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核心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发展国民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小平同志在新的条件下,对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作了许多独特的论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上,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了科学的继承和独到的发展。 第一,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高度来认识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早期中国共产党由于革命救亡的需要,关注更多的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而对发展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这已成为共识。但在实际工作中 ,“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其原因就在于一些人对这一方针的认识上还存有种种误区 :有的认为抓物质文明建设是经济部门的事 ,抓精神文明建设是思想政治部门的事 ;有的认为物质文明建设是硬任务 ,精神文明建设是软任务 ,只要物质文明建设抓好了 ,精神文明建设自然也就加强了 ;还有的认为两手抓 ,就是今天抓一手 ,明天抓一手。这种认识上的偏颇就造成了“一手硬、一手软” ,甚至“抓了一手、丢了一手”的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 ,…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到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物质文明是基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牢牢把握毫不动摇,但是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关系。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是相互依赖又相互作用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已反复证明了这一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更应当把两个文明建设很好地结合为一体。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个提法使党的十三大关于“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更加具体和明确,从而把社会主义文明发展成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为我们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步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统一体,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互动过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南华西街两个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其根本经验在于坚持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实行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广州市海珠区从一九八四年开始,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学习南华西街的活动,主要是学习和推广他们“两手齐抓”的根本经验。南华西街两个文明建设之花,在全区许多单位结出丰硕之果,两个文明建设互相促进,实现良性循环的理论问题,为实践所验证。一、“两手齐抓”符合两个文明建设的内在发展规律人类文明是由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决定的,而两者又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体。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社会的精神文明也随之发展;反过来,精神文明的发展,对  相似文献   

6.
一、促进生产力发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目标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共同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目标。 首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 精神文明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进步,它反映了人们道德境界的升华和文化层次的提高,同时,也意味着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能力的增强,精神文明具有生动而深刻的实践性和时代性特征。当今,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它理所当然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7.
十三大报告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直接纳入了党的基本路线,其中经济建设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这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它对于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搞好经济建设,振兴中华,富国富民,意义十分重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这是从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论断引申出来的。邓小平在阐述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时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社会主义发展中具有最终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  相似文献   

8.
(一)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战略方针。社会主义不仅要实现经济繁荣,而且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我们既要有计划地充分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又要坚定不移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能因为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限制或妨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也不能由于发展商品经济而忽视或放松精神文明建设。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适应改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在这个方针指导下,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对此,必须给予充分肯定。但是,应该看到,一个时期以来只重视物质文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我们现在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这是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作的高度概括。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双重作用。因此,研究企业与文化的结缘(即整合)问题,是一项重要课题。新时代要求强化企业与文化的整合我国的经济经过十七年的体制改革,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很大进步,国民生产总产值、国家…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包括高度的物质文明,也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是非常明确的.但为什么“一手硬,一手软”,也就是放松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容易出现,为什么有人认为在物质文明比较迅速地发展的情况下,精神文明就似乎难免滑坡,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任务确实很迫切,很艰巨.经济搞不上去,什么事情都不好办,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完全正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本身是一个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方针.就是要以这中心来带动其它各方面,以其它各方面来保证和服务于这中心.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方针,在此前提下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应该承认,在实行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过去并没有这种经验,因此需要创造新的经验,需要进行理论上的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一笔者认为,探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合点与转化点,必须从物质与精神的结合点与转化点谈起。从“结合点”意义上来说,实践是物质与精神相互结合的中介。马克思说:“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3页)劳动实践使猿变成人,使人具有独立的意识从而与自然界区别开来。人类实践不仅造成主体与客体、物质与精神相对立,而且促成主体与客体、物质与精神相统一,这是因为,人类实践足一种与主观认识相联系的客观的物质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是唯一能使原先隔离的主体与客体、物质与精神相互结合与过  相似文献   

12.
潘新建 《经济问题》2001,(9):33-35,37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观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物质文明是基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牢牢把握,毫不动摇。但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要变质。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好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经济与社会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企业形象和社会风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既是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邓小平同志曾提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多成功企业的经验证明,两个轮子一起转,企业才能发展。我们永红煤矿,多年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同步发展的方针,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到了突出位置,作为矿区全面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布置,有安排,有检查,有评比,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使精神文明看得见、抓得住,真正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矿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邮电系统有职工3.5万人,承担着全省的邮政、电信通信任务。多年来,他们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和职工素质的提高,有力地保证了通信生产和通信建设的发展,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获得了双丰收。一、党组重视,纳入日程这个局的党组对精神文明建设认识深,起点高,把坚持"两手抓"提高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他们认为,邮电部门是社会基础设施,是面向全社会服务的部门,尤其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朱红新 《江南论坛》2000,(11):15-15
创建文明城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作为依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大力加强物质文明建设,是改造社会、改造生活的首要条件,也是开展科学文化建设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基础。一方面,良好的经济条件为精神文明建设准备了充足的财力、物力,提供活动阵地、教育器材、宣传环境等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物质文明建设也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大量有益的经验。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则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一方面,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教育、促进、转化、提高,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相当素质的领导力、坚强的精…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又面临一次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在这里 ,结合十六大精神学习 ,就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谈三点体会 :一、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第一要务的保证和动力。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注重发展 ,坚持发展 ,加快发展 ,是我们党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长期指导思想 ,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所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两者紧密联系 ,缺一不可 ,互为条件 ,互为目的。物…  相似文献   

16.
精神文明的建设需要通过产业来推动,而不能仅仅通过宣传和说教来促成.本文将物质产业和文化产业相提并论是基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将建设和谐社会定为基本国策,而要真正建设好和谐社会离不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均衡发展,在研究中和具体规划中将物质产业和文化产业分开并且给予同等关注能够有力地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均衡发展.本文的研究先围绕人类生存的两类资源基础即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展开,然后分析由对这两种资源的开发利用人类社会发展出的两种产业类型.其后又论述了这两种产业发展的梯度性和均衡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提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一论断的提出 ,反映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的忠实继承和重要发展 ,标志着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从社会学视角看 ,把政治文明建设列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其一 ,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人类文明史 ,也是一部人类政治文明史。人类文明的进步总是表现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再…  相似文献   

18.
去年以来,江泽民同志多次提出并阐述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这是对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我们过去主要都是从精神文明建设同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的角度来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在实践中也主要是着眼于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以德治国”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人口与经济既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重要的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存在两种生产,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两种生产都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它们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当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时,人口增长过快,就会影响和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没有一定的人口也就不可能有任何社会经济活动。20多年来,我们虽然取得了控制人口增长的巨大成就,但人口与经济关系不相适应的矛盾仍较突出,过快的人口增长速度已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地影响。下面我们以山西的数字为例,从六个方面论述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影响之一:全省经济总量增长较快,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增加较多。但由于人口多,人均占有量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慢,且食物结构单一。40多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山西各种经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苏州市各级党组织带领人民群众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精神文明建设也同样取得了显著成绩.回顾苏州改革开放18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在抓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最根本的体会是,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具体有这样几条:1、始终抓住一个核心,即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在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