小军 《发展研究》2007,(10):65-67
因公共利益依法征用土地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在土地征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中国要早,并通过不断的发展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得到较好解决.比较研究发达国家土地征用补偿赔偿程序、方式、标准以及纠纷处理等方面实践,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做好土地征用工作,推进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乱征乱占农地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地征用及其引发的矛盾 ,已成为三农问题的焦点之一。本文从制度经济学关于产权激励、交易成本和合约谈判理论的角度 ,分析我国农地征用中存在的制度缺陷使农民无法有效行使法律赋予的土地权利 ,同时又激励地方政府滥用成本低廉的土地征用权 ;在农地征用中 ,以非正式制度形式存在的“潜规则”降低了农民在征地合约谈判中的地位 ,使他们无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从完善制度入手 ,才能解决滥征滥占农地和侵犯农民土地权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征地补偿标准的实物期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征地制度具有国家垄断的性质,现行的征地补偿费标准缺乏合理性,导致了实际征地中给予农民的补偿费偏低,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农民拥有的土地承包权实际上是一个实物期权,从实物期权的定价方式出发,可以建立农地征用补偿费的新标准和新思路。如果采用货币补偿的形式,就应依照期权价格给予农民足额补偿。对征地双方都更有利的是混合补偿的形式,能够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同时解决他们的生存就业问题。因此只有建立更合理的农地征用补偿费标准和方法,才能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推进城市化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农地征用制度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农地征用制度困境表现在城市土地国有制与农地集体所有制的矛盾、农地集体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矛盾。产权的自我保护与政府保护是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两大举措。  相似文献   

12.
根据土地征用补偿的特点,阐述了土地征用补偿的原则。通过国际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比较及对我国土地征用补偿现状的分析,看到我国在土地征用补偿制度方面的不完善之处。最后,根据国际整体发展趋势,通过对补偿主体和补偿量两个方面的界定,得出我国土地补偿价值的确定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土地征用补偿已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目前,土地征用补偿过程不透明、征用补偿方式简单化和征用补偿费用不及时,已引发土地征用中的诸多矛盾。因此,应采取明确征地补偿具体项目、留存比例和加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等针对性措施,以保证土地征用等工作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4.
荆彤 《时代经贸》2007,(5Z):6-6
当前,由于农户土地所有权的缺损,农用地征用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农地无法进行有效地流转,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本文首先对完善农地制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如何完善的措施,以达到通过促进农地流转来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目的,并最终构建起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面对土地资源非常有限的国情,积极引导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保障农民利益,提升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总体水平,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意义重大。1.为整体提升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进行制度设计创新。在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征用中,存在财产权补偿不足的状况,土地征用补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我国农地征用的现状和问题出发,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科学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市场经济体制下解决农村土地征用问题的对策,如加强和完善农村土地征用的立法;改革当下的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完善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完善监督检查机制.  相似文献   

17.
对农地征用制度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产权理论的框架之下,结合寻租和掠夺的相关理论对农地征用制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正是由于农地产权的非交易性,使与土地有关的收益成为公共资源,导致大量寻租行为出现,掠夺式征地取代了自觉自愿的平等交易,农民无法获得土地增值收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地征用的制度性安排。  相似文献   

18.
农地非农化的外部性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农地除了具有生产功能外,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同时还具有生态的、社会的功能,而在土地市场上的土地价格中仅仅反映了前者,后者却没有得以有效的体现,而土地产权制度也无法提供一种农地有效保护的激励。因此对于农地保护而言,斯密所称的那只"看不见的手"无法有效地配置土地以达到社会最优。从农地保护、农地转用和土地征用三个方面分析了外部性对农地非农化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凯 《生产力研究》2007,25(11):3-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力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必须以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为指导。马克思在实物资产使用形态方面,以土地作为考察对象,对土地产权问题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在价值形态方面,指出股份资本(土地合作股份)是向新社会实际过渡的形式等。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闪耀着理论的光芒,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探求农地产权多元化实现形式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失地农民状况及受偿意愿调查报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70%的农民不愿意土地被征用,主要原因是补偿不到位或者补偿数额难以满足农户的要求;调查样本所获得的平均土地征用补偿与其平均支付意愿之间相差5倍;农民在土地征用中掌握的信息越充分,转让土地的倾向越高。因此,在征地过程中,应充分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通过法律赋予农民转让土地的"还价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