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粮食购销全面市场化的新形势下,粮食企业不再依靠政策吃饭,是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依靠诚信经营生存。因此,加快现代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市场经营诚信工程十分紧迫和必要。  相似文献   

2.
诚信缺失之忧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其本质应当属于法治经济.诚信是确保有效建立法治经济的重要因素,是构建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但农资市场整顿规范工作尚处于初期,农资诚信经营已成为稀缺但也是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3.
旅游企业经营中的诚信缺失是指旅游企业对旅游消费者或经营合作者做出遵循市场规则的承诺,但却无法实现或与原承诺大相径庭,违背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造成旅游消费者或经营合作者的信赖利益损失.我国旅游企业经营中的诚信缺失问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旅游企业对旅游者的诚信缺失,直接造成旅游者利益受损;二是旅游企业间的诚信缺失,阻碍了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我国的夏季粮油生产虽然遭遇了历史罕见的西南特大干旱和北方持续低温等自然灾害,但是经过全国上下通力协作,广大农民顽强抗灾,仍然夺得了较好收成,总产量达到12310万吨,仅比上年减少0.3%。目前,夏粮收购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全国各级粮食部门、各类粮油收购主体正在认真落实国家  相似文献   

5.
浅议水权市场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国外水权市场建设经验,从基础水权体系、政府对水权的管制、水权交易市场主体培育和建立水权交易市场机制四个方面讨论我国水权市场的建设路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6.
7.
夏粮收购即将由南至北展开.作为粮食流通第一个关键环节的收购工作.每年都是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今年,我国主要产麦区受旱面积较大,加之受通胀预期和国际粮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国内粮食市场涨价预期较强,企业抢购囤积心理较重。市场秩序面临冲击。  相似文献   

8.
曹淑敏 《水利经济》2017,35(5):39-41
阐述了合同节水管理与市场机制的内涵特征,分析了实施合同节水管理的外部环境与内生动力,提出了运用市场机制推行合同节水管理的路径:(1)推动水价改革和水权交易;(2)培育节水服务产业;(3)开拓节水服务市场;(4)规范节水服务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水土资源与社会发展不相匹配的基本水情,提出政府要加强对水权市场的宏观调控,并运用期货期权理论构建我国水权市场。通过建立水权市场,使水作为商品在期货期权市场进行交易,以达到节约用水、转移风险、规避水价波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广大消费者对食品的选择更趋个性化,食品安全性和营养性正日益成为消费者的首选条件.作为食品的重要原料--粮食,如何从源头上防止或减少食品污染正逐步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粮食质量工作者也责无旁贷地担当起粮食质量监管生力军重任,如何建立粮食质量卫生安全长效机制正成为各级粮食质量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初,遂宁市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工作在中央和省上还未全面部署前就率先全面推开。经过实践和探索,粮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形成了粮食购销主体多元化格局,打破了束缚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创建了粮食流通体制的新模式,各项粮食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一、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两放开”,即放开粮食收购价格,放开粮食收购市场从2004年起,取消粮食收购保护价,粮食收购价格由收购主体自主决定,全市粮食收购市场全面放开,允许符合条件经批准的各种所有制法人和自然人参与粮食收购。二是“一调整”,即调整粮食补贴办法从2004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四川粮食系统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产业化,全面建小康”的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提出并组织实施了以促进粮油产业化经营为核心内容的“川粮优化工程”,拓展了粮食经济的发展空间,开创了粮食工作的新局面。“川粮优化工程”,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目标,依托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调整种植结构,引导农民发展优质、专用粮食生产,提高原粮品质;发展精深加工,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不断适应消费需求;发展市场营销,打造知名品牌,通过物流配送,连锁经营,扩大产品销售半径,提高市场…  相似文献   

13.
Extension programs to encourage farmers to reduce reliance on herbicides by adopting integrated weed management (IWM) practices have met with limited success. Studies aiming to understan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farmers' choices of integrated control practices have faced difficulties in variable specification, and have not achieved high explanatory power. Using data from grain growers in Western Australia, where herbicide resistance in major crop weeds is common, this study tests the applicability of a framework for the IWM adoption decision in which herbicide efficacy is assumed to be a potentially exhaustible resource. Farmers' perceptions of multiple techniques and other variables are aggregated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s, and used in logistic regressions to explain the intensity of use of IWM practices. Eighty‐six percent of growers were correctly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use of multiple IWM practices. Herbicide resistance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future availability of effective new herbicides were significant in explaining IWM adoption. IWM adoption and herbicide‐resistance management are shown to be information‐intensive and involving an intertemporal resource management deci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